对于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的探索(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3

  
  二、课程优化组合的途径与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包括国家——国家、国家——地方、国家——校本、地方——校本、地方——地方、校本——校本、国家——地方——校本几种组合形式,具体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式。
  1.植入式。
  为了鼓励教师开发课程,在编制课程时,预留了供教师创造的空间。所以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基本框架中,把特色课程植入预留空间,形成结构严谨、内容丰满的完整课程体系。这种植入的方式省时省力,能迅速使课程结构趋于完整。其不足在于没能更好地强化三级课程的适应性和进行结构性调整。
  2.延伸式。
  教师不另增设课程门类,也不对三级课程进行大的调整,而是在实施三级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感兴趣和自己有所研究的某些内容进行延伸。这种延伸的方式简便易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它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易于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也可能表现于学历层次的知识上的延伸。
  3.拉链式。
  在现实中,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课程之间的联系。拉链式整合课程,就是在课程的边缘处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处设立新的融合课程,以满足学生认识世界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比如,在政治与语文课程之间开设“政论文欣赏”等小课程。这样做,既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满足综合学习的需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需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弄得不好,容易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4.选择式。
  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在不影响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删除某些课程中的某些内容,增添一些有特色且为学生需要的内容,以增强三级课程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选择是有度的,要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目标为前提,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大,易于进行,但难在不容易把握好度。
  5.重组式。
  这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时,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打破三级课程结构乃至课程门类等,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整合各种课程,建构新的课程形态和体系。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展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但是,进行课程重组,对教师自身素质以及相应的课程实施环境——资源、资金和政策支持等的要求更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这种方式难以实施;勉强为之,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失败。
  
  三、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的实践反思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课程意识。
  新课程改革有一段时间了,所强调的新理念在个别教师身上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虽然口头上讲用教材教,却仍然实施教教材,这明显反映出没有弄明白教材与课程、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必然不能全面理解课程涵义,更不能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促进三级课程的优化组合。因此,仍需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提高教师认知境界,强化教师课程意识,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三级课程的优化组合。
  2.健全评价机制,充分肯定创造性劳动。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生命活力和奉献精神的体现。保护和激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促进教育创新的有力措施,是使教师永葆活力、积极上进的有效方法。创造性劳动被认可是对劳动者的最高奖赏,是对劳动者的极大尊重。因而,要不断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向创造性劳动倾斜,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充分肯定,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研究与实践,促进三级课程的实施实现最优化。
  3.科学管理校本课程,实现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有严格的方案,要经过反复调查、科学论证、细致推敲、系统整理才能成为课程,而不能是鱼目混珠,随便搞个东西就叫课程。另一方面,校本课程也要有三维目标,并在实施中实现目标。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育是有目的的,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能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方向。只有科学管理校本课程,使其与国家、地方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使得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实现优化组合。
  三级课程优化组合,是新课程、新时代条件下的新课题,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与建设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认真研究各级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围绕三维目标求突破,抓住学生发展不放松,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能力,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