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9


  论文摘要:旨在通过对40名的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在我国,由于传统的教学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得体性关注的不够,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也能讲流利的英语,但是交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语言主要是用来交际的,所以得体性比准确性更具有重大的意义(何自然,1997)。
  1.3 语用失误的定义
  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未能取得交际效果的差别统称为语用失误。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 (1983)指出,在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会造成语用失误。其中包括:(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2)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到那些话该讲,那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

  2 口头交际语用失误调查
  2.1 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每个题目都包含一个场景及谈话双方的关系,要求被调查者判断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某一交际方式是否合适,题目包括各种场景。
  2.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湖北经济学院大学一年级4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接受了半年的大学英语教育,语言能力不是很强。但是由于本问卷所涉及的生词较少,题目难度不大,主要调查日常招呼语中的一些不易察觉的语用失误的现象,特别是初学者易犯的一些语用失误,而这对于研究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始原因无疑是有追根朔源的作用,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3 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失误率达73.5%,个人失误率从33.4%到78%不等。

  3 结果分析
  3.1 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
  例如第五题Student A的问题:
  Student A:You look young and energetic too.Are you married?”
  Student B:“While…….”
  礼貌同隐私的关系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是不同的。英语民族对privacy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具体来说,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的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职业,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收入等,但这些内容根据英语民族文化都属于个人隐私。所以,以上问题明显干预了妇女的“隐私”,造成了不愉快,不礼貌的交际后果。
  3.2 社交语用失误
  这类失误主要是由于汉英文化差异所致。如赞扬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赞扬及其应答构成了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中国人对于别人的赞扬一般是持谦虚的态度,在这种交际中往往会造成失误。例如第6题中Xiao Qi的回答:
  Caroline:“You English is very good.”
  Xiao Qi:“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4 测试结果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4.1 富语用教学于语言知识教学之中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局限于给学生进行单词、短语和难句的讲解,忽视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甚至许多英语教材编写得不合适、不得体。比如许多教材在没有说明任何语境的情况下出现这类句子“How old are you?”“How often do you write to your wife?”等等。学生在以后的交际中不得体得使用这些言语就不足为奇了。为此,我们必须调整教学方式,将英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语言技能的培养。
  4.2 了解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减少语用失误
  在英语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和共性,帮助他们自觉地培养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取得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
  4.3 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语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及母语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积极的,正面的语言文化的正迁移;也有消极的,反面的负迁移。在外语教学中,所要克服的正是文化的负迁移。作为英语教师,应利用教材和其他材料在讲解基本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方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化背景
  下人们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的习惯用语和行为方式,增强其文化敏感性,从而使其语用能力得以提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