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9

  论文摘要:逆反逆反的影响。也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观上与受教育者年龄与生理条件、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好奇心的驱使、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客观上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还有研究者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逆反心理的形成作系统考察,分别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和系统外探寻原因,提出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理心理因素在于受教育者,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受教育者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好变、好疑等心理特征,本身就包含着某些逆反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条件。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阴暗面,从而也更容易引发对社会的抵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流弊和问题有很大关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形式,教育者人格因素等方面。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防治对策的探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任其自然,应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防治。
  有研究者提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引导,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批判型”转向“建设型”,由“行政型”转向“服务型”,一切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教育的出发点要从过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比较重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忽视了个性品质、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应尊重个性的发展,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第二,要投人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是“教师爷”、“法官”、“牧师”,而应是情感的传递者、沟通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克服逆反心理提供有力武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积极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统一,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第三,教育方式方法要创新,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的方法转变,克服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逆反心理;从显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活动中力争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从“防堵型”向“疏导型”方向转变,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讲清两面理,坚持疏导,而不是简单禁止,以利于减少“禁果效应”逆反的发生。第四,教育环境要优化,既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也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有研究者提出,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八要”“八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真实,不要虚假,即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的思想信息与内容。第二,思想教育目的要有内隐性,不要太直接。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目的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人们消除不平等感和反等差心理,这样也容易使人们敞开思想,并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巩固、持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转变,不要刻板。即要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情感要深刻,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创造性”,不要“滞后性”。即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教育方法,变单一型、封闭型的教育方式为复合型、开放型教育方式。第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层次性”,不要“一刀切”。即要注重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无视差异搞大一统。第七,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要“棒得很”,不要“糟得很”。即教育者要以自身过硬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识底蕴去影响、教育受教育者。第八,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激励效应”,不要“俗套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不能落人物质主义的俗套中去。还有研究者提出,消除逆反心理要做到“五要”:教育内容要“实”,教育方法要“活”,教育目的要“明”,教育情感要“深”,教育者的形象要“好”。二者在基本主张上具有一致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