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组织保证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边灌输进去。”用列宁这一思想明确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非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在组织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然后通过他们对人民群众进行反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只有这样,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人民群众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掌握,使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网因此,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成为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应当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共十七大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老中青帮扶机制,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完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考评机制。从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
四、在教学手段上。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载体和机制
受主客交往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被看成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学生是为理论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不是课堂上的一级主体,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样,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就成了施教者的“独语”,而学生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美德之袋”(科尔伯格语)。这种教育模式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难以入耳、人脑、人心,内化为他们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因此,只有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老模式,建构一种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和谐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新手段,从而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要、变晦涩为清晰、变死板为生动,化为细雨滋润进学生的心窝。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学载体和机制的选择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要在普及中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机制。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还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优化和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丰富教学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除了应继续强化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外,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手机、互联网等的利用也必须被重视起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开辟新的传播空间,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阵地和新平台,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至达到寻常日用而不知的境界。
结语
新时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不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影响其实效性的取得,因此,不断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不墨守成规,就成为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