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边界地区,少数民族一般居住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扶持民族经济发展,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扶持民族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工业,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虽然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相比,民族地区并没有在增长速度上和其他地区保持同样的发展步伐,而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国家对民族地区的物质资本支持对区域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在人力资本方面,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相对有所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国民族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13年,年均增长率为1.42%,比2000年增加了0.44年,同期,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83年,增加了0.7年,年均增长率为1.76%。也有资料统计民族地区的受教育年限在6年以下,仅仅相当于小学教育水平。
人力资本的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需要在国家支持层面加强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徐世英.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状况统计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继华.教育经济新视野[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惠圣.教育经济学专题教育经济思想与教育经济协调问题研究[M].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熊正贤.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6]金英姬等.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7]李星云.教育与经济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8]编写组.教育经济学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