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伦理视角下现阶段我国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措施(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07

  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一,构建贷后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管理的内容包括核算学生的贷款金额、对学生的还款记录进行分析得出学生个体的信用信息、结合信用信息估算整体的风险标准等,这些信息对于银行、政府、高校的贷后管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推动作用,并且三方管理主体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系数,同时进行实时监控,有针对性的进行之后的管理工作.第二,以贷后管理平台为基准,设置统一的风险预警标准,实现贷后管理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第三,在学生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中加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方式,简单地讲就是利用现阶段的网络、电话、手机等通知学生及时还款,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醒学生个体及时还款,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还款的实效性.

  3.5加强对失信的惩罚力度

  第一,金融中介服务等专业机构以及银行要及时更新违约者的信用记录;第二,金融中介服务等专业机构以及银行要与拖欠贷款学生的就业单位加强联系,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直接将失信学生的工资扣发用以还贷.第三,社会企业或单位要将失信行为直接作为限制员工升职、晋级的标准和条件.第四,相关管理部门在颁发技能、职称证书之前要了解证书所得者的个人信用情况,对于失信的个人可以采取延缓或者取消技能、职称证书的发放措施,其中个人信用情况可以通过银行或者高校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第五,银行对个人账户的资金汇划等加强管理,限制失信的个体进行大额度的取现或者转账行为.第六,各地、各级法院针对个人失信的诉讼要提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相关程序的简化以及执行的力度等实现的,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在法制的环境下有序的进行.助学贷款是国家出台的具有公益性、政策性、盈利性等特点的信贷产品,对贫困大学生起到了很大的经济支持,而在责任伦理视域下做好助学贷款后的教育和管理是保障国家这一政策能够持续实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黄君录.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89-92.

  〔2〕陈晓黎.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176.

  〔3〕麦小涵.关于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的思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28(4):454-456.

  〔4〕计陈.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4):157-15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