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校教育机体的细胞,是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组织载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天然实验室,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中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由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多向交互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研究的热问题。然而,关于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文献集中于一线教师对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的简单总结和粗糙梳理,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亟待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指导下,将丰富的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上升为中小学班级管理理论。本文拟从教师角度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厘清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提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中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传统教育习惯中,学校教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权威标准教育学生,按照零件工厂的统一标准塑造学生。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就内容而言,目的明确地向学生灌输不属于他们个人的,而仅属于社会本位的价值体系。就形式而言,在一群训练有素的教师的计划和控制之下,对内不仅对不同的人提供同样的预先套装好的一组组知识和价值,对外通过制造‘只有教才能导致最可靠的、最好的学’的神话,以维护这一体系自身的利益”[1].在这种教育逻辑背景下,中小学班级管理主要是一种忽视主体性的以外部控制为主的强压式管理,导致等级性、封闭性、形式性等局限性。为纠正传统教育管理的偏差,教师应该摈弃那种轻视人、奴役人、束缚人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为此,需要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教育部制定的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2].
(二)主要内容:处理师生关系和同班同学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学生的发展是在关系中实现的,“关系的质量,就体现着学生发展的状态;关系的发展,就意味着学生的发展”[4].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建构着丰富的多类型关系,此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其中人与人的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班同学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师生关系和同班同学关系是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师生关系既是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关系。师生关系不应是工具理性的“主体-客体”关系,而是基于价值理性的“主体-主体”或“我-你”的交往行为。教师之为教师的价值就显现在鲜活的师生关系之中,即“真正的教师向着学生而生”[5].为了实现教师行为的教育价值,教师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师生关系之中,选择合理的教师行动,切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同班同学关系是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最高级”关系。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相似或相近,同班同学关系的时间持续性和交往密切性超过了师生关系,即使教师不在场,此种关系状态仍保持在场状态,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直接生成性。同班同学关系成就学生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成就学生间的平等共存,成就学生间的共同创造,成就学生间的相互学习[4].
二、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问题
关于当下的教育,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6].我们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危机---教育把重心放在了智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人格的完善[7].教育丧失了超越现实社会的理想性,这样的教育是把“物”而不是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致使人被“物格”化而丧失“人格”.
具体来说,当下中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方法陈旧
很多中小学班级管理以个人经验为出发点,以班主任的主观思维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导向,把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好坏和班级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很多班主任还是采用比较陈旧的管理模式,比如,用通过对学生是否及时到校,是否违犯学校或者班级纪律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在管理中不是采用平等与沟通的方法,而是沿袭压迫型的管理方法,学生成为被一种权威性管理机制“压制”起来的被管理者和被监管者。长此以往,班主任、班级干部与班级学生之间就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适得其反,这既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也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
(二)发达的传播媒体对青少年也产生了双面性的影响
发达的传播媒体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然而,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同忽视的。第一,容易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如果在网络上接触到负面的宣传论调和文化思想等,思想容易处于极度矛盾和混乱,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发生偏差。第二,网络容易使青少年对教育者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导致青少年集体意识淡薄,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使中小学班级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第三,发达传播媒体下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负面垃圾信息,这种垃圾信息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使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弱化,也抵消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
面对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中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三、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作为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理想人格以综合的形态展示了人的价值取向、内在德性、精神品格[8].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认为,“把人格教育作为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的新任务,既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又具有比较的现实针对性,也是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独特性‘和’教育性‘的具体体现”[9].培养理想人格应该引导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所谓做人,即做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而身心全面发展则以道德为核心与统帅。所谓做中国人,即我们应当具有“真切爱护国家民族”之心理;换言之,作为国家一成员,我们应当具有“立国精神”;作为民族一分子,我们应当具有“民族精神”.所谓做世界人,第一,我们应当在不忘本我的前提下努力向其他民族学习;第二,我们在关心自己民族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关心其他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10].
(一)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11]同理,认清一切中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是认清班情。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班情。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关系就是幸福与痛苦的根源。
所谓幸福,就是“两相情愿”,指学生的主观需要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是相互一致的,即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教师所给予的,教师所给予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之所以获得“两相情愿”的幸福,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进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要。所谓痛苦,就是“一厢情愿”,指学生的主观需要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是彼此分离的,即学生所需要的,教师却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未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所能给予学生的,学生却未必真的需要,但教师还有可能不知道。之所以会出现“一厢情愿”的痛苦,不是因为教师没有尽心尽力,而在于没有准确抓住学生真实的需要,主观臆断地把教师的需要作为学生的需要,而没有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学生的需要。
(二)构建美丽教室
“从物理学视角讲,一所学校是由一间间教室组成的。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一间教室都是一所小学校,一个小社会。教室与生命连在一起,是为生命而存在。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12]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决非朝夕之功可完成。或许,许多教师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在几天内用花花绿绿的彩纸海报成功地装扮教室。真正美丽的东西往往是“真”的。学生能够在这被海报化妆的教室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空,学生的生命能够真的会在教室里留下成长的痕迹。教育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就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一直在进步,并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尽管他的进步可能会有点迟缓。
一个美丽的教室之所以是美丽的,是因为它展示了学生的美丽心灵。教室是因学生心灵之美而美丽。作为成长中的完整的生命体,学生需要有表达自我的空间。教室应该成为学生表达自我的美丽空间。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贴满海报彩纸而无学生的个性化展示,这样的教室装扮注定只是让教室变得更加虚伪,而远离了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韩永红。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历史演变[J].教育评论,2012(3)。
[2]邵晓枫,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4]李家成。论学生发展在班级生活中的实现---基于中国学生与班级同学关系的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5]刘铁芳,颜桂花。教师:活在师生关系之中[J].大学教育科学,2015(3)。
[6]谢湘,堵力。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理想的大学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青年报,2012-05-03(03)。
[7]朱丰良。教育目的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索[J].江苏高教,2014(4)。
[8]杨国荣。儒家视阈中的人格理想[J].道德与文明,2012(5)。
[9]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任务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
[10]魏兆锋,杜成宪。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钱穆论中国教育目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12]朱永新。教室的意义[J].中国远程教育,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