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时俱进:论中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开掘和利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从学校看,应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做到重建人文教育理念、增开有关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得到有机整合,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正确健康的文化观。

  总之,国家、社会和学校职能不同,对传统节日文化引导和弘扬的具体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让我国民众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传统节日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有益于增进民族向心力。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从来不是单独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只有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联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配合才能形成综合效应。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