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运动;乡村社会变迁;陕甘宁边区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教育运动,包括消灭文盲、改良卫生、反对巫术、劳动教育与“二流子”改造等内容。这一教育实践不仅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而且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意识。农民生活的中心由此从自家的场院转移到党所期望的集体行动框架中,从而为党的政治动员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20世纪20年代以来,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中国的西北地区开始活跃着革命的力量。但此时“陕西共产主义运动仅集中在学生和知识分子小圈子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与工人和农民隔绝。”随着中央红军的北迁和中共战略重点转向陕北,这一格局很快被打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革命政权在这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这是一系列革命战略和政策实施的结果。本文选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作为研究视角和切人点,来剖析这一区域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迁过程。
一、革命前的社会生态
陕甘宁边区地处“五路襟吼、边睡之郡”的“秦地要区”。这一区域因处在陕甘盆地,向有“山高河低、无由灌溉”的特点。在冬季朔风强劲时,风沙蔽天。独特的地形风貌造就了西北地区特殊的居所结构—当地人称之为“土窑”。民国以来,陕甘军阀割据称雄,这里一度成为中国土地最贫穷、地方最荒凉和人口最稀少的区域之一。
这是一个典型的封闭世界。传统习俗主导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年四季吃冷水、常不洗脸不洗手,作饭不洗米,上炕不拖鞋”,“他们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妇女中没有剪短发的,很多人还缠足。这里的习俗还规定女子不能陪客人吃饭,她们“除了家庭缝纫造饭外,不事他事。’,在文化教育上这里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学校稀少,知识分子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这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一项统计显示,在共产党进人陕北以前,边区一些地方成人的死亡率是3%,而婴儿的死亡率高达60% 。在这样的状态下,老百姓们普遍相信神和巫术的力量.它被当作可以治病的权威.因而存民众中享有普遍信仰,尤其“在缺乏卫生设备的乡村,几乎包办了民间的‘医药”,。“生病请巫神,不许说小孩子胖,有老毛病医治不好,或女人不生孩子,就要忌口或背上挂上一块布符。吃饭先敬神”。各种禁忌和习俗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巫婆神汉成为人们倚赖的对象。人们关注的也只是“自己那四面泥墙的小田地”,对思想、人类、文明并无兴趣。革命的力量进驻到这里时,面对的正是这样一块贫穷、封闭和被人遗忘的地方。
二、社会教育运动与革命改造
作为共产党进行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教育运动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相当的发展。随着中共战略根据地的北上转移,从长征中走过来的老战士将江西苏区的经验和模式在陕北扩展开来,从而使这一江西时期更多停留在文本里的“工农教育”路线在延安具有了充分实践的空间。由于这一路线强调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扫除文盲、传播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成为其主要诉求。
(一)普及教育,消灭文盲
1937年4月,特区教育委员会提出“普及教育,,的口号,要求“扫除一切教育上的垄断和畸形发展”,给予“每个特区人民受教育的机会”。为了迅速改变老百姓的思想状态,边区政府在1939年制定了《普及教育三年计划草案》,提出强迫教育制度,来督促老百姓参加。一些区县利用自上而「的组织力式,利用各种办法来强制民众参与,包括限制人身白由(扭送基干班受训、接受组织批评等)和实物处罚(罚钱、罚油、罚柴禾等)等力.式。
1944年,为了适应陕北分散的乡村环境和老百姓“照顾门户”的需要,共产党在社教运动中开始实行“民办公助”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每村都有一个民办的村学。各村通过村学组织来开办冬学、夜校、识字组、读报组等。在课程的内容设定、教员的聘用、资金的筹措、学习时间的长短等以需要和实用为原则。比如从当地农谚、春联、歌词或报纸中选择教学内容,教他们如何种菜、纺织以及记账、写信、写路条、写契约、打算盘;避开生产时间、灵活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等。这些举措直接针对成年农民而设计,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受到乡村社会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