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上著名的庙会文化的兴起,背后有强大的布码头经济支撑。此时无锡城乡发展迅速,真正成为“东南巨邑”。布码头蕴含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无锡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锡布码头崛起于封建社会末期,前后存在近200年的时间,震撼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荡涤着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它对于无锡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
影响之一:商业繁荣,无锡知名度提高。“万斛龙骧衔尾开,樯鸟樯燕喜徘徊。蜀山窑器名泉酒,个个船来买一回。”诗后注曰:“粮船北上,必集湖尖置买义兴窑器及惠泉名酒。”(23)这诗好似一幅生动的商业风情图,乾隆年间无锡布码头交易活跃的气氛跃然纸上。当时无锡进出最大的是棉花、棉布和粮食。湖广、安徽等地来的粮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经过大运河直达无锡城。北上返回时,都要在无锡采买大批货物。所以,连著名的宜兴陶器都要送到无锡布码头经销。湖尖沿岸一带水缸等陶器堆叠得象一座座小山一样,久而久之,人们连它原来的地名也忘记了,把湖尖唤为江(缸)尖。同时,北门商业中心地区还出现不少以商品命名的专业性街巷,如笆斗弄、竹场巷、麻饼沿河等等。诗中讲到的惠泉名酒,现在似乎已失传,值得一提。此酒名三白酒,用白面制曲,用泉水浸白米,酿制而成,味甜色白清冽,与苏州福贞、宜兴红友、镇江苦露、扬州木瓜、邵宝百花等,并称江南名酒,但名气远在诸酒之上,曾是京师流行的礼品酒。无锡城乡服务行业也因布码头而大发展:“酒馆茶坊昔多在县治左右,近则委巷皆有之,……各乡村镇亦多开张。昔卖清茶唯在泉上,后乃遍于城市。”无锡此时已成为服务设施齐全、百货荟萃的江南商品流通中心,为各地人们所瞩目。此亦是近代无锡成为工商业发达城市的嚆矢。
影响之二:文化发展。乾隆年间号称“盛世”,农民遭受的剥削仍然十分苛重和惊人。正如前面引述黄卬的记载揭露的那样,农民一年辛勤耕作,竟只得到三个月的温饱,只是由于家庭手工纺织的支撑,才勉强维持生计,得以休养生息。正是在布码头的商品经济基础上,此时无锡的文化方才有所发展,其中富有民间特色,集宗教、商业、文艺、体育等活动于一体的庙会文化尤为突出。乾隆年间,无锡盛行迎神赛会,从农历正月九日到九月十九日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城厢一带要举行十次盛大的神诞庙会。每次赛会都举城若狂,蔚为大观。“迎神赛会,他邑皆有之,以生辰庆贺为会,则唯吾邑所独。”(24)这是无锡布码头经济繁荣后特有的人文景观,它绵延了近200年,直到1940年代才慢慢消失。在远离城厢的乡间,同样有各种庙会,黄卬指出:“村氓终岁勤劬不敢休怠,欢乐嬉游止此数日,一张一弛也。”“村妇终岁机杼所余积钱、零布必罄用,始为快。”(25)很明显,庙会成为农民娱乐、消费的盛大节日之后,才能常年持续举办,逐渐演变为民俗文化。
布码头带来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人们禁锢的头脑,活跃人们思想,拓宽人们视野,这在更高文化层面上也有所反映。此时无锡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名人,如剧作家杨潮观、诗人文学家杨芳灿,史学家浦起龙和顾栋高、经学家秦蕙田、画家邹一桂等等,他们的著作都是各自领域中的力作,有的至今还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引用。
影响之三:乡间市镇增多。明清时期“市”的商业规模小于“镇”,前者多商贩,后者多坐贾,因此官府要在“镇”设立派出机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执行收税等公务。明代无锡乡间还没有镇,只有市,万历年间一共只有洛社、望亭、竹塘、陆墟、甘露五市。(26)这说明明代无锡农村中商品流通活动很少。到清代,随着无锡布码头经济的逐渐形成,乡间商业活动频繁而活跃,大大刺激市镇的发展。乾隆年间无锡乡间已有市镇20余个,羊尖、安镇、东亭、坊前、张泾桥、八士桥等镇都是在清代建置的。甘露市此时已上升为镇“居民二千余家,治产逐末俱获赢利”。(27)荡口镇虽是稍后出现的,但规模更大,“其街缩三衡二,小巷斜出者极多复沓,周匝约三里余,居民四千余家。南通长洲,东进常熟,四方贸易者颇走集”,(28)俨然是一个兴盛的小城镇。这些市镇既是乡间的商品流通中心,又是农村文化社交的重要所在,尤其是在市镇集场庙会时期,来自远近四乡的农民不仅互相交换自己的产品,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还交流各自的社会见闻,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农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由于乡镇大量出现,得到了改善。乡间市镇增多,是商品经济深入农村的表现,对清代无锡农村的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之四:无锡人的商品经济观念从此大为增强,为后世无锡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软实力”基础。长期以来,江南一带的民谚、民谣在评论各地民情特点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无锡人的精明。这种精明,放在历史条件下分析研究,实际就是指无锡人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在当时陌生的商品经济领域中第一个“吃螃蟹”,建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又大进大出的无锡布码头。当时常州府诸县中靖江、武进、宜兴、江阴等都出产棉花,唯独无锡不出产,可就是这个没有棉花原料优势的无锡却成了引人瞩目的布码头,获得可观的效益,从常州府的诸县中脱颖而出,取得江南名城的资格,这不能不在周围各县人民中间引起巨大反响和心理活动。于是,无锡人精明的民谚、民谣就在这种氛围下逐渐积淀形成了。从这一点看,无锡人能够站在近代工业化的前列,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是偶然的,它有着人才、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前期准备,也可说是布码头的遗风。
注:
(1)(13)(22)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力作之利》。
(2)清黄卬:《锡金识小录·例言》。
(3)清顾奎光:《迥谷黄君传》。
(4)(11)(23)清杨伦:《芙蓉湖棹歌百首》。
(5)(6)《乾隆无锡县志》卷十一《物产》。
(7)(8)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田土之利》。
(9)《康熙常州府志》卷十《物产》。
(10)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米价》。
(12)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3页。
(14)《清高宗实录》卷四三七。
(15)(19)茅家琦、李祖法主编:《无锡近代经济发展史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
第249-250页,第252页。
(16)拙文《古代无锡人口研究》,《无锡文博》2006年第4期,总第73期。
(17)(26)《万历无锡县志》卷四《市镇》。
(18)王赓唐、冯炬主编:《无锡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20)清华翼纶:《张廉舟先生家传》。
(21)江苏省无锡市《民国开化乡志》卷下《土产》。
(24)(25)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风俗变迁》。
(27)(28)《乾隆金匮县志》卷十一《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