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把眼光向前看,看到唐末五代之前,看到广汉三星堆古蜀文明遣址,看到成都金沙古蜀文明遣址,我们会发现,三只眼的二郎神,额上有纵目,与三星堆祭坛上神秘、深沉、坚毅、执着、威严的纵目人青铜面具,与巫、王、神三位一体的青铜大立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会发现,同古蜀王一样喜欢纵犬打猎,并担起五座大山,追逐太阳,追逐金乌(太阳乌)的二郎神,与成都金沙古蜀文明遣址出土的太阳及太阳鸟金箔图案,似有渊源关系。秦灭蜀后,古蜀文明遗物遗址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于1986年和2000年才重见天日。.这些遗址、遗物,连写<史记>的西汉人司马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其后的史学家和一般人了。加上秦人焚书,古蜀史当然只有茫然了。但是,三星堆和金沙时代古蜀文明的遗传基因,以及蜀人对老祖先人的崇拜情结,却在民间口口相传中,突破秦皇以来的思想禁锢,部分保留了下来,并附着到了东汉末年新造的二郎神身上。我们比司马迁等前人幸运,我们看到了三星堆、金沙遗址与二郎神的渊源关系。
1974年3月,都江堰河底出土了一个神人。神人为石刻圆雕,高2.9米,头戴官帽,肥硕而粗腰。胸前有对称的三行铭文,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行右行为”建宁元年都水掾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镇水万世焉”建宁为东汉灵帝年号。元年为公元168年。其时腐败成风,黄巾起义一触即发。二位造神官员名叫尹龙、陈壹。二人只留名,并不亲自雕刻石像。雕刻石像的石匠,被当官的剥夺了署名权,为发泄对腐败的不满之气,,乃在雕刻三神石人过程中,美化持耒治水的劳动者的形象。 1975年3月,在距李冰神人出土处30多米的河底,又出土了一个神石人。石人缺头高2米,无名,双手持耒。为三神石人之一。该石人苗条细腰,显然比粗腰雍肿的李冰神石人,更加年轻,更加俊美。根据东汉神像讲求对称美的原则。我们可以肯定,未出土的第三个神石人,一定与第二个出土的持耒神石人一样,是呈对称状,站在李冰神石人两侧的持耒青年,是民工形象。古代青年,泛称郎,李冰神有名有姓,可称呼。二位持耒青年,无名无姓,只能以郎相称呼,呼为二郎神。特别是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的春天,那些女香客、女游客,在焚香跪拜之余,总是要对着石刻的英俊青年,频送秋波,心中深情地呼一声”郎呀”!并将其视为梦中情人。这李冰神人及其两侧的二位郎,后来被洪水冲走,埋入河底。但二个郎持耒镇水的英武形象,却在人民口碑中传了下去,二个郎被误传为一个二郎。河水能冲走石人,却冲不走崇拜持耒镇水的二郎神的民心,.人们重新在都江堰上,为之修建二郎庙,隆血食,荐樽俎。并向全国发展。 二郎神庙在 北宋时,己遍及两川,遍及全国,连京城汴梁也有了二郎庙。宋徽宗夫人韩玉翘,在二郎庙见到少年英俊的二郎神像,深情地发誓说,若能与二郎神同床共枕,死也心甘。元人杂剧<二郎斩蛟>中歌唱二郎神道:”少年都美清源公,青峰一下斩狂虺””都”是美的意思,”都美”即是美上加美。为什么二郎神的地位会反超李冰呢?除美貌年轻帅气之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民心。二郎神本是持耒劳动民工,更能引起劳动人民的崇拜与共鸡。东汉灵帝时腐败透顶,其时民心是倾向持耒二郎而不是倾向官吏的。当镇压黄巾起义立功升官的山东泰山太守应劭,首倡’秦昭王派李冰为蜀守”之谬说时,蜀人大为反感。秦昭王在<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鲁仲廷连义不帝秦>等史籍中表现出来的贪婪、狠毒、欺诈、霸道、食言、流氓、无赖、乱击瓦缶的小人形象,促成了蜀人对秦昭王提拔的大官李冰的反感,导致崇拜重心,由崇拜大官,转向崇拜由持耒民工演化而来的二郎。唐宋以后,二郎神崇拜大超李冰。为挽颓势,宋儒朱熹等封建官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开始把李冰说成是二郎,又把二郎说成李冰儿子。但是民众不买帐,继续加大对二郎神的崇拜力度。北宋杨无咎<二郎神.清源寿辰>词写道:
“炎光欲谢,更几日,薰风吹雨。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灌口擒龙,离堆平水,休问功超前古。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 新府,祠庭占得,山川佳处,看晓汲双泉(二郎庙内双泉,一在大殿右后侧,一在大殿左后侧半山腰今‘铁龙吐水’殿)晚除百病,奔走千门万户。岁岁生朝,勤勤称颂,但可民灾无苦。只愿得,地久天长,协佐绍兴皇都。”
人民对二郎神的狂热崇拜,引来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王朝,都给二郎神追封王号。企图把二郎神纳入官本位框架。元、明、清大量的关于二郎神的戏剧、小说、绘画、评书等文艺作品中,都有这纳入的痕迹。这些文艺作品中的二郎神形象,与文革前都江堰二王庙中的形象完全一致,即额有纵目,手握三尖两刃刀,肩垮弓箭,手牵猎犬,战甲金盔,年轻英俊,气势豪迈,神勇威武的形象.
如今,额有纵目、年轻英武的二郎神像,己重新坐上灌口二郎庙大殿主神神龛,由持耒民工转化而来的二郎神,重享二郎庙血食,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令人感慨。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又每每被埋没。遥想几千年来,在都江堰河心顶风冒雨修河治水的民工们,他们的功劳,长期被史书埋没了,全国的二郎神崇拜,是对被埋没的人民的一种补偿。修堰之功,绝对有劳动者的份。东汉镇水三神人中,劳动者占了二个,三分之二比例,体现了民本思想,可惜,从那以后的历朝统治者修建的堰功堂、堰功道,都只塑当官的像,而不塑民工的像,这算不算是一种倒退?算不算官本位对民本位的挑战?正因为历代封建王朝都只颂当官的功劳而不谈人民的功劳,才导致史书无名的、带着人民影子的二郎神的香火,日益大盛。二王庙的血食,经文革变革后,又回到了带着人民影子的二郎神身上,,这,正是历史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