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尧文化(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如《国语·晋语》载:有娇氏女,感神龙首生炎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黄帝“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都不知具体所指。到了尧的时代则具体明确了。龙被确立为华夏部落联盟的图腾,标志着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作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已经形成了。从此,龙备受尊崇,华夏族人开始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华夏族的历代帝王也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陶寺类型的文化遗址,迄今发现80多处,其面积多在一万平方米以上,有的达数万平方米,以至数十万、上百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化遗址都集中在以临汾盆地为中心的晋南地区,其他地区没有。这就无可辨驳地证实了晋南不仅是华夏族的肇基之地,而且是尧文化的直接发祥地。正是因此,苏秉琦先生在他的《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③ 中感慨地说:“小小的晋南一块地方曾保留远至7000年前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文化传统。可见这个‘直根’在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重要地位。”“直根”就是“主根”,它表明晋南才是华夏族、华夏文明的直接源头。
  
  与高邮发祥说商榷
  丁季华、薛小荣二位先生在《尧文化圈漂移点击——兼论高邮是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一文中(下简称“丁文”)④,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尧出生地、早期活动地的解读和对高邮龙虬文化发展的推定,论证说:尧的故里及早期活动中心在高邮,高邮是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对此,无论是丁文论证的方法,还是论证的结果,我们都不能赞同,特辨析如下,以与二位先生商榷。
  在论证方法上,丁文割裂引用文献、断章取义、以偏代全的作法显见。如,解读“水逆行”,割裂了引文中的“当尧之时,……泛滥于中国”;解读“斗维之野”,割裂了引文中的“母曰庆都”;解读“三阿之南”,割裂了引文中的“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解读“观于三河”,割裂了引文中的“常有龙随之。……赤龙感之”;解读“生于丹陵”,割裂了引文中的“及长,封于唐”;论证龙虬文化对尧及尧文化的孕育和影响,又只讲7000~5000年前龙虬文化的文明程度,避而不谈4000多年前,在尧的童年、青少年时代,龙虬文化的发展状况。
  这样断章取义、以偏代全的论证,其结论自然不能融会贯通引文,更不能自圆其说。
  从解读的五条文献资料看,有的放回原文便不攻自破,如,作者解读“水逆行”的结论是,洪水泛滥完全是由海浸造成的,黄河流域地势高,根本不可能发生旷日持久的大水灾。尧文化主要是生活在江淮一带的尧部落群,为了逃避海浸,漂移到中原,把东部土著部落的原文化因子带到中原后形成的。将“水逆行”放回原文,却是“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很清楚,“当尧之时”,是指尧在位之时;“中国”是指舜“之中国践天子位”的晋南地区。明明说的是尧在位时,晋南一带遭到洪水泛滥,这和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自冀州始和大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把高处的洪水引入大海是一致的。既如此,怎么能断言当时黄河流域根本不可能发生大的洪水,又怎么能够把尧和东部的土著部落联系起来,说尧文化主要是尧部落群把他们的原文化因子带到中原后形成的?又如,“斗维之野”放回原文,是“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明明说的是尧母庆都生于斗维之野,怎么能说尧也必然生于斗维之野。谁都知道,由于人的迁徙流动,母子生于两地,是司空见惯的。
  有的根本不足为据,如“三阿之南”。其一,“三阿之南”不见于先秦的文献记载,显然出于后人之手;其二,虽然《皇览》与皇甫谧同有此说,但《皇览》的编者与皇甫谧同代同时,从表述的文字上看,《皇览》载:尧“生于三阿之南,寄伊长孺之家”;皇甫谧说:尧生“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二者如出一辙,若属彼此抄袭,实难免“孤证”之嫌;其三,即使“三阿之南”确证有此,把“三阿之南”放回原文,和“寄于伊长孺之家”联系起来,若不能证明伊耆氏就住在高邮一带,说尧生在高邮,也是站不住脚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