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以来嘉湖地区耕牛的变化(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三、结论

  从明初一直到1950年代,桑地耕牛的少见以及水田水牛的较广使用,构成嘉湖地区耕牛的分布景观。这种地理分布的形成,受制于各地区不同的水系情况、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耕作技术。具体说来,太湖南部地区出于植桑的需要,耕牛以犁地浅而不被广泛使用。稻区由于犁地和戽水的需要,耕牛一直广泛存在。虽然铁搭广泛使用,替代耕牛犁地,但戽水却是无法代替的。另外,农业生产中铁搭和牛耕是配合使用的。(注:嘉善和松江府都是这种情况。嘉善的情形参见唐彩生《嘉善文史》第10辑《嘉善风俗小志·生产·农业》,1995年内部印行,84页。)
  太平天国战争造成当地人口锐减和外来移民迁入,移民带来牛耕,但受自然条件和耕作传统的制约,人口锐减和外来移民并没有改变江南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和耕作传统,江南的发展依然按照战前的轨迹进行着。人口压力造成江南耕牛变革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但是移民对于江南牛耕的影响也是存在的,直到1950年代,还有相当部分移民一直保持用牛犁地的习惯。牛耕的输入还带来其他一些问题,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调查表明,一些百姓认为当地的血吸虫病即发生在太平天国战后。
  
  〔参考文献
  〔1〕陈恒力,王达.补农书校释〔M〕.农业出版社,1983.11,26;李伯重.曲辕犁与铁搭〔N〕.光明日报,2002-05-08;曾雄生.从江东犁到铁搭:9世纪到19世纪江南农耕技术的缩影〔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1);李根蟠.中国精耕细作的两种类型和牛耕使用的变化——关于传统经济再评价的两个问题〔J〕.史苑,2005,(8).
  〔2〕永乐大典·湖州府〔C〕.153.
  〔3〕〔7〕〔11〕〔12〕陈恒力,王达.补农书校释〔M〕.11,27,103,101.
  〔4〕〔13〕曹树基,李玉尚.太平天国战局对浙江人口的影响〔J〕.复旦学报,2000,(5).
  〔5〕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80.
  〔6〕吴翯皋,程森.民国德清县志·食货志·农桑〔Z〕.成文出版社,1970.274.
  〔8〕新编德清县志〔Z〕.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214.
  〔9〕德清档案馆.1-3-14.1951.27-30.
  〔10〕新编南浔镇志〔Z〕.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18.
  〔14〕桐乡档案馆.5-1-99.1953.34.
  〔15〕桐乡档案馆.55-1-1.1950.17.
  〔16〕桐乡档案馆.81-8-13.1953.50.
  〔17〕桐乡档案馆.41-5-6.1951.6.
  〔18〕桐乡档案馆.41-5-359.1959.4.
  〔19〕新编海盐县志〔Z〕.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97,221.
  〔20〕连德英,李传元.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卷3〔Z〕.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59.
  〔21〕崇祯嘉兴县志〔Z〕.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Z〕.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418.
  〔22〕新编嘉善县志〔Z〕.上海三联书店,1995.225,294.
  〔23〕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Z〕.内部印行本,1985.9.
  〔24〕唐彩生.嘉善风俗小志·生产·农业〔J〕.嘉善文史:第10辑(1995年):82,84.
  〔25〕新编平湖县志〔Z〕.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4.
  〔26〕新编嘉兴市志〔Z〕.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26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