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1)(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辽史〉误证三种》(中华书局1959年)。罗继祖《辽史校勘记》8卷。作者在序中指出,《辽史》“缪戾非偻指所可计”,撮其要者约为四端:一曰姓名之异,二曰名字互称致称歧误,三曰记事矛盾,四曰疏漏。于是依清武英殿本,而参以元刊及明南北监本校之。此书撰成于1938年。195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张元济《辽史校勘记》(稿本)也是这方面的重要著述。此外,冯家昇《〈辽史〉与〈金史〉〈新旧五代史〉互证举例》(《史学年报》2卷1期,1934年;后收入《冯家昇论著辑粹》),傅乐焕《辽史复文举例》(收入《辽史丛考》),也属《辽史》校勘方面的著作。这些校勘成果,为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所采用。
本时期,辽人著作辑录有较大进展。光绪间,王仁俊辑《辽文萃》7卷。自序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辑《辽史》14卷,未刊行,后见缪荃孙《辽文存》6卷,遂将缪氏已刊者悉予删除。所收范围,包括诗、诏册、表、奏疏、上书、铭、序、书、文、碑碣、塔记、幢记等,凡105篇,编为5卷,另附“作者考”、“逸目考”各一卷。王氏在述例中称有九不收,即史载诏书约文申义者,有史载表奏止录大意者,有诏止二三语者,有佚句仅存者,有似文实为口说者,有文字太俚者,有记事太质者,有辽人使命为对偶文字者,有石刻太残泐者,“凡属此类,概从割爱”。这一原则不仅有悖广泛搜求史料的宗旨,而且书中亦有“止二三语者”,是自乱其例。此书编成于光绪三十年十二月。收入《辽海丛书》第6集。
民国初年,黄任恒辑《辽文补录》1卷。后来,黄氏将此书与《辽代纪年表》1卷、《补辽史艺文志》1卷、《辽代文学考》2卷、《辽代金石录》4卷,合为《辽痕五种》(1925年)。罗福颐辑《辽文续拾》2卷、《辽文续拾补遗》1卷(1935)。金毓黻辑《辽陵石刻集录》6卷。罗福颐辑《满洲金石志》3卷(1937年)亦著录有辽代石刻。
以上有关《辽史》考证、校勘和辽人著作辑录等,均属史料整理的范畴。
用近代史学方法研究辽史,是本时期辽史学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出现了革新思潮。王国维是新史学方法的倡导者之一,主张结合近代西方学术方法发展出新史学方法。他的最大贡献是“二重证据法”,即史学研究除了使用“纸上之材料”(文献)外,还要重视“地下之新材料”(见《古史新证》第一章总论)。王国维利用新方法从事古史研究,涉及辽史者有《辽金时蒙古考》、《鞑靼考》、《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等(均见《观堂集林》),分别就辽金部族、西辽地理等问题作了探索。
冯家昇《〈辽史〉源流考》(收入《冯家昇论著辑萃》)论述历代修辽史之经过和未成之原因,以及今本《辽史》史源。罗继祖说,“全面研究《辽史》,并从校勘入手应该说冯书是第一部”(《〈辽史〉概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冯家昇还撰文多篇,主要有《太阳契丹考释》(《史学年报》第3期,1931年)、《契丹祀天之俗与其宗教神话风俗之关系》(《史学年报》第4期,1932年)、《契丹名号考释》(《燕京学报》第13期,1933年)等,分别就契丹的信仰及契丹名号之起源、释义等进行考证与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
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收入《辽史丛考》)是这个时期辽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对了解辽朝疆域和地理极有价值,并且揭示了辽朝制度的特色及其对后来金、元、清三代的影响。
陈述著《契丹史论证稿》(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39年)是第一部从多方面研究契丹政治制度的专著。它论述了契丹民族之构成、选汗制度和帝位继承、统治政策以及西辽的建立等辽朝政治史上的重要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明确指出,“契丹为中华民族之一支,故契丹威名之广溢,亦吾中华民族之光荣”。这一提法同那种视契丹等少数民族为“外族”、“异族”的传统观点相比是一大进步。日本学者鸟居龙藏评价该书说:“此书乃近代契丹史中之深具兴味者,读之对著者之高见不胜钦佩。此书乃庄重之出版品,系最有价值之一编政事史。”(《燕京学报》第40期)陈述在三四十年代,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还发表论文多篇,研究范围涉及契丹民族、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
金毓黻著《东北通史》上编(三台东北大学,1941年),其中有“契丹之统一东北”、“东丹国及渤海遗族”和“宋使入辽金之行程”3节述及辽史,有颇见功力的考证。金氏还撰有《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凡第9章,其中有一半章节述及辽史。关于这两部著作,以下详述。
这个时期,还有一些散篇论文,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论述、考辨。如姚从吾《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国学季刊》5卷1期,1935年),指出“汉城”并非一个城市的名称,而是由“汉人聚居的城寨”而得名;进而指出,凡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无论是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不同,或者人种不同,互相接触,都可发生“聚族别居”的现象。欧洲18世纪以前的犹太街、犹太城,美国城市内的唐人街,清代北京分内外城等都是如此。方壮猷《契丹民族考》(《北师大学术季刊》第2、3期)利用多学科知识对契丹国号、宫名、王号、官号、地名等作了考证。杨志玖《阿保机即位考辨》(《史语所集刊》17本,1948年)对史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记载予以辨析,判定契丹的分部和帝位推举制不可靠。谷霁光《辽金糺军史料试释》(《史语所集刊》15本,1948年)、陈述《乣军考释初稿》(《史语所集刊》20本,1948年)是就乣军问题同日人箭内亘所撰《辽金乣军及金代兵制考》进行讨论的文章,分别对“乣”的读音、释义、乣军等作了考辨。刘铭恕对契丹习俗进行研究,撰《契丹民族丧葬制度之变迁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汇编》第1期,1941年)、《辽代之头鹅宴与头鱼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期)等。傅衣凌《辽代奴隶考》(《食货半月刊》1卷2期)概括地考察了辽代奴隶的来源、种类、使用状况、身分等。张亮采《辽代汉人枢密院之研究》(《东北集刊》第1期,1941年)论述辽代汉人枢密院建置和执掌,并据以试改《辽史·百官志》之南面官汉人枢密院条。
庆陵哀册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契丹字的识别与研究。辽代契丹人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小字,行于辽金,直至元初尚偶有使用,以后废弃,也无契丹文书籍传世。明清以来,陆续发现若干契丹文碑刻等,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1922年在辽庆陵中发现哀册,1925年日本羽田亨推定庆陵哀册与以往被认为是女真文的《大金皇弟都统郎君行记》同是契丹小字。罗福成等则认为庆陵哀册文字为契丹大字。从30年代起,国内一些学者如罗福成、王静如、厉鼎煃、罗福颐等,开始从事契丹字研究,其中以罗福成的成就最大,撰有《辽宣懿皇后哀册释文》(《满洲学报》第2期,1933年)等文。在当时资料有限又无其他辅助条件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竟然将辽帝庙号、年、月、日、干支和虚词考证出来,而且多数正确无误,可谓独具契眼(见贾敬颜《契丹文》,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北京,1982年)。此外,还有柳翼谋《契丹大小字考》(《史地学报》2卷6期,1923年),孟森《辽碑九种》附跋尾(《国学季刊》3卷3期,1932年),厉鼎煃《热河契丹国书碑考》(《国学季刊》3卷4期,1932年),王静如《辽道宗及宣懿皇后契丹国字哀册初释》(《史语所集刊》3本4分,1933年)、《契丹国字再释》(《史语所集刊》5本4分,1935年),李文信《契丹小字〈故太师铭石记〉之研究》(1942年),罗福颐《契丹国书管窥》(《燕京学报》第37期,1949年)等。其中罗福颐文较全面地叙述契丹大小字历史,并汇录了所能见到的契丹字,舍其重文,得1040余
本时期,辽人著作辑录有较大进展。光绪间,王仁俊辑《辽文萃》7卷。自序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辑《辽史》14卷,未刊行,后见缪荃孙《辽文存》6卷,遂将缪氏已刊者悉予删除。所收范围,包括诗、诏册、表、奏疏、上书、铭、序、书、文、碑碣、塔记、幢记等,凡105篇,编为5卷,另附“作者考”、“逸目考”各一卷。王氏在述例中称有九不收,即史载诏书约文申义者,有史载表奏止录大意者,有诏止二三语者,有佚句仅存者,有似文实为口说者,有文字太俚者,有记事太质者,有辽人使命为对偶文字者,有石刻太残泐者,“凡属此类,概从割爱”。这一原则不仅有悖广泛搜求史料的宗旨,而且书中亦有“止二三语者”,是自乱其例。此书编成于光绪三十年十二月。收入《辽海丛书》第6集。
民国初年,黄任恒辑《辽文补录》1卷。后来,黄氏将此书与《辽代纪年表》1卷、《补辽史艺文志》1卷、《辽代文学考》2卷、《辽代金石录》4卷,合为《辽痕五种》(1925年)。罗福颐辑《辽文续拾》2卷、《辽文续拾补遗》1卷(1935)。金毓黻辑《辽陵石刻集录》6卷。罗福颐辑《满洲金石志》3卷(1937年)亦著录有辽代石刻。
以上有关《辽史》考证、校勘和辽人著作辑录等,均属史料整理的范畴。
用近代史学方法研究辽史,是本时期辽史学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出现了革新思潮。王国维是新史学方法的倡导者之一,主张结合近代西方学术方法发展出新史学方法。他的最大贡献是“二重证据法”,即史学研究除了使用“纸上之材料”(文献)外,还要重视“地下之新材料”(见《古史新证》第一章总论)。王国维利用新方法从事古史研究,涉及辽史者有《辽金时蒙古考》、《鞑靼考》、《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等(均见《观堂集林》),分别就辽金部族、西辽地理等问题作了探索。
冯家昇《〈辽史〉源流考》(收入《冯家昇论著辑萃》)论述历代修辽史之经过和未成之原因,以及今本《辽史》史源。罗继祖说,“全面研究《辽史》,并从校勘入手应该说冯书是第一部”(《〈辽史〉概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冯家昇还撰文多篇,主要有《太阳契丹考释》(《史学年报》第3期,1931年)、《契丹祀天之俗与其宗教神话风俗之关系》(《史学年报》第4期,1932年)、《契丹名号考释》(《燕京学报》第13期,1933年)等,分别就契丹的信仰及契丹名号之起源、释义等进行考证与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
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收入《辽史丛考》)是这个时期辽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对了解辽朝疆域和地理极有价值,并且揭示了辽朝制度的特色及其对后来金、元、清三代的影响。
陈述著《契丹史论证稿》(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39年)是第一部从多方面研究契丹政治制度的专著。它论述了契丹民族之构成、选汗制度和帝位继承、统治政策以及西辽的建立等辽朝政治史上的重要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明确指出,“契丹为中华民族之一支,故契丹威名之广溢,亦吾中华民族之光荣”。这一提法同那种视契丹等少数民族为“外族”、“异族”的传统观点相比是一大进步。日本学者鸟居龙藏评价该书说:“此书乃近代契丹史中之深具兴味者,读之对著者之高见不胜钦佩。此书乃庄重之出版品,系最有价值之一编政事史。”(《燕京学报》第40期)陈述在三四十年代,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还发表论文多篇,研究范围涉及契丹民族、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
金毓黻著《东北通史》上编(三台东北大学,1941年),其中有“契丹之统一东北”、“东丹国及渤海遗族”和“宋使入辽金之行程”3节述及辽史,有颇见功力的考证。金氏还撰有《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凡第9章,其中有一半章节述及辽史。关于这两部著作,以下详述。
这个时期,还有一些散篇论文,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论述、考辨。如姚从吾《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国学季刊》5卷1期,1935年),指出“汉城”并非一个城市的名称,而是由“汉人聚居的城寨”而得名;进而指出,凡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无论是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不同,或者人种不同,互相接触,都可发生“聚族别居”的现象。欧洲18世纪以前的犹太街、犹太城,美国城市内的唐人街,清代北京分内外城等都是如此。方壮猷《契丹民族考》(《北师大学术季刊》第2、3期)利用多学科知识对契丹国号、宫名、王号、官号、地名等作了考证。杨志玖《阿保机即位考辨》(《史语所集刊》17本,1948年)对史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记载予以辨析,判定契丹的分部和帝位推举制不可靠。谷霁光《辽金糺军史料试释》(《史语所集刊》15本,1948年)、陈述《乣军考释初稿》(《史语所集刊》20本,1948年)是就乣军问题同日人箭内亘所撰《辽金乣军及金代兵制考》进行讨论的文章,分别对“乣”的读音、释义、乣军等作了考辨。刘铭恕对契丹习俗进行研究,撰《契丹民族丧葬制度之变迁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汇编》第1期,1941年)、《辽代之头鹅宴与头鱼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期)等。傅衣凌《辽代奴隶考》(《食货半月刊》1卷2期)概括地考察了辽代奴隶的来源、种类、使用状况、身分等。张亮采《辽代汉人枢密院之研究》(《东北集刊》第1期,1941年)论述辽代汉人枢密院建置和执掌,并据以试改《辽史·百官志》之南面官汉人枢密院条。
庆陵哀册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契丹字的识别与研究。辽代契丹人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小字,行于辽金,直至元初尚偶有使用,以后废弃,也无契丹文书籍传世。明清以来,陆续发现若干契丹文碑刻等,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1922年在辽庆陵中发现哀册,1925年日本羽田亨推定庆陵哀册与以往被认为是女真文的《大金皇弟都统郎君行记》同是契丹小字。罗福成等则认为庆陵哀册文字为契丹大字。从30年代起,国内一些学者如罗福成、王静如、厉鼎煃、罗福颐等,开始从事契丹字研究,其中以罗福成的成就最大,撰有《辽宣懿皇后哀册释文》(《满洲学报》第2期,1933年)等文。在当时资料有限又无其他辅助条件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竟然将辽帝庙号、年、月、日、干支和虚词考证出来,而且多数正确无误,可谓独具契眼(见贾敬颜《契丹文》,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北京,1982年)。此外,还有柳翼谋《契丹大小字考》(《史地学报》2卷6期,1923年),孟森《辽碑九种》附跋尾(《国学季刊》3卷3期,1932年),厉鼎煃《热河契丹国书碑考》(《国学季刊》3卷4期,1932年),王静如《辽道宗及宣懿皇后契丹国字哀册初释》(《史语所集刊》3本4分,1933年)、《契丹国字再释》(《史语所集刊》5本4分,1935年),李文信《契丹小字〈故太师铭石记〉之研究》(1942年),罗福颐《契丹国书管窥》(《燕京学报》第37期,1949年)等。其中罗福颐文较全面地叙述契丹大小字历史,并汇录了所能见到的契丹字,舍其重文,得10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