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历史上,我国的经济重心原来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比较落后;但到了唐宋时期,这一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人口大量减少,生产日益凋蔽;与其相反,南方却人口剧增,生产勃兴,经济地位渐渐地超过了北方,成了全国的重心所在。经过五代十国及两宋时期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并持续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一重心转移过程中,政治的、社会的因素固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方的地理条件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的目的,就是想探讨一下江南广袤土地的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的兴修,人口的增加、气候的优越、物产的丰富、交通的发达等各种地理因素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便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土地的开发和高效利用

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汉代的江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见那时的江南地区虽有广袤的土地,却因人口稀少和生产力的不发达而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处于动乱之中,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因而北人南下较多。这不但给南方带来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工具与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的土地开发形成了一个高潮,所谓“扬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湖傍海,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郡、杜之间,不能比也”,[1] 描述的就是南朝刘宋时期江南土地得到初步开发的景象。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土地的开发大多数还局限于“带湖傍海”的条件优越地区,许多丘陵山地及湖沼地带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发和利用。唐宋时期,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口陆续不断地大量南迁,对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其垦殖的范围自然就要扩大到条件较为艰难的山陵及湖沼地区。据《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润州下记载,当时润、常,苏、杭、湖、睦六州垦田达五万七千九百三十二顷。这六州均在
太湖周围,土地肥沃,六朝时有许多北人迁居,土地已得到过大量开发,唐代又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出五万多顷土地,足见其开发的对象已不是条件优越的平原,而是低洼的湖沼地。其开发的方法,就是筑堤围田,建立起既能灌溉又能排涝的水网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旱涝保收的水利条件。这种耕田,就是当时所说的圩田。关于圩田的建设,宋人范成大说得较为清楚,他说:“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2] 由于圩田有旱涝不及的好处,所以经过唐、五代及两宋时期的开发,不但太湖流域“耕无废圩,刈无遗垅”,[3] 而且江南地区的其它地方,如今安徽、江西、湖北及湖南的许多沼泽洼地,也都纷纷被开辟为圩田,大大提高了江南地区的农业产量。以位于今安徽境内的宁国府和太平州为例,户部侍郎叶衡曾于宋孝宗乾道九年奉旨核实当地圩岸修筑情况,他在后来的报告中说:“宁国府惠民、化成旧圩四十里,新筑九里余,太平州黄池镇福定圩周四十里,延福等四圩周一百五十余里,包围诸圩在内;芜湖县圩周二百九十余里,通当涂圩共四百八十余里。并高广坚纟致,濒水一岸种植榆柳,足捍风涛,询之农民,实为永利。”[4] 宁国府和太平州并非江南湖沼最多的地区,圩田尚且如此发达,其它地区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据有关资料统计,南宋时江南东路官圩有田七十九万多亩;浙西路围田相望,达一千四百多所;浙东路越州鉴湖和明州广德湖周围上百里都被修造成圩田,淀山湖周围也被围垦几十万亩。[5] 这么大面积圩田的兴修,虽然是唐宋时期江南地区人口剧增对土地需求量日益扩大的产物,但江南地区水乡泽国的环境却是产生这些圩田的地理基础。

除圩田外,唐宋时期近海地区的农民还大修捍海塘,开展了与海争田的斗争。江浙一带多泥质海岸,不但海堤易被海潮和海浪冲蚀,近海土地也极易受咸潮影响而不能种植,所以捍海塘的修建,实际上也是保障土地开发利用的一项有效措施。这种工程的修建,最早见诸于《水经注》所引《钱塘记》。[6] “到了唐代,捍海塘的修建已较普遍,《新唐书地理志》杭州盐官县下即云:“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福州闽县下也说:“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二年令李茸筑。先是,每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良田。”其它如苏北海岸至长江口一带,唐时也筑有海堤。《宋史河渠志》有记载说:“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堤,东距大海,北接盐城,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不过,上述海塘均为土塘,长时间风吹雨打之后,仍不免废坏。如李承实所建捍海堰,到宋代已是“历史既久,颓圮不存。”五代时,吴越王钱鏐对捍海塘的建造已有所改进,采用了秦代李冰筑都江堰的竹笼法。《淳祜临安志》引《吴越备史》说:“粱开平四年八月,武肃王钱氏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通江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然而,竹笼在海水的腐蚀下,仍然容易朽坏,于是人们又用条石建造更为牢固的石海塘。《宋史食货志》说:“至景祜中……工部郎中张夏出使,因置捍江兵士五指挥,专采石修塘,随损随治,众赖以安。”嗣后,各地均用石块筑塘,大大提高了海塘的抗潮能力。有些地区还在石塘之内再建一道土塘,两塘之间再挖一条塘河,这对防止咸潮,避免塘内土地盐碱化颇有作用,如利用得法,用内陆淡水冲洗滨海盐碱地,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宋代范仲淹在泰州西溪做盐官时所修范公堤,“使海滨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7] 很可能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总之,唐宋时期捍海塘工程的兴建,不但保障了许多原有的近海土地,而且对进一步开发沿海盐碱地和滩涂地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捍海塘的修筑也就等于开辟了成千上万亩的新土地。

在平原和近海地区是修圩田,筑海塘,而在丘陵和山地,唐宋时期的农民则是通过广开梯田来增加耕地面积。记载江南梯田最早的书籍是宋人范成大的《骖鸾录》,他在该书中说及乾道九年路经袁州仰山时,“见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后来他又路经衡州、永州等地,同样看到了农民耕种梯田的情景。与范成大同时代的诗人楼钥也描述了温、处二州间括苍山上农民们耕种梯田的生动形象,说是“百级山甲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8] 

明山区的农民更是不辞辛苦,广开梯田,“凡山巅水湄有可耕者,累石堑土高寻丈而延袤数百尺不以为劳。”[9] 这些记载虽然都见诸南宋,但从所记地域涉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来看,范围如此广大的梯田修建绝不是南宋才有,北宋时方勺所著"白宅篇》中讲到七闽(今福建省)地区的山田时就曾引知泉州朱行中的诗说:“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可见北宋时福建地区的山丘大多已辟为梯田。因此,说江南梯田是唐宋以来几百年中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那是不为过分的。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唐宋时期的农民还十分注意提高耕作技术,于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培育优种、普施肥料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多成绩,改变了过去平原地区火耕水耨及山陵地区的畲耕等落后方式,从而使开垦出来的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单位面积产量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唐后期韩愈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10] 宋中叶李觏所言“吴楚之地方数千里,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财,商有余货,铸山煮海,财用何穷?”[11] 都是建立在江南地区土地的广泛开发和高效利用这个基础上的。


二、水利的兴修和土地灌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