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痧流行的开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摘要 现代医史学界对烂喉痧(猩红热)究竟是一种中国自古就有还是从外部传入的传染病一直聚讼纷纭,几乎现有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传统医籍特别是所谓“叶天士医案”展开的,很少顾及当时历史情况。本文通过对医籍所载和历史上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比照分析,指出:叶天士之烂喉痧医案与叶天士本人无关,系后人借名伪托,雍正十一年苏南发生的大疫,有较大可能是伤寒流行,即使也有烂喉痧,也绝不存在烂喉痧首度流行的事实。实际上,康熙晚期,烂喉痧已被当作过去较少见的疫病在苏南出现。

关键词 雍正癸丑 苏南大疫 烂喉痧


烂喉痧在现代医学中一般称猩红热,为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引起急性喉科传染病,多见于春冬二季[ ]。从西医的观点说,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目前医史学界研究得较多的疾病之一,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其究竟是清代出现的新病名,还是一种新的疾病上,而且,几乎都是围绕着传统医籍特别是所谓“叶天士医案”展开的,很少顾及当时历史情况。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医籍所载和历史上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比照分析为切入点,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学术回顾与研究起点

根据已有的研究,烂喉痧一词最早出现在尤怡的《金匮翼》一书中,尤怡,苏州吴县人,基本和叶桂同时代,该书刊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虽非尤氏手定,但范行准等人认为书中所录之方,实为尤氏生前用以治疗喉痧之方[ ]。故至少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烂喉痧之名已经出现。虽然医史学界在这一疾病名称的出现时间,认识基本一致,但对其是旧有疾病还是外部传入的新疾病,则意见纷纭。其实,这一争论亦非始自近代,从这一疾病出现后不久,争议就已存在,仅《吴医汇讲》中所收录之文,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唐迎川认为丹痧一症实与《金匮》一书中的“丹毒”相类[ ]。李纯修则说:“烂喉痧一症,古书不载,起于近时,而并易传染。”[ ]在近代以来的研究者中,范行准认为这种疾病大概1730年代已从外部传入我国 [ ]。余云岫一方面认为“猩红热之在我国,以1733年为记载之始”[ ],另一方面又指出“阳毒之诸症候,惟猩红热足以拟之,舍此无相合者”。不过“犹未敢遂定阳毒即猩红热”[ ]。陈方之起初认为猩红热出现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来则又写专文推翻了这一说法,认为猩红热在我国,还是与最古方书《金匮》所称阳毒有关联,直到十八世纪初叶,始有烂喉痧、烂喉丹痧和疫痧等名称,最后于1909年从日文移译为猩红热[ ]。陈胜昆认为猩红热在我国的流行,在雍正十一年以后[ ]。历史学者梁其姿则采用了外部传入的说法[ ]。

由此可见,清代的猩红热或烂喉痧是20世纪医史学界较为关注且存在严重争议的论题,争议的焦点在于烂喉痧究竟是一种新从外部传入的疾病还是原本在《金匮》中就有记载的阳毒一类。

在目下的研究中,几乎所有论及烂喉痧的研究者都会举出以下这段叶天士的著名论述:“雍正癸丑(十一年)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丹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炽。医家见其热火甚也,投以犀、羚、芩、连、栀、膏之类,辄至隐伏昏闭,活喉烂废食,延俟不治,或便泻内陷,转倏凶危。医者束手,病家委之于命。孰知初起之时,频进解肌散表,温毒外达,多有生者。《内经》所谓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火热之甚,寒凉强遏,多致不救,良可慨也。”(叶天士先生烂喉痧医案)[ ]不少研究者就此认为雍正十一年为我国猩红热传入并流行的开始,而另一些则认为这一医案不过是对原本就有的疾病作了更为深入、清晰和细致的描述而已。对医案的真伪较少怀疑,其实,从文献学角度看,这是大有问题的。因为叶桂死于乾隆十一年(1746),而该医案最早作为附录出现在金德鉴的《烂喉丹痧辑要》,金为嘉道时期人,该书刊于同治六年(1867年)[ ],离叶故世已有一个多世纪。实际上,从该医案问世以来,就有陆懋修等人疑为假托,而三十年代的谢诵穆干脆就断为托名以取重[ ]。此后陈方之也表示怀疑,其理由是“金葆三(德鉴之字)的辑要,乃是剽窃顾玉峰的《丹痧经验阐解》而成”,所以,“出于这样作风的人之手,叶论的真伪,确有可疑”[ ] 。令人有些疑惑的是,这种疑问在后来的一些论著中反而不见了。不管怎样,目前已有的讨论无论持何种意见,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几乎全是依据医籍而展开,无论相信雍正十一年为猩红热流行的开始与否,都没有对当时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给予必要关注,似乎从没有人想问一问:那年是否发生过大疫,若是,会不会是猩红热且与叶案所述是否相合,而且又是从何处传入,怎样传入的。显然,如果不能转换我们的视角,从在医籍中兜圈子的研究中跳出来,必然很难使研究有所深入。让我们还是暂时抛开有关的争论,先来看看雍正十一年前后的苏南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雍正癸丑前后苏州的大灾与大疫

只要翻翻地方志,就很容易看到,雍正十年(1732年),松江、太仓和苏州的一些沿海或离海较近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潮灾,次年,继以大疫。现将有关记载录之如下:“(雍正)十年,(川沙潮灾),水稍退,尸棺塞河,流水尽黑,脂膏浮水面,水腥臭,鱼死。……明年,夏旱,大疫,死亦无算。”[ ]“(雍正)十年,(南汇潮灾),新旧尸塞河,脂浮水黑,禾稼尽烂,鱼亦死,岁大饥,民多食树皮、草根,转乞邻郡,所弃子女死亡无算。……,明年,夏旱,复饥,又病疫,死者亦无算。”[ ]“(雍正)十一年,(上海)大疫,大水,民饥。”[ ]“(雍正)十一年,(青浦)夏疫。”[ ]“(雍正)十一年夏五月,(太仓州镇洋县)大疫,死者无算。州县令地方每日册报死者之数,一日至有数十口。因虔祷城隍神驱疫,自是递减,至立秋乃已。(《子丑胪述》云:是年(雍正)十一年,春大饥,民毁屋以给食,继鬻其子孙。村落由榆树,争食其皮,道馑相望,至三月而疫大起。——原注)。”[ ]“(雍正)十一年,(宝山)春民大饥,夏民大疫。”[ ]“(雍正)十一年,(嘉定南翔)春疫疠大行。”[ ]“(雍正)十一年,(吴县)疫疠大作,人死甚众。”[ ]“六七月,(吴县)亢旱多疫。”[ ]“(雍正)十一年,(昆新)夏疫,民多死。”[ ]“(雍正)十一年,(璜泾)民大饥,饿殍载道,后复大疫,死者甚众,历半年犹未止。”[ ]

从以上记载可以知道,这次大疫多发生于夏季,特别是五六月,至秋乃止,不过太仓州镇洋县的疫情似乎从三月份就已开始。瘟疫显然是上年严重的海风潮引起的,潮灾不仅导致了民饥,体质状况恶化,而且还使环境受到污染,“流水尽黑”,可见污染已不是一般的严重。对于这次潮灾的后果,一些文献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水退之后,尸横遍野,并及棺骸,盈千累百,触目伤心。……村庄墓道抱树皆倒,寻复浸渍,水尽黑色。而近海之田,兼之人畜尸腐,尤为臭恶,鱼不能安,随流而下,七浦鱼人曾收网取之,莫可胜算。鱼价顿贱,人始而食,继则相戒,恐染疫疾也。明年春疫竟大作。……明春又减价平粜,民得稍甦。然老稚转沟壑,壮者散四方,沿门求乞,接踵于道,麦皮糟糠视为奇货,……而僵卧者犹累累。”[ ]“村落或有树榆者,争解其皮,皆一聚而白。流民道殣,积尸满野,日色曝之,浮臭郁蒸,行者为之不通。”[ ]在这样状况下,爆发瘟疫显然十分自然。对这次瘟疫的症状,地方志中大抵语焉不详,只有其辑录的文章中略有述及,比如在一篇《雍正十年潮灾记略》文章指出,“疫疠大行,本土之人,缠绵床第者,又十家八九,至秋乃安。”[ ]在医籍中,除了上述叶案外,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续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