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论文关键词】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当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优秀文化传统的时代标准,同时阐述了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批判了历史上恶劣的伪文化。?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入了外部世界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及优秀人才,我们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日渐富足,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历代先贤梦寐以求的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为此自豪和欣喜,我们有理由为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而充满无限憧憬。?
但是,作为一个伟大国家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外部世界生产要素参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外部文化也大量涌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解。我们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历史了解肤浅,对本民族灿若群星般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对他们的思想著述很少涉猎,对本民族的民俗、节日、语言、文学及其他门类的艺术少了前人的热情和挚爱。不惟年轻人,我们很多中老年人也异化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
一、民族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它是这个民族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对这个民族发挥巨大的指导和凝聚作用。它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元素。如果一个民族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那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典忘祖的问题,而是一个被同化乃至最终被消亡的问题。因此,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对于一个民族,就可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严重问题。?
然而,继承和弘扬又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课题和文化课题,许多要害节点需要预先廓清。首先,是照单全收还是择其优秀?这个问题五四运动后在鲁迅先生等一批先进思想家那里已经有了答案。趸收是倒退到慈禧时代,其荒谬不言而喻。那么就是择其优秀了,可是这个问题也不简单。它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一个选择标准,然后运用这个标准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拣选。近几年迫于外部文化的进逼和对本民族文化日渐式微的担忧,理论界提出继承和弘扬问题,但是却缺乏扎实的后续工作,使人不免有空呼口号的忧虑。?
二、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明确我们的选择标准?
这个标准必须符合社会进步需要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尽管我们要求自己竭尽可能站得高一些,眼光放得远一些,但是我们的标准不可能成为永远不变的定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祖宗的文化遗产作为典籍在那里存放着(包括我们现在的努力),我们的子孙后代完全可以依据他们的时代要求制定他们的拣选标准,不断优化和发展中华文明。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下面试举几例说明。先说爱国主义传统,它表现为群体性的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甘愿牺牲的言论、行动和情感归属。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是国家力量的表现。它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表现或有不同,但它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应该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当代,我们身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的时候。显然爱国主义传统符合上述标准,它应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再说儒家代表人物所倡导的仁义、自省和民本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提倡平等和互爱;“义”的大多数历史表现是为他人和公众利益牺牲自己,有时可能被人利用和略显莽撞,但总体不失其积极意义;自省和民本思想主张精神的自我完美和推崇生民观点,后者和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思想有区别又有相通之处。《老子》的辩证思想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虽然很朴素),《孙子》的军事思想为我们认识战争、打赢战争、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还有后世祖冲之、张衡、蔡伦等伟大的科学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有王安石、张居正等革新时弊改造社会精神,有屈子《离骚》、马迁《史记》、李杜《唐诗》、苏欧《宋词》代表的大批光耀千秋的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及史学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不同程度契合着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需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它们已经滋养并将永远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浅谈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