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如何从传统中受益:论儒家现代化的十二种方式(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他们代表近现代中国文化变迁史“正”的一面。冯友兰将五四文化对中国旧传统的批判与否定看成是“反”的一面。五四对中国传统文化取最激烈的批评态度,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对中国文化抱全盘否定的态度。冯友兰既不同意“正”的一面,也不站在“反”的方面。他依照黑格尔的理论以为,中国文化建设正是沿着正、反、合的路径发展的,现在中国学界所要做的已经不再是“正题”或“反题”的工作,而是“合题”的工作,即总结前一阶段中国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在对就传统做批评与改造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高层面的再肯定与回归。

通观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史,确实是沿着“正题”(保守)、“反题”(破坏)、“合题”(建设)的历史逻辑向前发展。所谓“正题”是“正统”中国文化的原型。西学东来,还在做“正题”工作的,自然就被说成是保守派。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学者大多在做“反题”的事。他们表现激烈,几乎骂倒中国一切传统,对旧文化矫枉过正。平心而论,文化批判(破坏)主义不一定完全不要中国传统,只是强调肯定之前,先行否定,是文化改造的必经路径。胡适一面鼓吹“全盘西化”,一面又埋头整理“国故”,正反应了这种心态。同理论之,从杜亚泉到何炳松,再到张君劢,冯友兰,熊十力,唐君毅,牟宗山,徐复观,杜维明等,也不可以视他们为“文化保守”。相反,他们是怀着一种使命感,在做文化建设的“合题”工作。他们并不反对西学的输入,因为他们说过:“吾人不能仅以保守为能事”、“西洋学术之输入,夙为吾人所欢迎”、“尽力输入西洋学说,使其融合于吾固有之文明之中”。他们只是企求在被文化破坏主义者拆就的一片废墟上,再寻地基,重建新楼。这座新楼,其法式与构造尽可以学习西方,但“地基”一定要是中国的。西洋文明尽可以“融合”于中国的肌躯,但血脉一定要是中国的。他们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化保守派,而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合题派”或“建设派”。文化的“合题派”,其历史功劳不在“反题派”之下。固然,舍“反题派”(“破坏派”),旧文化依然不变。然而,若无“合题派”的事业,废墟将永远是废墟,新文化再造无日。“反题派”与“合题派”争吵了一个多世纪,而在建立中国新文化的共同意义上却是异声同调,殊途同归。由此,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对儒家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应该作如是观。

十一、“化西”

“新心学”的倡导者贺麟反对“被动”地“西化”或“全盘西化”之说,主张“张扬民族文化精神”又“得西洋文化体用之全”的“化西”工作。

贺麟认定,“全盘西化”论者强调的“全盘西化”往往指的是“全盘科学化”,固然,贺麟承认中国一切学术文化工作,都应该科学化,受科学的洗礼。而“全盘科学化”不得谓为“全盘西化”,科学是人类的公产,即使其原本来自西洋文化,也不过是西洋文化的一部分。

贺麟相信中国人有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他主张,对于西方各种理论之体与用,之全套,之源源本本,加以深刻彻底了解,而批评地创立适合民族生存时代需要之政治方案。此种方案乃基于西洋文化之透彻把握。民族精神之创进发扬,似不能谓之西化,更不能谓之全盘西化。且持数量的全盘西化之说,事实上理论上似均有困难。要想把西洋文化中一切的一切全盘都移植到中国来,要想将中国文化一切的一切都加以西洋化,事实上也不可能,恐怕也不必需。而且假如全盘西化后,中国民族失掉其民族精神,文化上中国沦为异族文化之奴隶,这当非提倡全盘西化之本意。但假如中国人有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与西洋文化接触后,中国文化愈益发展,民族精神愈益发扬,这不能算是西洋化中国,只能说是中国化外来的一切文化。所以贺麟根本反对被动的“西化”,而赞成主动的“化西”,所谓“化西”,即是主动地自觉地吸收融化,超越扬弃西洋现在已有的文化。但须知道这种“化西”的工作,是建筑在深刻彻底了解西洋各部门文化的整套的体用之全上面。[xlv]

贺麟提倡“化西”说,明显是针对喧嚣一时的“西化”论。“西化”论者怀疑中国人的主体选择能力,反而相信“全盘接受”和“自然淘汰”说,这确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贺麟的论说,从主体创造性的角度,给予了纠正。

十二、“创造性转化”

倡议“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是林毓生。他对这种重建方式的解释是:“简单地说,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性转化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这里所说的改造,当然是指传统中有东西可以改造、值得改造,这种改造可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却不是硬把外国东西移植过来。”因此,“如何进行‘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至少有三重意境:第一,承认传统在现代性中的地位。现代性可以容纳传统。传统和现代性是复杂的,这里完全存在数学上所说的“交集”。这看上去很容易,其实在20世纪的中国,甚至在21世纪的中国,强烈的简单的反传统情绪一直没有摆脱,妖魔化和丑化传统是中国知识分子乐此不疲的话题,从而无数次成为争论的中心和批判的焦点。自五四以来,反传统成为中国社会的神圣的经典的意识形态。似乎现代化就必然要反传统,把反传统看作实现现代化的铁律,传统成为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归根结底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最大祸首,从没有考虑过中国的现代化如何才能从传统中受益,如何利用传统为现代化服务。传统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地位如何?传统对现代化过程中保持主体价值认同连续性的重要意义如何?传统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价值如何?这些都是值得仔细考量的。综观世界,没有“没有传统的现代化”,而独有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一个世纪,至今还在争论。林毓生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xlvi]一书里,从社会变迁中保持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的角度,对传统在现代性中的应有地位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和充分的肯定。第二,承认现代性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由传统转化而来。如何转化?林毓生强调“观念沟通”和“制度创新”。所谓“观念沟通”,就是对中西文化通盘了解;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在“观念沟通”的前提下结合当下中国语境进行制度的渐进性建设。林毓生认为中国儒家的政治哲学是追求“圣王”理想,因此重视“政治道德”建设,却不重视“政治制度”建设,在这方面,西方自由主义确实比我们高明。“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真正障碍。儒家哲学在这方面要进行创造性改造。但林毓生并不同意观念改造和制度创新能够迅速完成,他批评胡适“幼稚的民族也可实行民主”是很不正确的,也批评他的老师殷海光用激烈的反传统来提倡自由主义是不可取的。他认为“自由民主”的实行需要主体努力和各种条件的配合。第三,承认人的主体自觉性和创造性。主体可以不断地转化传统,适应工业化的新形势和当下的语境。林毓生反对对西方现代性文化的“硬移植”,也就是“全盘西化”,他认为从主体知识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主体理性的有限性来看,这是全然行不通的。针对对中西哲学和文化浮泛和浅薄的理解,他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在传统文化崩溃时,我们介绍西洋文化,往往因着一个特别需要,或者一个浅薄口号,而非系统性和通盘性的,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对西洋文化表面上是了解了,而对西方历史发展却无整体的认识,于是对西洋文化的看法便不够精微和灵活。” [xlvii]他呼吁从简单的“教科书思维”中解放出来。

林毓生强调我们这个国家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