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8)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内蒙古门(5%)、贵州(26%)、云南(31.7%)、宁夏(31.9%)、广西(38.3%)、青海(39.4%)、新疆(59.6%)、西藏(95.1%),其中占一半以上的只有两个民族自治区。在这些地区,有些是汉族的大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马赛克式地穿插分布;有些是汉人占谷地,少数民族占山地;有些是汉人占集镇,少数民族占村寨;在少数民族的村寨里也常有杂居在内的汉户。所以要在县一级的区域里,除了西藏和新疆外,找到一个纯粹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很不容易的,即在乡一级的区域里也不是常见的。在这种杂居得很密的情形下,汉族固然也有被当地民族吸收的,但主要还是汉族依靠这深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个队伍,发挥它的凝聚力,巩固了各民族的团结,形成一体。
3.从语言上说,只有个别民族,如回族,已经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外,少数民族可以说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如满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满语通话的已经很少,认得满文的普通老百姓则更少了,他们都用汉语汉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杰出的,有我在上面提到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和文学家老舍。还有些民族自称有自己民族语言,但经研究原属已经使用汉语方言,加畲族。有自己语言的民族中有1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但群众里用文字的则只有几个民族,如藏文、蒙文、维文、傣文、朝鲜文等,有些虽有文字,但识字的人很少。少数民族中和汉人接触多的大多已学会汉语。我50年代初到广西和贵州访问少数民族时,当地各族的男子大多能和我用当地汉语方言通话。但是他们和同族的人通话时则用自己的语言。
80年代我去内蒙古访问,就遇到有不会汉语的蒙族,也有不会蒙语只会汉语的蒙族。在不同少数民族间通话的媒介也多种多样,有以汉语交谈,有各用自己语言交谈,也有用对方的语言交谈,也有用当地通用的某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交谈。这方面还缺乏具体的调查。但一般来说,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解放后,人民政府的政策是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并列入宪法。
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是复杂的。看来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虽则政治的原因也不应当忽视。即在几十年前的民国时代,在贵州还发生强迫苗族改装剪发的事,但是这种直接政治干预的效果是不大也不好的,因为政治上的歧视、压迫反而会增强被歧视被压迫的人的反抗心理和民族意识,拉开民族之间的距离。从历史上看,历代王朝,甚至地方政权,都有一套对付民族关系的观念和政策。固然有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如北魏的鲜卑族,入主了汉族地区后奖励和甚至闹行政手段命令他门自己的民族和汉族同化,但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王朝是力求压低汉族的地位和保持其民族的特点。结果都显然和他们的愿望相反。政治的优势并不就是民族在社会上和经济上的优势。满族是最近也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二,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一,但是从民族这方面说,汉族在整个过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国家分裂时期也总是民族间进行杂居、混合和融化的时期,不断给汉族以新的血液而壮大起来。
如果要寻找一个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汉族的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看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平原,落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里,迟早就会服服贴贴地主动地融入汉族之中。
重复提一下,现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是汉人不习惯的高原和看不上眼的草原、山沟和干旱地区,以及一时达不到的遥远的地方,也就是“以农为本”的汉族不能发挥他们优势的地区。这些地区只要汉族停留在农业时代对他们是不发生吸引力的。在农业上具备发展机会的地方,汉族几乎大都占有了,甚至到后来还要去开垦那些不适宜农化的草原,以致破坏牧场,引起农牧矛盾和民族矛盾。这一切能不能作为农业经济是汉族得到壮大的主要条件的根据呢?看来正是汉族的两腿已深深地插入了泥土,当时代改变,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汉族要从泥土里拔出这两条腿也就显然十分吃力了。
5.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成员之间大小悬殊,汉族经过2000年的壮大,已经有9亿3667万人,是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但是其他55个成员人口总共6720万,其中还包括“未识别”的大约80万人,所以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其中超过100万人口的一共15个民族,最大的是壮族(1300万人),人数不到100万而超过50万人口的有3个民族,人数在5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10个,10万以下1万以上的有15个,1万以下5千以上的有1个,5千以下的有7个,其中在2千人以下的有3个,人数最少的是赫哲族(1489人)。高山族因缺乏台湾部分的统计,没有列入计算。
各民族人口从1964年普查到1982年普查均有增长,少数民族总人口增长68.42%,平均年增长率2.9%,高于汉族(分别为43.82%及2.0%)。增长最多的是土家族,18年中增长4.4倍。这很明显,并不是出于自然增长,而是由于在这几十年中大批以前报作汉族的改报了土家族。这种情形,在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发生。汉族原是有许多非汉民族融合进来的。如果推溯其祖先所属的民族来规定自己的民族,那就可以有大量人口从汉族中划出去。当然问题是在怎样来规定“所属民族”的标准了。
同样的难题出现在所谓“未识别”的民族,意思是这些人的民族成分还不明确。这类人总数约有80万。其中包据两类,一类是不能确定是汉人或不是汉人;一类是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没有确定。这种辨别工作我们称为“民族识别”。这并不是指个人而言,而是指:一些集团自称不是汉族,但是历史资料证明是早期移入偏僻地区的汉人,但因种种原因不愿归入汉族。又有一些集团是从某些非汉族中分裂出来,不愿接受原来民族的名称。这些人就归入“未识别民族”的总类里。这说明,民族并不是长期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而是在历史过程中经常有变动的民族实体。在这里我不能从理论上多加发挥了。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比如在新石器时朝在黄河中下游都有不同的文化区,这些文化区逐步融合出现汉族的前身华夏的初级统一体,当时长城外牧区还是一个以匈奴为主的统一体和华夏及后来的汉族相对峙。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证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汉族形成了特大的核心,但还是主要聚居在平原和盆地等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同时,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各非汉民族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的网络,把东亚这一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个实体的格局是包含着多元的统一体。所以中华民族还包含着50多个民族。虽则中华民族和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都称为“民族”,但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而且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这就提供了民族学研究者富有吸引力的研究对象和课题。
十二、瞻望前途
放眼未来,中华民族的格局会不会变?它的内涵会不会变?这些问题只能作猜测性的推想。
首先应当指出,中华民族在进入21世纪以前已产生了两个重大的质变。第一,过去几千年来的民族不平等的关系已经不仅在法律上予以否定,而且事实上也
3.从语言上说,只有个别民族,如回族,已经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外,少数民族可以说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如满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满语通话的已经很少,认得满文的普通老百姓则更少了,他们都用汉语汉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杰出的,有我在上面提到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和文学家老舍。还有些民族自称有自己民族语言,但经研究原属已经使用汉语方言,加畲族。有自己语言的民族中有10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但群众里用文字的则只有几个民族,如藏文、蒙文、维文、傣文、朝鲜文等,有些虽有文字,但识字的人很少。少数民族中和汉人接触多的大多已学会汉语。我50年代初到广西和贵州访问少数民族时,当地各族的男子大多能和我用当地汉语方言通话。但是他们和同族的人通话时则用自己的语言。
80年代我去内蒙古访问,就遇到有不会汉语的蒙族,也有不会蒙语只会汉语的蒙族。在不同少数民族间通话的媒介也多种多样,有以汉语交谈,有各用自己语言交谈,也有用对方的语言交谈,也有用当地通用的某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交谈。这方面还缺乏具体的调查。但一般来说,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解放后,人民政府的政策是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并列入宪法。
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是复杂的。看来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虽则政治的原因也不应当忽视。即在几十年前的民国时代,在贵州还发生强迫苗族改装剪发的事,但是这种直接政治干预的效果是不大也不好的,因为政治上的歧视、压迫反而会增强被歧视被压迫的人的反抗心理和民族意识,拉开民族之间的距离。从历史上看,历代王朝,甚至地方政权,都有一套对付民族关系的观念和政策。固然有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如北魏的鲜卑族,入主了汉族地区后奖励和甚至闹行政手段命令他门自己的民族和汉族同化,但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王朝是力求压低汉族的地位和保持其民族的特点。结果都显然和他们的愿望相反。政治的优势并不就是民族在社会上和经济上的优势。满族是最近也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二,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一,但是从民族这方面说,汉族在整个过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国家分裂时期也总是民族间进行杂居、混合和融化的时期,不断给汉族以新的血液而壮大起来。
如果要寻找一个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汉族的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看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平原,落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里,迟早就会服服贴贴地主动地融入汉族之中。
重复提一下,现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是汉人不习惯的高原和看不上眼的草原、山沟和干旱地区,以及一时达不到的遥远的地方,也就是“以农为本”的汉族不能发挥他们优势的地区。这些地区只要汉族停留在农业时代对他们是不发生吸引力的。在农业上具备发展机会的地方,汉族几乎大都占有了,甚至到后来还要去开垦那些不适宜农化的草原,以致破坏牧场,引起农牧矛盾和民族矛盾。这一切能不能作为农业经济是汉族得到壮大的主要条件的根据呢?看来正是汉族的两腿已深深地插入了泥土,当时代改变,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汉族要从泥土里拔出这两条腿也就显然十分吃力了。
5.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成员之间大小悬殊,汉族经过2000年的壮大,已经有9亿3667万人,是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但是其他55个成员人口总共6720万,其中还包括“未识别”的大约80万人,所以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其中超过100万人口的一共15个民族,最大的是壮族(1300万人),人数不到100万而超过50万人口的有3个民族,人数在5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10个,10万以下1万以上的有15个,1万以下5千以上的有1个,5千以下的有7个,其中在2千人以下的有3个,人数最少的是赫哲族(1489人)。高山族因缺乏台湾部分的统计,没有列入计算。
各民族人口从1964年普查到1982年普查均有增长,少数民族总人口增长68.42%,平均年增长率2.9%,高于汉族(分别为43.82%及2.0%)。增长最多的是土家族,18年中增长4.4倍。这很明显,并不是出于自然增长,而是由于在这几十年中大批以前报作汉族的改报了土家族。这种情形,在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发生。汉族原是有许多非汉民族融合进来的。如果推溯其祖先所属的民族来规定自己的民族,那就可以有大量人口从汉族中划出去。当然问题是在怎样来规定“所属民族”的标准了。
同样的难题出现在所谓“未识别”的民族,意思是这些人的民族成分还不明确。这类人总数约有80万。其中包据两类,一类是不能确定是汉人或不是汉人;一类是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没有确定。这种辨别工作我们称为“民族识别”。这并不是指个人而言,而是指:一些集团自称不是汉族,但是历史资料证明是早期移入偏僻地区的汉人,但因种种原因不愿归入汉族。又有一些集团是从某些非汉族中分裂出来,不愿接受原来民族的名称。这些人就归入“未识别民族”的总类里。这说明,民族并不是长期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而是在历史过程中经常有变动的民族实体。在这里我不能从理论上多加发挥了。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比如在新石器时朝在黄河中下游都有不同的文化区,这些文化区逐步融合出现汉族的前身华夏的初级统一体,当时长城外牧区还是一个以匈奴为主的统一体和华夏及后来的汉族相对峙。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证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汉族形成了特大的核心,但还是主要聚居在平原和盆地等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同时,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各非汉民族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的网络,把东亚这一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个实体的格局是包含着多元的统一体。所以中华民族还包含着50多个民族。虽则中华民族和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都称为“民族”,但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而且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这就提供了民族学研究者富有吸引力的研究对象和课题。
十二、瞻望前途
放眼未来,中华民族的格局会不会变?它的内涵会不会变?这些问题只能作猜测性的推想。
首先应当指出,中华民族在进入21世纪以前已产生了两个重大的质变。第一,过去几千年来的民族不平等的关系已经不仅在法律上予以否定,而且事实上也
上一篇: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下一篇: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