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抗战时期西南城市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再次,大量工矿企业和文化教育团体的迁入,促进了西南经济的发展和文教事业的繁荣,为西南市民生活习俗的变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精神准备。全面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日军的破坏与利用,沦陷区的大批工矿企业、商业行业和文教部门转移到川、湘、黔、滇等内地,推动了西南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扩大了西南城市民众接受外来信息的空间,使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而战时迅速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则极大提高了广大西南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为他们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提供了条件。这批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领导西南生活习俗变革的先锋。

  二

  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在广大移民的示范影响下,西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正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尤其突出地集中在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为代表的城市中,构成了市民生活的新景象。

  第一,衣食住行的变化:民国前期,西南各地因交通不便,对于京沪流行的新装,很少接触,其服饰仍基本沿袭清俗。常见服饰的内容穿短褂,外着右襟长衫,下为长裤,四季以蓝色、青色和灰色最为常见。夏天穿短单衣、长裤或长单衣,内衬短褂,冬天则穿棉袄、棉裤。至于礼服,内穿长袍四面开岔,俗称“开岔袍子”,项围高领,领在衣外,再柬一根腰带,外着短套,习称“马褂”,多用绸缎制成。未婚女青年则蓄长辫,红绳扎结。已婚妇女挽发髻,饰以金、银、玉、象牙制品。牛骨或木制的帕针、簪子、再系耳坠、手戴玉镯。重庆、成都两地还沿袭以白布缠头的打扮,“成都市内,大街小巷,往往见有男女老幼各色人等,头缠白布而行”五四以后,受外来风潮影响,知识青年中普遍开始剪长辫、蓄短发,戴“西洋帽”,着中山装,但为数不多,女知识青年剪去长辫,改为齐耳短发,妇女挽发髻的也逐渐稀少。抗战时期,民风日开,外来移民(尤其是“下江人”)带来了新的服饰装扮,既美丽又方便,因此,西南民众在服饰打扮上喜欢仿效“下江人”,男子蓄长辫,穿长袍者渐少,留“东洋头”,着淡灰色布料中山服者日多,冬季穿牛皮西装者甚多,博士帽也随之流行。城镇妇女穿旗袍、戴戒指、束金圈玉镯、长袜皮鞋、短发戴帽,并饰口红、香脂、烫头。妇女的袜子普遍是针织棉、纱丝袜,从中统到长统跳舞袜子。女工的鞋子从圆口,提篼布鞋、绣花缎鞋到平底、中跟、高跟皮鞋。此外,各种奇装异服、时髦妆扮,也不时出现在西南各城市的街头。“一到夏季,贵阳南明河畔,每当正午便有香港式水中小姐出现,美丽的泳装,丰满的肌肉,健壮的大腿……极富神秘的诱惑力”。‘日来天气渐暖,太太小姐们的春装夏服,有如五月的山花,斗奇争妍,缤纷道上,使我们想起后方社会的风气,的确与紧张的战时生活不相符”。总之,当时西南的几大城市,人们的服饰装扮日益时髦新潮,正如当时的文章所说的那样:“摩登的女郎还是为绸缎店增加生意,涂脂抹粉,衣饰人时,挟着洋装的男友,或是握着手杖的绅士,懒洋洋的走在街边,左顾右盼,离开商店,走进电影院”。这些,已成为西南各城市的生动写照了。

  而抗战时期西南几个城市饮食习俗最大的变化,就是各地风味源源涌人西南,打破了西南战前较为单一的饮食风味,西南人广纳各地风味,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当时,全国各地的名厨大批迁往西南各城市,广东的冠生园、大三元,苏州的陆稿荐,江浙的状元楼,湖北的四象村等外地人经营的餐馆纷纷开张,饮食味别异常丰富。即使是在较为偏僻的贵阳,各种风味的餐馆也鳞次栉比,滇菜的缘鹤村、广菜的岭南楼、珠江酒家、南华酒家、广东酒家,川菜的豆花村、会仙楼,北菜的天津饭馆、北味村,黔味的中和天、天顺园等,应有尽有。此外,西餐馆、咖啡厅也大举进人西南,西餐业在这些城市的影响日益扩大。以重庆为例,抗战初期,重庆仅有西餐馆5家,到1943年,增加到30多家,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常到这里会客消闲,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髦之举。而对外来风味的吸收乃至西式糕点、餐饮的喜爱,也已成为抗战时期西南几大城市饮食习惯的一个特色。

  与服饰、饮食相比,抗战时期西南民众在居住和交通上的变化相对要小一些。从民国以来,西南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一楼一底,西式楼房比较少。抗战时期随着许多达宫贵人的西迁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兴建西式楼房的热潮,大量四、五层的楼房建起来。“在马路两旁的商店,表面上都是三四层洋房,到了晚间,霓虹灯光照得走路人的眼光发花” (昆明)两旁的建筑相当的现代化,人夜霓虹灯照耀着,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着各种音乐歌唱。这一切的声色以形成昆明为西南边疆的大都会,当无愧色”“(贵阳)大街上的房屋,许多都是骑楼,如香港及汕头各地所见的,下雨时,不带雨伞,行走很便利。在一般的市房中,也夹杂着五六层的大楼,路上的行人是很拥挤的,尤其是夜晚,街上电灯通明的时候,人更是热闹。因为防空,全市的房屋多半都己涂成了黑色。”

  以交通而言,抗战以前,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几个城市的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主要交通工具有滑竿(四川)、人力车、板车、马车等。抗战以来,汽车大量增加,方便市民的社会交往。重庆、成都等地除出现许多私人汽车外,还相继开办和发展了公共汽车行业,1944年成都、重庆还准备建设缆车等新的交通工具,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南儿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以重庆为例,战时市区乘客每日约4万余人,星期假日可达5万余人.以车代步,以车代轿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