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文化的现实反思(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三
消费文化的产生及发展,一方面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改变了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有着其内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5]这种消费需求是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的。消费到一定程度会象鸦片一样上瘾的,每一件奢侈品很快就变成必需品,并且又要发现一个新的奢侈品。可见,对物质精益求精和永无餍足的渴求,在怂恿人们过量消费而造成永不满足感的同时,必然导致自然资源超前消耗,人们生存环境恶化,居住家园污染加剧的现象;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话语鼓励了非理性攀比的疯狂消费观,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幸福观和价值观,更造成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恶化。
首先,从人文的角度看:消费主义造成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使人生存取向的多维性渐被物化为单一的占有与消耗。消费文化把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唯一价值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表现于自我的消费与享受之中,否定人的精神向度的价值,从而,人就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自身的道德信仰(或者说,这时的信仰仅体现在消费与占有上),也丧失了人自身对创造性的渴望及对体现自身能动性发展的追求;人性沦落于物性,造成了消费拜物教的观念,造成了人与物之合理关系的异化,导致社会生活与道德秩序的严重扭曲。这正如鲍德里亚所揭示的“……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被物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6]就是说,社会事实上成为“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物的占有与消费成为衡量人们地位与生存意义的准则。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空虚无聊、生活无意义,在消费浮华的外表下掩盖不了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消费文化倡导市场原则为,以推动大众消费为目的,多元化的大众的需求被商业的利润法则引导,这样,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商业和消费的共谋中渐渐地趋向同一层面,以便适应消费时代生产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的要求,促使更大的消费,产生更多的利润。
其次,从社会公平角度看,消费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公平一词,从静态看是指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从动态看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即代际公平。而消费文化一方面为代际消费不公辩护,不会顾及迅速耗竭的资源和加剧的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当代人提前消耗了本应该属于后代人消耗的资源,这就是代际不公。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也导致代内消费不公。代内消费不公包括穷人与富人之间消费不公、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消费不公。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所用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仅占世界人口26%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消耗了世界75%的物质材料和80%的能源,人均消耗能源和物质材料分别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和50倍;美国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5%,每年却消耗全世界开发资源的34%,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国那样消费,整个地球将不堪重负,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将在40年内被消耗殆尽。
再次,从环境的角度看:消费文化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如巴里·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指出:工业社会受消费驱动的生活方式比起人口规模来更是环境破坏的根源。而《简明牛津词典》对“消费”的经典定义也明确地指出:“消费”的现实指向,“摧毁或毁掉;浪费或滥用;用光,用尽”。显然,消费主义大量消费,大量生产的经济模式或是建立在人类的无知上,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假设之上;但是,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已明确地告诉我们:地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现代经济学主张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激起的人类欲望显然超越了地球生态圈所能承受的限度,而大量废弃物所造成的垃圾过剩也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实际上,我们现代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枯竭和废弃物过剩就是直接由这种经济模式造成的。此外,人类滥砍滥伐、过度垦牧、盲目开采等等,导致水土流失、江河淤塞、土地沙化,都在破坏着人类不可重复的文明成果。
总之,在当代社会,消费文化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不仅意味着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公,而且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转变消费理念。抛弃无限度的物质性的消费文化伦理。形成兼顾人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以及同代人之间需要的适度性的消费伦理。培育和弘扬以节欲主义为基石的现代消费伦理,走出消费主义的伦理陷阱,克服高消费和盲目消费、畸形消费的诸种弊端,使消费真正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完善。把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绿色消费和环保消费,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保持在理性所许可的范围之内。树立科学消费和人本消费的观念,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幸福为目标,抵御炫耀性消费和伤风败俗式的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下一篇:简析吴文化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