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吴文化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基于这一考虑,苏州大力加强吴文化的建设。新世纪之初,苏州古典园林成功申遗,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独墅湖高等教育园区初见成效,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港大思培学院、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生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四川大学苏州研究生院纷纷进驻,国际教育园区建设基本到位,这些都是苏州文化史上的大事。2007年,苏州文化建设更是盛事连连,先有中国刺绣博物馆、园区科文中心竣工,后有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国电影节(金鸡奖)、第八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山花奖)、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梅花奖)等国际、国家级文化活动的举办,太湖文化论坛也宣告成立。其中,中国电影节(金鸡奖)、太湖文化论坛将永驻苏州。一句话,苏州已经进入了“文化苏州”的时代。
  基于这一考虑,在“文化苏州”的基础上,苏州还总结改革开放的苏州之路和苏州实践,更进一步凝炼出“苏州精神”。“苏州精神”是个大的范畴,它包括“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精神,“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精神,“融古铸今”的平江精神,“厚德、尚文、敏行”的沧浪精神,“精致卓越、和合昌明”的金阊精神,“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高新区精神,“传承千年文明、开创时代风范、建设和谐吴中”的吴中精神,“相融和谐、众志成城”的相城精神,“争先、开放、和谐、人文”的常熟精神,“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太仓精神,“吴风越韵、精致致远”的吴江精神等。在此之中,“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也可单独称为“苏州精神”。
  “文化苏州”、“苏州精神”是吴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成果和主在表现。它成为未来苏州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对未来苏州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
  无论是文化还是精神,其核心都在于价值——体现价值、追求价值和创造价值。吴文化既奠定苏州精神的文化生态,模塑苏州精神的个性特征,又充分展示着苏州精神的价值功能。
  首先,吴文化的价值功能在于追求发展。由吴文化展示出来的苏州精神,发展是其第一位的价值蕴涵和首要功能。发展是事物不断进步的过程及其结果,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心须高扬发展的旗帜,围绕发展的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一切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必须以文化作为底蕴和价值支撑。如果说:“发展是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那么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天职就在于促进并实现真正的、科学的发展。
  其次,吴文化的价值功能在于追求和谐。现代苏州精神也是一种崇尚和谐与追求和谐的精神。和谐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呈现出的一种比较良性的、建设性平衡的状态。和谐是动态的。和谐并非没有矛盾。只有着力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和谐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和谐推动发展,发展促进和谐,没有和谐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可能出现和谐。
  再次,吴文化的价值功能在于勇于争先,追求先进。彰显吴文化这一价值功能的苏州精神体现了敢于争先、不断进取的精神内容。先,相对于后而言。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先进就是优势,先进才有主动,而落后必然被动,落后就要挨打。敢不敢于争先,善不善于争先,能不能够争先,反映出来的首先是一种心态和精神。当然,追求和保持先进是一个艰苦而辉煌的过程,它需要汗水更需要智慧,它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它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作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大的牺牲,当然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成功。苏州精神源于苏州之路,而苏州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呢!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苏州之路中,我们看到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亲商、安商、富商”的园区经验。所有这些,都是奋勇争先的生动写照。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是吴文化的固有蕴涵,它在我们今天这一新的时代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苏州选择“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作为自己的城市精神,一方面表明苏州对吴文化优秀传统的坚定传承,另一方面表明苏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取向。我们坚信,苏州将创造一种新生态的吴文化,苏州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