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选择性地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类别,提炼“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张卫民,2005)。(3)加强“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实“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遗产资源的文化特征等;其次,将当地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个体或群体聘为学校特邀体育教师,对教师进行最原真化的培训;再次,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传承功能(张卫民、董文伟,2006)。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但世界各国就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已经达成共识。
  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人工再造和破坏后不可逆转的特性,学校体育课程应该积极为国家提供“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信息。面对“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多种类学科内容的特点,学校体育应树立起人本化的文化尺度,加快跨学科的协作实践,打破单一文本式、学校式的学术模式,走进“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进行考察。深入民间收集、整理,积极参与到“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中去,尊重“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的大众自发及自主性的文化个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尹国有,2004)。
  
  [参考文献]
  [1]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 (12) :19-21.
  [2]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 26,(8):66-70.
  [3]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 :57-59.
  [4]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 22(4) :30-32.
  [5]尹国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本土文化认知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7):1-4.
  [6]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J].民族艺术研究,2005,(5):75-78.
  [7]张卫民,董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装饰,2006, (11) :20-21.
  [8]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 (4) :4-5.
  [9]周平,彭文群.摆手舞在21世纪全民健身中的价值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22(5) :124-12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