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逐的边缘话语——解读建国初期文坛有关同人刊物的言说(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在《三十万言书》(《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中,胡风对现存的所谓「国家刊物」、「领导刊物」、「机关刊物」以及全国各大区刊物提出了严厉批评,建议有领导地予以取消,同时解散中央和大区各级行政管理的创作机构。他认为,这些刊物的编辑和审阅工作,大多数是由没有经验而且政治和艺术水准不高的青年和被「培养」出来的「文艺干部」进行的,作家们成了由编辑部裁决的物件,造成了普遍的不满。因为这些期刊「都是独占性的」,拥有垄断的地位,它们不可能鼓励进行真正的作品竞赛,「反而成了一呼百诺的压死了思想斗争的局面」,「成了主观主义或机械论的基本阵地,形成了一堵『铜墙铁壁』」。胡风主张重建新的传播话语空间,创刊若干个群众性质的会员刊物,每一个刊物都是「一个劳动合作单位,绝对排斥任何行政性质(包括服从多数)的工作方式」。从一种开放性的立场出发,他强调「以保证创作条件,推动创作实践为中心环节」9,推动刊物良性发展,编辑工作岗位不能限制发表自由,刊物主编与主编之间可以商谈交换或介绍稿件。他还建议,为了「保证创作实践能在更广泛的思想斗争的基础上争取发展」,「应建立几个公私合营的出版社」,容纳「可以出版但水准不高或审稿人把握不定的作品」10。胡风提出的发表原则,实际上超越了狭隘的话语立场,体现出一种相容并包的精神。

  胡风从创作的规律出发,试图对当时文学单纯政治化的走向进行纠偏。他提出「在三年之内逐渐废除供给制和薪金制,作家达到以劳动报酬自给,刊物达到企业化或半企业化」。他建议,「党对于任何作家都不予以凭『资格』保证作品的权利」11;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得加『编者按』,给群众以先入之见」,「绝对禁止匿名批评、适合于自己企图的『读者中来』、甚至伪造的『读者来信』」12。胡风的这些建议,都有其具体的针对性。如建国初期对萧也牧创作倾向的批判,《文艺报》主编冯雪峰化名读者李定中,在《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5期发表《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一文,指斥《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等小说是「一种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加的「编者按」则肯定读者李定中的来信,尖锐地指出了萧也牧创作倾向的「危险性」。胡风对类似这种由刊物作出的「定性」很反感,他认为事情的是非曲直只有在讨论中才能逐渐明晰,而刊物应该采取一种「中间」立场,而不是成为权力话语的传声筒。

  胡风的文艺思想和编辑思想,在当时被判决为「反马克思主义」。胡风提出的有关同人刊物的建议,被视为是要取消党对于文艺运动统一领导的原则,使文艺运动成为四分五裂的宗派活动。从出版文化的角度看,胡风在解放后的悲惨结局沉重地反映了同人刊物在当代中国的命运。据牛汉回忆,邵荃麟在1954年中国作家协会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说,解放后的刊物,没有一个超过《七月》、《希望》的,而邵荃麟是从《希望》创刊后就一直对胡风进行严厉批判的文艺理论家13。

 



  清理「胡风反革命集团」以后,理论家、作家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关同人刊物的言说不可能进入公众领域讨论。政治权利对精神文化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此起彼伏的斗争、批判浪潮,构成了一种深刻不安的舆论环境,文学创作、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等等,很难毫无顾忌地自由进行。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份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所作的主题报告中强调了知识份子的进步性和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接著,毛泽东又提出了「双百」方针,鼓励文人学者进行鸣放。随后,文艺界领导部门鉴于文学刊物和文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全国性的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如何贯彻「双百」方针,以利于提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自由竞争。「会上周扬讲话中讲不要怕片面性,他说,你一个片面,我一个片面,加起来不就全面了么(毛泽东在后来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反复批评了这个观点)。同时,周扬提出可以考虑允许办同仁刊物,他这个讲话影响很大,后来文艺界不少人准备办同仁刊物。」14中国作协则紧锣密鼓地开展整风鸣放会,刚调任作协党组书记的邵荃麟(原由周扬兼),废寝忘食地工作,主持各类会议,到各有关单位、刊物编辑部谈话。作协的整风很活跃,提出了不少理论问题和工作中的问题,其中包括办同人刊物,不赞成全都是机关刊物。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气象中,一些知识份子在不同场合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关同人刊物的言说也浮出历史地表,同人刊物被认为是打破权力话语的束缚,催生文学、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载体。不难理解,胡风当年的声音在大鸣放中产生了「回响」,边缘话语成为昙花一现的亮点。

  195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鸣放中最为活跃的法律系四年级女学生林希翎(原名程海果)来到北京大学,参加师生集会。她发表长篇演讲,胡风问题成了主要内容之一。她说:「我过去写过文章批判胡风,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很可耻。……胡风的意见书基本上是正确的,胡风提出要办同人杂志,现在看来很正确。他批评庸俗社会学,要动摇机械论的统治是对的,因为现在的文艺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很严重。……党现在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胡风所提的基本一致。」15林希翎的演讲在北京高校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她成了新闻人物。反「右」斗争开始后,林希翎即被《中国青年报》称之为「她的右派言论在一个时期内在全国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十分盛行」,媒体对她的「反动言行」作了「强有力的回击」16。

  与林希翎的「鸣放」类似,舒芜在1957年5月26日《文艺报》发表的《关于改进文学刊物现状的一个建议》中,他建议允许办同人刊物、同人出版社。从一种理想的文化生态出发,他说:「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让全国文学刊物合成一个『百花园』,而有些刊物每一个只是一种花。这样,才能期望『一个刊物办得好,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才能使各个刊物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互相竞赛,共酿春荣。」针对当时文学期刊面貌雷同、定位模式化的现象,他提出要打造有自我个性的期刊,「这种刊物体现『百花齐放』,就是有意识地只放某一种花,有意识地只提倡某一文学流派,不合于刊物宗旨的作品,就是不登。」基于共同的文化信念,「这种刊物的编辑部,必然就是由同一流派的作者自愿结合而成,一身二任,自无矛盾。」他希望同人刊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辐射力,能够在探索中逐步壮大出版力量,「这种刊物当然是同人性的,倘有条件,不妨同时兴办小规模的同人出版合作社。起初可以只出一个刊物,以后慢慢扩大,也出书。可以同人集资,也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定期偿还。这种同人性的出版合作社的好处,与同人性刊物略同。」这和胡风在《三十万言书》中提出的建议毫无二致。舒芜被打成了右派。提倡同人刊物,攻击文艺界党的领导等罪名罗织其身。这个「胡风余孽」,还是未能躲开政治风浪的冲击,和一些胡风分子一样,踏上通往劳动改造的曲折道路17。

  办同人刊物真的是要脱离党的领导吗?非也。在一个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环境里,各种刊物应该多元并进、交融互补,满足文学、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同人刊物虽然可能囿于门户之见,排斥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形成「小集团」,但它作为期刊百花园中的一种,自有其存在价值。当年在《文艺报》编辑部的敏泽回忆说,他们也曾有过办同人刊物想法,而这种想法是在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文艺界领导也一再公开提倡可以办同人刊物的情况下萌发的。他们试图提倡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好地尊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