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迪反思中国的人文主义运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是中国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优势。梅光迪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学衡》的使命
梅光迪自己视他和《学衡》同人是另类,是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思考的,有能力对中国人的生活中发生剧变进行合理解释的知识份子,是中国西化运动中的理性之翼。和美国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中国的人文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也是大学里的学者。他们的学术阵地主要是1922年1月创办的《学衡》杂志(1922年1月──1933年7月),和相应的三个报刊: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吴宓主编,1928年1月2日──1934年1月1日)、南京的《史地学报》(柳诒征主编,1921年11月──1926年10月)、《国风》(柳诒征、张其昀、缪凤林、倪尚达编辑,1932年9月1日──1936年12月)。
在《学衡》的同人看来,捍卫中国知识界的伟大传统,维护它的声誉,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衡》神圣的历史使命。面对文化激进主义的强大走势和猛烈的批判炮火,他们并非对自身民族传统中的问题熟视无睹,他们更愿意承认中国的文化传统在经过长期的与世隔绝之后,已经陷入狭隘的自我满足、固步自封中,因此在比较和竞争中缺乏优势。所以,它必须要得到丰富、补充,在退化的情况下,还必须得到修正。而不是彻底毁灭它。《学衡》同人坚信目前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加以重新审视,为现代中国重塑平衡、稳定的心态。这样才是真正的文艺复兴的基础和可能。有了这个文化本位,才会有批判性的接受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的必要条件。《学衡》杂志的特别之处更在于它以各种方式告示国人,建立一个新中国唯一坚实的基础就是民族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其立场集中表现在哲学、政治和教育上的理想主义及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梅光迪明确指出,《学衡》的「立足点是儒家学说」13。这和胡适等新文化的激进派要「打孔家店」的行为是公然的敌对。
作为文人的中国人文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美国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们十分注重道德基础和文学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成了中国文学古典派的拥护者,强烈地反对胡适等「文学革命」者所推崇的偏激思想和倾向。同时,梅光迪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是很小的。但他借用并认同《学衡》同人楼光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的基本估价,即《学衡》「批判了地方主义运动的泛滥及沽名钓誉之人恶行猖獗,为道德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补充和纠错的作用」14。
梅光迪坚信,中国文化真正的活力,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这如同他在纪念刘伯明的文章《九年后的回忆》一文中所持的观点那样,只是面对现实,他又多了几分感伤。
现实的取向
梅光迪的教学生涯主要是在东南大学、哈佛大学和浙江大学。其中,在哈佛大学是主讲汉语。在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是讲西洋文学。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主要体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上。为东南大学的西洋文学系(由他创办,并任主任)和浙江大学的外文系(任文学院院长),他付出最多。他的同事张君川回忆说:「梅先生自己学贯中西,也要求学生在努力研究西方文学外,不能忘记祖国丰富文学。他与吴宓老师素来提倡比较文学。如吴宓师在清华开有中西诗之比较一课,梅先生讲课常中西对比,不只使学生加深理解,实开比较文学之先声。」15
梅光迪由反对白话文,到「降格」16偶尔写白话文,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因为中小学生教育都改用白话文了。为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不能不写白话文。「他与自己的女儿通信时,总是用生动的白话文来表达自己的父女之情」17。
已为人父,且在美国受过教育的梅光迪,是孩子教育的实际状况改变了自己自己对白话文的态度。白话文进入教育系统和孩子们轻松学习所带来的喜悦,胡适在给朋友的信中有明确的表示。他说:「我看着长子读《儿童周刊》和《小朋友》(给小孩看的故事书),我不能不感到一种快慰。毕竟我们用口语来代替文言死文字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至少已经成功的使千千万万下一代的孩子能活得轻松一些。」18梅光迪看到自己的孩子利用白话文的工具轻松的学习,一定和胡适有同样的喜悦。
梅光迪到浙江大学后,「经竺可桢校长的同意,继续发扬学衡精神」19。规定大学一年级学生必修古文一年。从上古到明清,以顺序选读。文学院、师范学院的学生,还必须学一年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同时,大学一年级还要必修一年英文,文学院、师范学院的学生则要修两年英文。只有这样,才可能融通中西之学。
注释
1 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 《梅光迪文录》,页236。
3 《梅光迪文录》,页225。
4 《梅光迪文录》,页236。
5 马修·阿诺德着、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页14。
6 《梅光迪文录》,页229。
7 《梅光迪文录》,页253。
8 《梅光迪文录》,页218。
9 《梅光迪文录》,页242。
10 《梅光迪文录》,页215。
11 《梅光迪文录》,页221。
12 《梅光迪文录》,页221。
13 《梅光迪文录》,页224。
14 《梅光迪文录》,页226。
15 张君川:〈梅光迪院长在浙大〉,载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页362。
16 沈卫威着:《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页146。
17 杨竹亭:〈梅光迪──文采飞扬启后学〉,载胡健雄主编:《浙大逸事》(辽海出版社,1998),页46。
18 周质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页149。
19 胡健雄主编:《浙大逸事》(辽海出版社,1998),页46。
《学衡》的使命
梅光迪自己视他和《学衡》同人是另类,是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思考的,有能力对中国人的生活中发生剧变进行合理解释的知识份子,是中国西化运动中的理性之翼。和美国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中国的人文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也是大学里的学者。他们的学术阵地主要是1922年1月创办的《学衡》杂志(1922年1月──1933年7月),和相应的三个报刊: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吴宓主编,1928年1月2日──1934年1月1日)、南京的《史地学报》(柳诒征主编,1921年11月──1926年10月)、《国风》(柳诒征、张其昀、缪凤林、倪尚达编辑,1932年9月1日──1936年12月)。
在《学衡》的同人看来,捍卫中国知识界的伟大传统,维护它的声誉,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衡》神圣的历史使命。面对文化激进主义的强大走势和猛烈的批判炮火,他们并非对自身民族传统中的问题熟视无睹,他们更愿意承认中国的文化传统在经过长期的与世隔绝之后,已经陷入狭隘的自我满足、固步自封中,因此在比较和竞争中缺乏优势。所以,它必须要得到丰富、补充,在退化的情况下,还必须得到修正。而不是彻底毁灭它。《学衡》同人坚信目前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加以重新审视,为现代中国重塑平衡、稳定的心态。这样才是真正的文艺复兴的基础和可能。有了这个文化本位,才会有批判性的接受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的必要条件。《学衡》杂志的特别之处更在于它以各种方式告示国人,建立一个新中国唯一坚实的基础就是民族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其立场集中表现在哲学、政治和教育上的理想主义及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梅光迪明确指出,《学衡》的「立足点是儒家学说」13。这和胡适等新文化的激进派要「打孔家店」的行为是公然的敌对。
作为文人的中国人文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美国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们十分注重道德基础和文学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成了中国文学古典派的拥护者,强烈地反对胡适等「文学革命」者所推崇的偏激思想和倾向。同时,梅光迪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是很小的。但他借用并认同《学衡》同人楼光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的基本估价,即《学衡》「批判了地方主义运动的泛滥及沽名钓誉之人恶行猖獗,为道德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补充和纠错的作用」14。
梅光迪坚信,中国文化真正的活力,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这如同他在纪念刘伯明的文章《九年后的回忆》一文中所持的观点那样,只是面对现实,他又多了几分感伤。
现实的取向
梅光迪的教学生涯主要是在东南大学、哈佛大学和浙江大学。其中,在哈佛大学是主讲汉语。在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是讲西洋文学。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主要体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上。为东南大学的西洋文学系(由他创办,并任主任)和浙江大学的外文系(任文学院院长),他付出最多。他的同事张君川回忆说:「梅先生自己学贯中西,也要求学生在努力研究西方文学外,不能忘记祖国丰富文学。他与吴宓老师素来提倡比较文学。如吴宓师在清华开有中西诗之比较一课,梅先生讲课常中西对比,不只使学生加深理解,实开比较文学之先声。」15
梅光迪由反对白话文,到「降格」16偶尔写白话文,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因为中小学生教育都改用白话文了。为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不能不写白话文。「他与自己的女儿通信时,总是用生动的白话文来表达自己的父女之情」17。
已为人父,且在美国受过教育的梅光迪,是孩子教育的实际状况改变了自己自己对白话文的态度。白话文进入教育系统和孩子们轻松学习所带来的喜悦,胡适在给朋友的信中有明确的表示。他说:「我看着长子读《儿童周刊》和《小朋友》(给小孩看的故事书),我不能不感到一种快慰。毕竟我们用口语来代替文言死文字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至少已经成功的使千千万万下一代的孩子能活得轻松一些。」18梅光迪看到自己的孩子利用白话文的工具轻松的学习,一定和胡适有同样的喜悦。
梅光迪到浙江大学后,「经竺可桢校长的同意,继续发扬学衡精神」19。规定大学一年级学生必修古文一年。从上古到明清,以顺序选读。文学院、师范学院的学生,还必须学一年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同时,大学一年级还要必修一年英文,文学院、师范学院的学生则要修两年英文。只有这样,才可能融通中西之学。
注释
1 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 《梅光迪文录》,页236。
3 《梅光迪文录》,页225。
4 《梅光迪文录》,页236。
5 马修·阿诺德着、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页14。
6 《梅光迪文录》,页229。
7 《梅光迪文录》,页253。
8 《梅光迪文录》,页218。
9 《梅光迪文录》,页242。
10 《梅光迪文录》,页215。
11 《梅光迪文录》,页221。
12 《梅光迪文录》,页221。
13 《梅光迪文录》,页224。
14 《梅光迪文录》,页226。
15 张君川:〈梅光迪院长在浙大〉,载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页362。
16 沈卫威着:《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页146。
17 杨竹亭:〈梅光迪──文采飞扬启后学〉,载胡健雄主编:《浙大逸事》(辽海出版社,1998),页46。
18 周质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页149。
19 胡健雄主编:《浙大逸事》(辽海出版社,1998),页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