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方人写给西方人看的书(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逻辑所运行的道路上行走,经过并分离(这是后话)。
3.语言的自觉
老师认为随着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语言问题也变换着不同的维度。近代以前哲学的主题是理性,理性决定语言,语言问题是logos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规定语言,语言是理解了的存在。后现代的主题是语言,语言规定思想和存在,而语言自身则无规定。
具体到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存在与语言的关系则是:用语言的方式理解存在。并且这种关系在海德格尔思想运行的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内涵。早期语言作为言说,敞开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是人生在世,语言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中期,语言作为创立揭示了历史的真理。美归结为诗意语言是真理的自行设立,它说出了历史性人类的家园,但语言自身却是未说出的。后期,语言作为道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道说的语言是诗人诗意语言的言说,是要死者在大地上的言说。这时的语言已在冲击着存在的边界,但还未摆脱存在,还没有达到语言自身。
因此,彭老师认为对海德格尔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语言的自觉”。所谓“语言的自觉”是说:其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区分。语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智慧。工具性的语言(日常语言,技术语言),如镜子,只是对事情的反映,而智慧语言则如同光芒,是对人的指引。其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智慧语言的指引。对语言的划界本是一种倾听的方式,正如康德对理性的划界是说明理性运用的正当权力同时也是限定条件一样。对语言的划界则是说明文本说出了什么,没有说出什么,并且是说出那要说的。因此,划界也是思想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必得要说那没有言说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解读文本作为划界不是对文本的分割解剖,而是文本的解放。
“语言的自觉”首先要把握“语言的结构”。“无之无化”对语言结构的阐述是极要紧的。这也相关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之一“语言的本性”。依据“无之无化”,语言的结构由言说、言说者、已被言说的、未被言说的和已劝说的构成,它们每一个都必须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经验。言说作为活动在对话或独白中实现自身,而唯有独白作为语言自身和自身唯一的孤独言说才相关语言的本性。人作为言说者属于言说,因为他必须倾听语言本性的道说。道说作为已被言说的区分与工具意义上的陈述,纯粹已被言说的是诗意语言。诗意语言作为道说是语言的保藏同时也遮蔽了那尚未言说的,尚未言说的并不分离与已被言说的,而是已然沉默于其中,并且更本源。“沉默”使说出成为可能,不道说使道说成为可能。已被言说的作为道说是对言说者的劝说和指引,已被劝说的作为语言的本性是人的规定,语言使人成为人。
4.存在的悖论
初次面对“无之无化”最让人头晕的莫过于通篇的悖论式表达了。单看序言就足够了,如存在即虚无,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言说即沉默……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否是表面的技巧或文字游戏?
悖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陌生。古希腊芝诺运动悖论硬说飞毛腿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随着描写运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的诞生,此悖论在数学上已不复存在。现代形式逻辑的悖论表现为数学危机也被分析哲学家和数学家们对陈述的逻辑层次进行细致的区分而得到缓和化解。康德二律背反是理性的悖论。通过对理性自身的区分和划界,康德指出理性悖论的产生是由于理性的运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对于如上帝、世界、灵魂这样的概念,理性可以思想(这种运思对于人的道德实践也是有好处的),但却不可指望此运思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知识,否则就必然导致悖论。黑格尔思辩意义上的矛盾也是可以经过概念自身的运行和自我否定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解。后现代德里达语言的悖论是文字符号(痕迹)的自由活动,称为“无底棋盘的游戏”。作为“痕迹悖论”是在场又不在场(天空没有脖翅的痕迹,可鸟儿却已飞过)。
“无之无化”所系统揭示的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悖论。正如作者在导论中阐释的,海德格尔的核心命题是“存在作为虚无”,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存在自身的悖论。这里不是存在和虚无,有和无的关系(这还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而是说存在就是虚无,有是无。
存在自身的悖论源于其本体论的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何以能存在?也就是在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根据的根据……,最后总是得到一最高的存在者(理性或上帝),而存在本身却被遗忘了。海德格尔则是在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中发现:存在是虚无,有是无。
接下来“无之无化”系统地揭示了存在即虚无悖论的不同形态及其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一是世界的悖论:“在世存在”即“于无存在”。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此在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可以通达存在本身,可以理解自身的存在。世界建基于虚无,于是此在便成为存在和虚无的游戏之所。此在的虚无敞开为三种方式:情态,意味着此在必然被抛于世,没有任何根据,但无根据即是根据;理解,是此在对自身可能性的理解,此在的可能性就是自身,没有任何目的,无目的即是目的;沉沦,此在不是此在而是常人,此在对自身的显现却是掩盖自身。情态、理解、沉沦统一于畏,畏是对存在自身的畏,对虚无的畏,畏无所畏。同时,烦敞开了世界的整体性即非整体性。在向着死亡存在时,此在的存在达到了其本源的规定,死亡是此在无可能的可能性即最高的可能性。此可能又被良心的呼唤即沉默所证明。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在于时间性中,时间性属于存在,非流逝而是绽出、生成。
二是历史的悖论:真理的去蔽即遮蔽。历史不是编年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是历史性,而最根本的历史性是存在的历史性,即存在作为虚无的命运。不再借助此在来理解存在,而是让存在的真理自行显现。存在是自身遮蔽的发生,存在的真理[4]“是为了自身遮蔽的村中空地”。林中空地是其根本性的喻象,既显现又遮蔽。林中空地作为无蔽和遮蔽可具体理解为让与让去、给予与反离、生成与剥夺。存在之让乃自由,一去蔽之地方所敞开的自由,因此让在场等同于让离席而去;让在此又规定为纯粹的给予,给予相关于本源的“有”,区分于“存在是”,如此理解的给予是反离。给予给予了自由,而自身却作为遮蔽和反离显现;纯粹的给予又说明为“生成”。[5]“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于显现者的在场、世界的创造和人的生产”。生成只是虚无。“生成生成自身,凭借于它剥夺自身”。
三是语言的悖论:“道的言说”即是“道的沉默”。海德格尔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而是自身言说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纯粹语言言说为“宁静的排解”。[6]“道说道说出,凭借于它使宁静。宁静使宁静,凭借于它鸣奏……宁静的排钟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道说作为语言的本性首先获得其语言性的规定性,即“宁静的排钟”,显现为不道说之道说;其次,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作为指示思考为保持遥远和走向亲近;最后,道说是历史性命运的反离即派送。道说作为本己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历史性语言作为命运已派送给人。通过道说的运行,命运敞开于天、地、神、人的鸣响与回应,此“命运的声音”就自身而言却无声而宁静。
世界、历史、语言的悖论都是存在的悖论,亦即存在与虚无的游戏。
总之,“无之无化”中的悖论表达绝非文字层面的技巧,而是基于作者对海德格尔最深层思想的穿透与经验。的确,悖论可说是人不可逃避的宿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人要揭示自身的本性,要立于虚无而生存时,悖论便是不可清除的。
5.写给西方人看的书
邓晓芒先生曾说“无之无化”是一本“写给西方人看
3.语言的自觉
老师认为随着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语言问题也变换着不同的维度。近代以前哲学的主题是理性,理性决定语言,语言问题是logos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规定语言,语言是理解了的存在。后现代的主题是语言,语言规定思想和存在,而语言自身则无规定。
具体到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存在与语言的关系则是:用语言的方式理解存在。并且这种关系在海德格尔思想运行的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内涵。早期语言作为言说,敞开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是人生在世,语言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中期,语言作为创立揭示了历史的真理。美归结为诗意语言是真理的自行设立,它说出了历史性人类的家园,但语言自身却是未说出的。后期,语言作为道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道说的语言是诗人诗意语言的言说,是要死者在大地上的言说。这时的语言已在冲击着存在的边界,但还未摆脱存在,还没有达到语言自身。
因此,彭老师认为对海德格尔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语言的自觉”。所谓“语言的自觉”是说:其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区分。语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智慧。工具性的语言(日常语言,技术语言),如镜子,只是对事情的反映,而智慧语言则如同光芒,是对人的指引。其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智慧语言的指引。对语言的划界本是一种倾听的方式,正如康德对理性的划界是说明理性运用的正当权力同时也是限定条件一样。对语言的划界则是说明文本说出了什么,没有说出什么,并且是说出那要说的。因此,划界也是思想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必得要说那没有言说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解读文本作为划界不是对文本的分割解剖,而是文本的解放。
“语言的自觉”首先要把握“语言的结构”。“无之无化”对语言结构的阐述是极要紧的。这也相关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之一“语言的本性”。依据“无之无化”,语言的结构由言说、言说者、已被言说的、未被言说的和已劝说的构成,它们每一个都必须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经验。言说作为活动在对话或独白中实现自身,而唯有独白作为语言自身和自身唯一的孤独言说才相关语言的本性。人作为言说者属于言说,因为他必须倾听语言本性的道说。道说作为已被言说的区分与工具意义上的陈述,纯粹已被言说的是诗意语言。诗意语言作为道说是语言的保藏同时也遮蔽了那尚未言说的,尚未言说的并不分离与已被言说的,而是已然沉默于其中,并且更本源。“沉默”使说出成为可能,不道说使道说成为可能。已被言说的作为道说是对言说者的劝说和指引,已被劝说的作为语言的本性是人的规定,语言使人成为人。
4.存在的悖论
初次面对“无之无化”最让人头晕的莫过于通篇的悖论式表达了。单看序言就足够了,如存在即虚无,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言说即沉默……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否是表面的技巧或文字游戏?
悖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陌生。古希腊芝诺运动悖论硬说飞毛腿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随着描写运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的诞生,此悖论在数学上已不复存在。现代形式逻辑的悖论表现为数学危机也被分析哲学家和数学家们对陈述的逻辑层次进行细致的区分而得到缓和化解。康德二律背反是理性的悖论。通过对理性自身的区分和划界,康德指出理性悖论的产生是由于理性的运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对于如上帝、世界、灵魂这样的概念,理性可以思想(这种运思对于人的道德实践也是有好处的),但却不可指望此运思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知识,否则就必然导致悖论。黑格尔思辩意义上的矛盾也是可以经过概念自身的运行和自我否定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解。后现代德里达语言的悖论是文字符号(痕迹)的自由活动,称为“无底棋盘的游戏”。作为“痕迹悖论”是在场又不在场(天空没有脖翅的痕迹,可鸟儿却已飞过)。
“无之无化”所系统揭示的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悖论。正如作者在导论中阐释的,海德格尔的核心命题是“存在作为虚无”,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存在自身的悖论。这里不是存在和虚无,有和无的关系(这还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而是说存在就是虚无,有是无。
存在自身的悖论源于其本体论的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何以能存在?也就是在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根据的根据……,最后总是得到一最高的存在者(理性或上帝),而存在本身却被遗忘了。海德格尔则是在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中发现:存在是虚无,有是无。
接下来“无之无化”系统地揭示了存在即虚无悖论的不同形态及其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一是世界的悖论:“在世存在”即“于无存在”。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此在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可以通达存在本身,可以理解自身的存在。世界建基于虚无,于是此在便成为存在和虚无的游戏之所。此在的虚无敞开为三种方式:情态,意味着此在必然被抛于世,没有任何根据,但无根据即是根据;理解,是此在对自身可能性的理解,此在的可能性就是自身,没有任何目的,无目的即是目的;沉沦,此在不是此在而是常人,此在对自身的显现却是掩盖自身。情态、理解、沉沦统一于畏,畏是对存在自身的畏,对虚无的畏,畏无所畏。同时,烦敞开了世界的整体性即非整体性。在向着死亡存在时,此在的存在达到了其本源的规定,死亡是此在无可能的可能性即最高的可能性。此可能又被良心的呼唤即沉默所证明。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在于时间性中,时间性属于存在,非流逝而是绽出、生成。
二是历史的悖论:真理的去蔽即遮蔽。历史不是编年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是历史性,而最根本的历史性是存在的历史性,即存在作为虚无的命运。不再借助此在来理解存在,而是让存在的真理自行显现。存在是自身遮蔽的发生,存在的真理[4]“是为了自身遮蔽的村中空地”。林中空地是其根本性的喻象,既显现又遮蔽。林中空地作为无蔽和遮蔽可具体理解为让与让去、给予与反离、生成与剥夺。存在之让乃自由,一去蔽之地方所敞开的自由,因此让在场等同于让离席而去;让在此又规定为纯粹的给予,给予相关于本源的“有”,区分于“存在是”,如此理解的给予是反离。给予给予了自由,而自身却作为遮蔽和反离显现;纯粹的给予又说明为“生成”。[5]“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于显现者的在场、世界的创造和人的生产”。生成只是虚无。“生成生成自身,凭借于它剥夺自身”。
三是语言的悖论:“道的言说”即是“道的沉默”。海德格尔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而是自身言说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纯粹语言言说为“宁静的排解”。[6]“道说道说出,凭借于它使宁静。宁静使宁静,凭借于它鸣奏……宁静的排钟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道说作为语言的本性首先获得其语言性的规定性,即“宁静的排钟”,显现为不道说之道说;其次,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作为指示思考为保持遥远和走向亲近;最后,道说是历史性命运的反离即派送。道说作为本己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历史性语言作为命运已派送给人。通过道说的运行,命运敞开于天、地、神、人的鸣响与回应,此“命运的声音”就自身而言却无声而宁静。
世界、历史、语言的悖论都是存在的悖论,亦即存在与虚无的游戏。
总之,“无之无化”中的悖论表达绝非文字层面的技巧,而是基于作者对海德格尔最深层思想的穿透与经验。的确,悖论可说是人不可逃避的宿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人要揭示自身的本性,要立于虚无而生存时,悖论便是不可清除的。
5.写给西方人看的书
邓晓芒先生曾说“无之无化”是一本“写给西方人看
下一篇:探究温州经济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