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革命:社会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消费转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城市消费革命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背景下发生的,它导致了消费分化与个性化消费的出现、私密空间的产生、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转化、整个社会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社会的来临。消费革命使得原来隐匿在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内涵充分表现出来,而现代消费中蕴含的符号与表征、分化与区隔、异质性与不平等也在消费社会到来的背景下投射出新的社会逻辑。
关键词:消费革命 消费转型 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了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但却绝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巨大的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的货币化、商品化、市场化甚至还有资本化的商业化转变,也同时给中国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之所以讲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并不是针对它的规模、影响、突然性与重要性而言,而是指这一革命是在经济发展与体制变革的背后,在不为人所明显意识到的情况下无形中发生的。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变迁,“消费已不是一般的经济环节,而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1]对于这样的消费领域的革命,学者们从不同方面给予了关注。戴维斯(eborah S•Davis)主编的《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吴延润(Yanrui Wu)的《中国的消费革命:正在形成的财富与消费模式》、李从华的《中国:消费革命》从不同方面对这场消费革命的内容、性质及其重大影响给予了深刻而详实的关注。
透过消费变迁的经济逻辑,可以看出消费革命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经济的繁荣,它使得原来隐匿在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内涵充分表现出来,而现代消费中蕴含的符号与表征、分化与区隔、异质性与不平等也在消费社会到来的背景下投射出新的社会逻辑。
一、消费转型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中,消费的转变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这场消费革命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仅仅只看到市场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如前所言,在1978以前,中国是“强国家”“小社会”,国家统管着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在农村,农民的整个生活水平很低,市场发育不够,不仅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就连消费场所也非常有限。整个中国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萧条的农村集市仅仅只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而城市,由于实行的是“高福利”“低工资”的政策,城镇职工的很多生活消费实际上由国家的福利所代替,单位制下的城镇职工的个人、家庭的消费空间也很有限。1978年以后,逐渐推进的改革不断消解、打破国家和各级行政权力对资源的垄断权力,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市场这只配置资源、调节分配的看不见的手开始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国家仍然掌控着为数不少的社会资源,国家政策仍旧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随着社会资源及其分配方式的不断分化与多元化,社会已经成为控制资源的有力的、潜在的力量。如此一来,那种开始靠国家、单位分配消费品,凭票供应甚至要靠特殊的社会关系获得的稀缺商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开始成为日常用品;一系列以前靠外国进口的产品现在开始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经销的普遍用品……。[2]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相继从不同的领域退出,市场经济开始发育并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消费在不同区域以不同速度开始繁荣。也就是说,市场与消费的繁荣与国家权力的不断让渡有直接的关系。李丛华认为,在中国消费繁荣的两个主要原因都与政府有关:其一,始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个人福利责任感从国家向个体的转变。其中较为特殊的变化包括国家对住房和退休金补贴水平的削减,终身雇佣制的废除,市民户口体制的改革,教育花费特别是大学费用的增加。其二,最剧烈的变化莫过于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自由和开放的市场经济。[3]事实上,随着包括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断改革,消费市场总是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可以说,国家角色与政策在启动消费市场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可以想到的是,尽管目前消费市场已经不断独立,但政府的角色及其政策仍然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对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国家对消费控制的减弱,使原来同质性的消费向异质性的转变面为可能,从而推进了消费领域的不断分化,个性化消费开始成为个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家控制着各种生产资料,并通过再分配体制分配社会财富,许多商品退出了流通领域。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中,公共消费占主导地位,而居民个人的消费被忽视甚至受到排挤和压抑。计划分配和低水平的私人消费导致了消费的平均主义,从而使得居民的消费一如卢汉龙所宣称的“公共消费”模式,如大多数人穿同一种颜色、同一种款式的衣服,吃几乎相同的食物,甚至连休闲活动也相差无几。卢汉龙认为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模式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也是很明显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不允许拥有生产性的物质,对消费商品的拥有成为个人财富的主要形式。”[4]很显然,就意识形态而言,个人的享受与消费都是受到严格的社会控制。但我们只要稍稍看看如今的消费市场,就会感受到个人、家庭消费权力不断增加后导致的多元化消费。如果说,单位、团体消费曾经在消费品的集体分配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家庭开始成为消费中的真正主体。这种变化带来的必然是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与异质性。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如同转型的中国社会一样呈现出城市与乡村、经济富裕与贫困地区的巨大差异。
社会公共事务与公民个人消费的分离导致了私密空间的产生。同质性向异质性的不断转化,是社会生活和消费空间日趋人本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表现,其结果是带来生活方式上的多样化与个人自由空间的不断增长。国家与政府相继在不同领域淡出,使得消费本身不断从“集体消费”向“私人消费”转变。如果说以前,个人、家庭消费还差异不大的话,那么随着消费的不断变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个人、家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个人、家庭在自己的主观决策中选择一系列与众不同的消费方式,公民开始拥有自己的私人世界。多元化消费的结果必然是私人空间的不断加大,在原来单一的集体与社会生活之外,个人、家庭开始形成与享受其游离于公共空间之外的私人生活,从而获得了以前所没有的自由。消费中私人空间的扩大,造成消费场所相应的分化,城市生活空间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消费转型的一个重要变化——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转化——使得消费的内容与逻辑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九十年代之前,特别是78年以前,中国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阶段。9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进入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最初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直到现在的家用电脑、住房、家用轿车、旅游等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经历了不断的演变,许多耐用消费品不断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消费当中的中心与重心。[5]这种转型,对于消费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消费的性质、时间,就是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说,生活必需品时代的消费模式是由人们的生理需求支撑的,耐用品消费时代的消费模式则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结构因素支撑的。”[6]从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到耐用消费品的转变是消费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转变之一,这种转变是消费动机由需求到欲望的主宰逻辑的变化,在其中消费
关键词:消费革命 消费转型 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了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但却绝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巨大的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的货币化、商品化、市场化甚至还有资本化的商业化转变,也同时给中国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之所以讲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并不是针对它的规模、影响、突然性与重要性而言,而是指这一革命是在经济发展与体制变革的背后,在不为人所明显意识到的情况下无形中发生的。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变迁,“消费已不是一般的经济环节,而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1]对于这样的消费领域的革命,学者们从不同方面给予了关注。戴维斯(eborah S•Davis)主编的《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吴延润(Yanrui Wu)的《中国的消费革命:正在形成的财富与消费模式》、李从华的《中国:消费革命》从不同方面对这场消费革命的内容、性质及其重大影响给予了深刻而详实的关注。
透过消费变迁的经济逻辑,可以看出消费革命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经济的繁荣,它使得原来隐匿在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内涵充分表现出来,而现代消费中蕴含的符号与表征、分化与区隔、异质性与不平等也在消费社会到来的背景下投射出新的社会逻辑。
一、消费转型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中,消费的转变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这场消费革命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仅仅只看到市场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如前所言,在1978以前,中国是“强国家”“小社会”,国家统管着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在农村,农民的整个生活水平很低,市场发育不够,不仅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就连消费场所也非常有限。整个中国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萧条的农村集市仅仅只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而城市,由于实行的是“高福利”“低工资”的政策,城镇职工的很多生活消费实际上由国家的福利所代替,单位制下的城镇职工的个人、家庭的消费空间也很有限。1978年以后,逐渐推进的改革不断消解、打破国家和各级行政权力对资源的垄断权力,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市场这只配置资源、调节分配的看不见的手开始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国家仍然掌控着为数不少的社会资源,国家政策仍旧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随着社会资源及其分配方式的不断分化与多元化,社会已经成为控制资源的有力的、潜在的力量。如此一来,那种开始靠国家、单位分配消费品,凭票供应甚至要靠特殊的社会关系获得的稀缺商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开始成为日常用品;一系列以前靠外国进口的产品现在开始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经销的普遍用品……。[2]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相继从不同的领域退出,市场经济开始发育并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消费在不同区域以不同速度开始繁荣。也就是说,市场与消费的繁荣与国家权力的不断让渡有直接的关系。李丛华认为,在中国消费繁荣的两个主要原因都与政府有关:其一,始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个人福利责任感从国家向个体的转变。其中较为特殊的变化包括国家对住房和退休金补贴水平的削减,终身雇佣制的废除,市民户口体制的改革,教育花费特别是大学费用的增加。其二,最剧烈的变化莫过于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自由和开放的市场经济。[3]事实上,随着包括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断改革,消费市场总是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可以说,国家角色与政策在启动消费市场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可以想到的是,尽管目前消费市场已经不断独立,但政府的角色及其政策仍然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对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国家对消费控制的减弱,使原来同质性的消费向异质性的转变面为可能,从而推进了消费领域的不断分化,个性化消费开始成为个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家控制着各种生产资料,并通过再分配体制分配社会财富,许多商品退出了流通领域。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中,公共消费占主导地位,而居民个人的消费被忽视甚至受到排挤和压抑。计划分配和低水平的私人消费导致了消费的平均主义,从而使得居民的消费一如卢汉龙所宣称的“公共消费”模式,如大多数人穿同一种颜色、同一种款式的衣服,吃几乎相同的食物,甚至连休闲活动也相差无几。卢汉龙认为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模式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也是很明显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不允许拥有生产性的物质,对消费商品的拥有成为个人财富的主要形式。”[4]很显然,就意识形态而言,个人的享受与消费都是受到严格的社会控制。但我们只要稍稍看看如今的消费市场,就会感受到个人、家庭消费权力不断增加后导致的多元化消费。如果说,单位、团体消费曾经在消费品的集体分配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家庭开始成为消费中的真正主体。这种变化带来的必然是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与异质性。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如同转型的中国社会一样呈现出城市与乡村、经济富裕与贫困地区的巨大差异。
社会公共事务与公民个人消费的分离导致了私密空间的产生。同质性向异质性的不断转化,是社会生活和消费空间日趋人本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表现,其结果是带来生活方式上的多样化与个人自由空间的不断增长。国家与政府相继在不同领域淡出,使得消费本身不断从“集体消费”向“私人消费”转变。如果说以前,个人、家庭消费还差异不大的话,那么随着消费的不断变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个人、家庭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个人、家庭在自己的主观决策中选择一系列与众不同的消费方式,公民开始拥有自己的私人世界。多元化消费的结果必然是私人空间的不断加大,在原来单一的集体与社会生活之外,个人、家庭开始形成与享受其游离于公共空间之外的私人生活,从而获得了以前所没有的自由。消费中私人空间的扩大,造成消费场所相应的分化,城市生活空间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消费转型的一个重要变化——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转化——使得消费的内容与逻辑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九十年代之前,特别是78年以前,中国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阶段。9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进入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最初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直到现在的家用电脑、住房、家用轿车、旅游等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经历了不断的演变,许多耐用消费品不断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消费当中的中心与重心。[5]这种转型,对于消费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消费的性质、时间,就是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说,生活必需品时代的消费模式是由人们的生理需求支撑的,耐用品消费时代的消费模式则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结构因素支撑的。”[6]从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到耐用消费品的转变是消费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转变之一,这种转变是消费动机由需求到欲望的主宰逻辑的变化,在其中消费
下一篇:论“朦胧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