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革命:社会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消费转型(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日渐重要并以其能力开始主宰我们的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以至于“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哪些地方不受其影响或者与消费的实践过程相连结,从偶像形塑到广告,从活动与休闲时间的简单组织到世界范围内经济政策的制定——正如社会,富人与穷人一样都陷入买卖过程之中”。[17]最后,支配消费的逻辑正在不断摆脱简单的个体心理与理性选择逻辑,更多的具有了与地位、名誉、身份等有关的社会区分逻辑。正是这种社会区分的逻辑使现代消费具有了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学意义,从而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一个中心的位置。
同其它任何一种社会行动一样,消费的内涵及其意义随不同的社会时空而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消费的作用也发生着变化。如果说,消费一词的原初含义是对物的毁坏、用光、浪费、耗尽指的是特定阶段的消费行为的话,那么,在随后对消费行为的革命性变化的脉络的整理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消费已经走出了传统社会中的限制――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时它已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对劳动消耗的一种机械补偿,而是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塑、人的重塑。消费已经蕴含于现代性之中,并将不断地延续、扩展。[18]正是这种变迁,使得消费开始不断从资源短缺时期的简单的内涵中生发出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从而使得消费的逻辑开始不断远离经济学、心理学意义的轨道,而日渐具有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理解与分析当代中国消费转型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117-118页。
[2] Deborah S•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1-2.
[3] Conghua Li, China: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1998, P5.
[4]HanLong Lu:To be Relative Comfortable in an Rgalitarian Society, Deborah S•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130.
[5] Yanrui Wu, China’s Consumer Revolution: The Emerging Patters of Wealth and Expenditure.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6] 孙立平:《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新趋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报告资料。
[7]王宁:《传统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 Conghua Li, China: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1998, P122.
[9] 同上P123.
[10] 同上 P157.
[11] 同上 P157
[12] 郭其友:《居民消费行为变迁与宏观政策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3]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一个问题、一种思路》,《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4]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15] 玛丽•道格拉斯、贝伦•伊舍伍德:《物品的用途》,参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16] Tim•Edwards: Contradic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4.
[17] Tim•Edwards: Contradic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5.
[18] 李金:《现代性中的消费精神》,《社会》2001年第11期。
同其它任何一种社会行动一样,消费的内涵及其意义随不同的社会时空而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消费的作用也发生着变化。如果说,消费一词的原初含义是对物的毁坏、用光、浪费、耗尽指的是特定阶段的消费行为的话,那么,在随后对消费行为的革命性变化的脉络的整理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消费已经走出了传统社会中的限制――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时它已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对劳动消耗的一种机械补偿,而是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塑、人的重塑。消费已经蕴含于现代性之中,并将不断地延续、扩展。[18]正是这种变迁,使得消费开始不断从资源短缺时期的简单的内涵中生发出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从而使得消费的逻辑开始不断远离经济学、心理学意义的轨道,而日渐具有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理解与分析当代中国消费转型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117-118页。
[2] Deborah S•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1-2.
[3] Conghua Li, China: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1998, P5.
[4]HanLong Lu:To be Relative Comfortable in an Rgalitarian Society, Deborah S•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130.
[5] Yanrui Wu, China’s Consumer Revolution: The Emerging Patters of Wealth and Expenditure.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6] 孙立平:《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新趋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报告资料。
[7]王宁:《传统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 Conghua Li, China: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1998, P122.
[9] 同上P123.
[10] 同上 P157.
[11] 同上 P157
[12] 郭其友:《居民消费行为变迁与宏观政策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3]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一个问题、一种思路》,《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4]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15] 玛丽•道格拉斯、贝伦•伊舍伍德:《物品的用途》,参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16] Tim•Edwards: Contradic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4.
[17] Tim•Edwards: Contradic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5.
[18] 李金:《现代性中的消费精神》,《社会》2001年第11期。
下一篇:论“朦胧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