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士钊看20世纪中国思潮(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改变它的基础:"资本之制"。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苏联精心渲染它的计划经济的"伟大"、"成功",反差强烈,进一步震撼着中国知识阶层的思绪。时至30年代,以坚定不移倡导宪政和传统道德著称的张君劢,也毫不犹豫在自己的纲领中用实行计划经济取代20年代消极地反对牟利之工商。甚至在20~30年代仍坚持不懈主张走西方道路的张东荪,到了40年代也主张在经济等领域向苏联学习。他说,在吸收计划经济优长的同时,"苏联还有一点最是为一切产业落后国家所应取法的。那就是对外贸易完全由国家办理……实在是产业落后国家自力更生以提高其生产的唯一要着……国家统办对外贸易是计划经济的前提,或柱石。此点办不到,一切必归无效。""尚有一点亦足以后进的农业国家所取法。那就是所谓集合农场。"105
  回答出路在哪里这么重大的问题,最需要穿透复杂历史现象的洞察力;需要了解什么样的制度,才有最好的自我更新机制。在这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上,20世纪的颇多中国思想家交出的几乎都是不合格的答案。无论是20年代章士钊、梁漱溟的农国论,还是30--40年代张君劢、张东荪的宪政+传统道德+计划经济,都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那一国家或那一领域没有充分的自由,就不可能有持续可靠的自我更新。

  第二, 无力抗拒西方极端思潮的裹挟。
  20世纪中国思想家的一大弱点是原创性不足。章士钊坦率说明他的农国论不是自己的创造发明。欧战爆发以后,被战争及其后果所震惊的西方思想家,正各抒己见,探幽烛微。章氏自己就说过:"以愚所知,今欧洲明哲之士,扬榷群制,思古之情,辄见乎词。如德之斯宾格勒,英之潘悌,其尤著也。"106这些战后西方非主流文化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论"固然是他立论的重要基础;农国论亦取自潘悌。他写道:"英伦群家潘悌之徒,倡为农业复兴之论,识解明通,无可辩驳"。107惟一的保留是他认为西方积重难返,农业无法"复兴";中国中毒未深,倒有希望"以农立国"。这是有充分代表性的事例。
  即使像梁漱溟那样特色十足的文化三阶段论和乡村建设理论,也是国际间从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东方文化救世论的产儿。
  西方文化中非主流的偏门,特别是其中的极端思想,往往成为中国思想家各种千奇百怪主张的智慧渊源。在一个思想自由的现代国家,思想多元增添了文化绚丽。而在中国,被那些极端思想裹挟的人们,常常有意无意与权力结合,压制任何不同的声音,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第三, 民族主义情绪的侵袭。
  这些西方思想家的思路也激活了他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既然西方原路不通,正纷纷另找出路;其思想界非主流派中出现了回归传统的动向;而中国学西方的成绩又是如此不堪;于是,顺理成章应该回归本土和固有传统。中国人因一再受挫而郁结已久的民族主义情结,正好找到勃发的释放口。梁启超、梁漱溟、章太炎、张君劢、章士钊等人在20年代无不在民族文化问题上讲了不少不切实际的大话。章士钊口干舌敝反复宣扬:"西化东渐者何也?乃 
  欧洲挟其资本侵略之淫威,东临吾国,迫吾不得不放弃农治之本国……洎至今日,吾人弃礼义,毁廉耻,坏田园,鬻妻子,以求合于所谓西化者,仍不得一当。"108回头是岸,"须知中国文化实有其绝大之价值……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我们何反轻视本国文化呢?"109
  欧战以后,全世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思考:世界向何处去?答案是多元的。世界性难题难为了中国思想家。在中国,同样是众说纷纭。章士钊等人的反现代化理论,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主张之一。
  说到底,是中国的客观社会环境和文化积累还不足于产生解决世界难题的思想家。
  一些思想家个人性格的弱点,又加重了上述历史重负。以章士钊来说,他是梁漱溟青年时代钦慕的人物之一;后来更迭有交往。梁漱溟留下这么一段评论:"行严先生在学术界才思敏给,冠绝一时,在时局政治上自具个性,却非有远见深谋。论人品不可菲薄,但多才多艺亦复多欲。细行不检,赌博、吸鸦片、嫖妓、蓄妾媵……非能束身自好者。每月用度不赀,率由其时其地秉政者供给之(如蒋介石、宋哲元、毛主席先后均曾供给)。"110了解这些品行和性格弱点,对理解一度叱咤风云的章士钊,何以前后期判若两人,应该有所帮助。
  注释:
  1 参阅白吉庵:〈章士钊〉(《民国人物传》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年北京);袁伟时:〈章士钊的"调和"哲学〉(拙著:《中国现代哲学史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广州)。
  2 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章士钊全集》第8卷第150~151页,文汇出版社2000年上海。
  3 章士钊:<"舆论商榷"告白>,《章士钊全集》第1卷第13页。
  4 章士钊:〈箴奴隶〉,《章士钊全集》第1卷第46页。
  5 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章士钊全集》第8卷第150页。
  6 章士钊:<沈荩>,同上第1卷第152页。
  7 章士钊:《读<革命军>》,同上第28页。
  8 章士钊:同上。
  9 章士钊:《箴奴隶》,同上第58页。
  10 章士钊:《记者之宣言》,同上第2卷第96页。
  11 《朱子语类》卷十三。
  12 参阅拙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深圳)第五、六章。
  13 参阅拙作:<严复思想遗产三问>,《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广州。
  14 参阅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71~95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上海。
  15 袁征:《学校志》第253、2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 蔡元培:《日记 1894~1911》,《蔡元培全集》第十五卷第39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 湖南之湖南人(杨笃生):《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第615页,三联书店1960年北京。
  18 同上,第631、636、637页。
  19 太平洋客(欧榘甲):《新广东》,《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270页。
  20 任达著 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1 参阅袁伟时:<刑法的变迁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思想散论》第266~289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 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83页。
  23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第179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台北。
  24 <南洋公学的1902年罢课风潮和爱国学社>(座谈记录),《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68~69页,中华书局1963年北京。
  25 同上第73页。
  26 章士钊:<与黄克强相交始末>,〈章士钊全集〉第8卷第314~315页。
  27 章士钊在1912年给杨怀中的信中说到"在厄北淀"与杨笃生同学情况(《全集》第2卷第508页)。1914年又写道:"愚学于厄北淀大校"(《读严几道<民约平议>》,《全集》第3卷第20页。)。章含之写的《全集》前言说"父亲从东京赴英国深造,在艾丁堡大学攻读法学。"(第4页)可能另有所据。我从前说。
  28 章士钊:<共和略说>,《全集》第2卷第22页。
  29 章士钊:<新闻条例>,《全集》第3卷第45页。
  30 唐才常:<各国政教公理总论·议院>,《唐才常集》第88、87页,中华书局1980年北京。
  31 《秦力山集》第46页,中华书局1987年北京。
  32 马相伯:<政党之必要及其责任>,《马相伯集》第72~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上海。
  33 同上第76页。
  34 《广东咨议局第一期会议速记录》第99叶,广东法政学堂活版,宣统二年三月。
  35 <国会请愿代表团为告知第一次请愿情形致苏商会函>,《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第1258~125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36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第429页,人民出版社1993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