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的互补性(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二十八章)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去甚,去泰。(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四十九章)
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五十七章)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章)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三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语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章)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二章)
是以圣人犹难之。(七十三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则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可以看出,老子对圣人的评价是正面性的,即具有高贵的精神和正直的品格,"不争"、"不积"的廉洁,"被褐怀玉"的高尚--这是一种理想式的人物,亦是老子所期望出现的"大道之人"。而被孔子作为重要理想人物的"君子"在《老子》中仅仅出现了2次。 其含义处于比圣人低的人格水平上,不能同理想的圣人相提并论。
反过来看,孔子似乎重"君子"而不过分重"圣人"。所以《论语》中"圣人"或"圣"出现频率不高,共计有8次:其中"圣"4次,意思为具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名词2次 ;区别词和叙述词3次 ;"圣人"4次,意即具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具体语句如下: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罕》 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张》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尽管后世尊孔子为"圣人",但是孔子对"圣人"的理解是不一般的。他认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已经很难见到圣人,能够见到"君子"就颇不容易了。可见,孔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核心范畴不是"圣人"而是"君子"。"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5次。其论君子的思想,成为孔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至于老子对"仁""义""仁义""礼乐"的看法,学界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即同儒家完全相对--反对"仁义",这种看法事实上是有问题的,需要加以认真审理。
《老子》论"仁"8次,论"义"5次,俱载以下五章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这几章是《老子》通行本中攻击仁义相当厉害的。但是,问题是,根据最新出土的几种本子--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和乙本,以及郭店楚墓竹简本,同通行本家以对照,其中的问题竟然十分严重。因为,其意义的解释有相当的差异,甚至决然相反。
先看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是慈爱的意思,不仁就是没有慈爱心,这里,老子没有明显的贬义,只是要求听任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社会就会和平安宁。因此而坚持"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第八章的"予善仁"--施为万物善于行仁慈(也有一种理解是老子自认为自己善仁)。这当是对"仁"的称赞。
问题出在十八章、十九章和三十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十八章所引的通行本,与迄今为止最早的抄本--汉墓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有根本的差异:
帛书甲本: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闷乱,案有贞臣。
帛书乙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慧出,安有□□;六亲不和,安有孝兹;国家闷乱,安有贞臣。
郭店甲组本: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有正臣"。
我以为,这里的"安""案"作为疑问词,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果说,通行本的逻辑是:"大"道"废除以后,于是有了"仁义",产生了智慧后,就有了伪诈,六亲不和睦,才有了孝子慈父,国家昏乱,于是有了忠臣。"意即仁义与大道是相反的东西,或是低于大道的人为之物。那么,在帛书本和郭店本中,这层意思却完全翻转过来:"大道丧失了,哪里还有仁义呢?智慧出来后,哪里还能见到大伪呢?六亲不合,还谈什么孝慈呢?……"。这样,大道与仁义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统一在一起--大道废除后,仁义也没有了。说明老子仍然是将"仁义"纳入"大道"之中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因而大道废弃,则仁义难存。所谓老子反"仁义"之说,看来起码有些动摇了。
十九章存在同样的问题,郭店本《老子》甲组本文字与通行本不同,而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意思很清楚,这里没有"绝仁弃义",而是"绝伪弃诈"。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澄清了老子的反"仁义"的问题。不妨说,"绝仁弃义",大约主要是受到庄子后学而形成的观点。
然而,三十八章的内容,与帛书中内容基本差不多,而郭店本则损折不全,只能根据通行本加以阐释:"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这一段,历史上学者们的疑问较多,争议也很大。梁启超认为,老子是史官,精通周礼,不可能说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样的话,并凭这一说法,否定《道德经》为老聃所作。 也有人认为,这是老子对诸侯战乱和僭越礼乐进行的激愤讥讽的词句。在我看来,在文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凭空猜测,而只能查阅《老子》一书中,"礼"的通常用法及其褒贬意见。
翻检《老子》一书,"礼"分别在两章中出现了5次。
其一是"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这里,"丧礼"的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二十八章)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去甚,去泰。(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四十九章)
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五十七章)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章)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三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
是以圣人语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六十六章)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章)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章)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二章)
是以圣人犹难之。(七十三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则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可以看出,老子对圣人的评价是正面性的,即具有高贵的精神和正直的品格,"不争"、"不积"的廉洁,"被褐怀玉"的高尚--这是一种理想式的人物,亦是老子所期望出现的"大道之人"。而被孔子作为重要理想人物的"君子"在《老子》中仅仅出现了2次。 其含义处于比圣人低的人格水平上,不能同理想的圣人相提并论。
反过来看,孔子似乎重"君子"而不过分重"圣人"。所以《论语》中"圣人"或"圣"出现频率不高,共计有8次:其中"圣"4次,意思为具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名词2次 ;区别词和叙述词3次 ;"圣人"4次,意即具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具体语句如下: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罕》 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张》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尽管后世尊孔子为"圣人",但是孔子对"圣人"的理解是不一般的。他认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已经很难见到圣人,能够见到"君子"就颇不容易了。可见,孔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核心范畴不是"圣人"而是"君子"。"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5次。其论君子的思想,成为孔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至于老子对"仁""义""仁义""礼乐"的看法,学界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即同儒家完全相对--反对"仁义",这种看法事实上是有问题的,需要加以认真审理。
《老子》论"仁"8次,论"义"5次,俱载以下五章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这几章是《老子》通行本中攻击仁义相当厉害的。但是,问题是,根据最新出土的几种本子--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和乙本,以及郭店楚墓竹简本,同通行本家以对照,其中的问题竟然十分严重。因为,其意义的解释有相当的差异,甚至决然相反。
先看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是慈爱的意思,不仁就是没有慈爱心,这里,老子没有明显的贬义,只是要求听任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社会就会和平安宁。因此而坚持"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第八章的"予善仁"--施为万物善于行仁慈(也有一种理解是老子自认为自己善仁)。这当是对"仁"的称赞。
问题出在十八章、十九章和三十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十八章所引的通行本,与迄今为止最早的抄本--汉墓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有根本的差异:
帛书甲本: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闷乱,案有贞臣。
帛书乙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慧出,安有□□;六亲不和,安有孝兹;国家闷乱,安有贞臣。
郭店甲组本: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有正臣"。
我以为,这里的"安""案"作为疑问词,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果说,通行本的逻辑是:"大"道"废除以后,于是有了"仁义",产生了智慧后,就有了伪诈,六亲不和睦,才有了孝子慈父,国家昏乱,于是有了忠臣。"意即仁义与大道是相反的东西,或是低于大道的人为之物。那么,在帛书本和郭店本中,这层意思却完全翻转过来:"大道丧失了,哪里还有仁义呢?智慧出来后,哪里还能见到大伪呢?六亲不合,还谈什么孝慈呢?……"。这样,大道与仁义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统一在一起--大道废除后,仁义也没有了。说明老子仍然是将"仁义"纳入"大道"之中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因而大道废弃,则仁义难存。所谓老子反"仁义"之说,看来起码有些动摇了。
十九章存在同样的问题,郭店本《老子》甲组本文字与通行本不同,而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意思很清楚,这里没有"绝仁弃义",而是"绝伪弃诈"。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澄清了老子的反"仁义"的问题。不妨说,"绝仁弃义",大约主要是受到庄子后学而形成的观点。
然而,三十八章的内容,与帛书中内容基本差不多,而郭店本则损折不全,只能根据通行本加以阐释:"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这一段,历史上学者们的疑问较多,争议也很大。梁启超认为,老子是史官,精通周礼,不可能说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样的话,并凭这一说法,否定《道德经》为老聃所作。 也有人认为,这是老子对诸侯战乱和僭越礼乐进行的激愤讥讽的词句。在我看来,在文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凭空猜测,而只能查阅《老子》一书中,"礼"的通常用法及其褒贬意见。
翻检《老子》一书,"礼"分别在两章中出现了5次。
其一是"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这里,"丧礼"的
上一篇:语文教育也应“得意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