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的互补性(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用法没有任何贬损的意思,相反,体现了老子那种"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的反战思想,和用丧礼的悲哀心情来处置战死沙场士兵的那种仁慈心。这里,老子两次坚持举行"丧礼",          可见其并没有完全反"礼"。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儒家经典中有三部关于礼的著作即《周礼》《仪礼》《礼记》。  儒家之"礼"大抵包括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的风俗习惯、生老死葬的各种仪式祭祀,宗教行为方式和仪式、外交的礼仪礼节等,相当复杂,不是简单化约理解所能行的。  
       其二,就是上引三十八章。但是细查文意,仍然可以看到老子思想的两个层面:其一,老子认为传统的"礼"实际上在春秋末期那混乱的时代已经过时失效,因而应坚持批判礼的虚伪性而返回大"道",因为道的根本特性是反--"反者道之动"。而不能象"礼"那样死死抓住一些礼仪条文和繁文缛节不放,          相反,应该看到凡事都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所以,只有在失道后"反"方向重新"自然地"获得道,而不是用德、仁、义、礼来"人为地"获得道。其二,在本原论意义上,作为宇宙最高存在的"道",具有本体论的终极性意义,而产生于社会现实的德仁义礼等,都不能与本体之道相比,而只能是处于第二位的、人为派生的地位,仅具有相对的社会性意义。这样,老子在哲学层面上,坚持了本体论哲学思想的原初性和普遍性,对孔子的社会人生哲学的现世性和伦理性加以检讨。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老子并不是一般地反"礼",也不是反对一切"礼",而是反对轻薄虚伪的"假礼",反那种丧失真实内容而徒剩无效形式的伪礼,而心仪真实的礼义和尚具有有效性的礼。这从他思想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看出,强调真正的慈爱(仁)为宝,并承认"予善仁"(八章)。在这一点上,孔子有相同之处。《论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与其奢也,宁俭",同样表明需要的是真实有效的而非虚假的形式主义的"仁"和"礼"。那种不加分析先入之见的看待"仁"和"礼"问题,模式化地对老子和孔子对号入座的做法,似乎可以休矣。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