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简爱 苔丝 宗教思想 悲观情绪
[论文摘要]简爱和苔丝均出身贫苦,一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尊、独立和幸福,但俩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试从作者创作思想、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发展等角度做了简要分析和比较。
简爱和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主人公。一位是夏洛蒂布朗特笔下的女家庭教师,在饱尝童年的苦难,经历了艰难跋涉之后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爱情归宿;另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乡间农场挤奶女工,她短暂的一生赤脚走在布满荆棘的路途上,饱受命运的捉弄,最终走上绞架,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两位主人公均为极富个性的女子,她们寻求自尊,独立、大胆追求幸福,勇敢与命运抗争,然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一生追求、抗争的两位女性如此天堂和地狱样的不同命运呢?本文试从作者的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意识,小说的情节及主人公性格的发展等方面来加以说明。
布朗特和哈代均属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和同时代大多数其它作品一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思想意识.比如《简爱》中对孤儿们在寄宿学校里悲惨的生活反映及扼杀人性的残酷的教育制度的批判,《苔丝》中个体农民贫困的生活描写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法律和道德诸方面的观察与审视等等。然而,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期(1832 -1901),短短的七十年时间却是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工业繁荣与信仰矛盾危机同时并存,初、晚期作家在文学中的思想如此不同,似乎成了来自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经历反映。一方面,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宗教信仰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到了后期,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贫富分化的加剧,加之进化论、实用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动摇,怀疑、迷惘、悲观情绪进人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这种变化在文学领域中得到反映。像狄更斯、布朗特一些早期代表作家,在展示、批判现实的同时,思想仍倾向于传统的宗教信仰,并从中寻求改善社会、拯救个人灵魂的希望。而在哈代、王尔德为代表德一类后晚期作家作品中,信仰动摇、困惑和悲观成了小说的基调,这种情绪和基调成为后来以乔伊斯、爱略特等为首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过渡和序幕。
小说《简爱》的创作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因为主人公性格发展(成人以后)的关键几步最终得益于基督的引导。
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可谓故事的高潮之一。婚礼被阻止,心中装满幸福憧憬的新娘顷刻间被冰冷绝望的洪水淹没。在这极端痛苦的时刻,尽管罗切斯特一再真心执意挽留,简爱还是要“果断、立即、完全地离开他”。她说:“我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我将遵守上帝的规定及世人认可的法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理智的。否则,如果简屈服了自己的感情,留下来以情人的身份与他相处,她的内心是无法安宁的。
简面临的第二次选择是牧师圣。约翰的求婚。约翰不仅使简免于饥饿而死,并且给了她一个家,帮她找到一份职业。简的内心感激自不必说,可是.要做这样一位在她看来“不知道慈悲,也不知同情”的,认为简“不是为爱,而是为劳动而生”,准备把她“做为整个祭品供奉给上帝的”人的妻子.却实在有悖于简的爱情幸福观。她讨厌约翰的这种想法。然而,面对约翰的反复恳求甚至命令,以及他对宗教职责的极度真诚(尽管常常违背基督信仰),简几乎做了让步:“假如我相信嫁给你是上帝的意旨,那我现在就发誓嫁给你,不管以后怎么样。”“指给我路吧,指给我吧!”简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上帝身上。就在这决定的一刹那,她听到了“简!简!简!”罗切斯特在远处的呼唤。这是神的召唤,使她毅然决心去寻找罗切斯特。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不顾性命拯救妻子的举动却更赢得了简的尊重,他也为自己以前的欺骗做了真诚的忏悔。现在,做为一个思想自由经济独立的女性,简与所爱的人结了婚,找到了幸福的归宿。
总之,小说中一系列事件表明,尽管简地位低下,但却努力保持一个“自由的人,独立的意志”,追求和接受以尊重和真爱为基础的爱情,虽然这样做使她遇到重重波折。而且,在每一个关键时候,是简自己的意志以及她心中虔信的上帝的引导使她选择了通往幸福的路。可以说,“天助自助者”在简的身上得到了恰当的体现,简在宗教中得到了启示而做出行动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小说的结局。
与颇有浪漫主义风格和宗教情感意味的《简爱》不同,在小说《苔丝》中,“哈代表现了操纵人类命运的外界和内在力量……人既受外界事物的控制,又受自我本性的驱使。”在苔丝的生活中,每一个人大的变动以及她的悲惨结局似乎都是秘不可知的命运早已安排和捉弄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