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文化产业
[论文摘要]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开始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的艰苦探索,初步形成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在贯彻实施“双百方针”和坚持“两为方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理论。
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化生产力则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凭借文化生产工具,运用文化资源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既有层次、结构和民族形式的不同,更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关系的不同,即文化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如资本主义文化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是根据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正确处理文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解决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反动文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第一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文化生产力的繁荣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第二步。
但是,我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当时按照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其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严重束缚了水平较低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调动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在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遵循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然而,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具有清楚的认识,加之革命战争年代历史经验的影响,毛泽东主要不是从体制改革上来思考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来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双百方针”是当时用来解决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提高之间文化矛盾的有效方式。然而,当“双百方针”与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产生矛盾时,这一方式的有效性就难以为继了,其结果必然是忽视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严重束缚和窒息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一场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艰辛探索。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首要和关键的任务是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历史地位问题。
知识分子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性质和作用则更为关键。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他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并进一步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些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同时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有局限,还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其中知识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还强调不能用抽象的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他多次指出,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考验,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这个科学的结论是对林彪、“四人帮”的“两个估计”的彻底否定。由此开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开始了由培养单向度的人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历史转折。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是改革文化体制,并建立了“文化市场”体系。
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探索时期。怎样处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的关系成为一个亚待解决的问题。究竟是着重于从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上看文化,还是着重于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用上看文化,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瓶颈问题。针对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体制性障碍,这一阶段逐步展开了如下工作。
其一,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市场。1982年6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以国营书店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少流通环节的发行体制,即“一主三多一少”的发行格局。这标志着文化体制开始了全面的体制改革探索。次年6月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要求改革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大中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精简,重复设置的院团要合并或撤销,对市县专业文艺团体设置也提出了调整的要求,承包责任制也在这时被引入,这实际是在打破文化体制内的大锅饭,建立新的文化体制的代谢机制。文化体制改革促使了“文化市场”的出现,1988年文化部、国家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同时也结束了文化市场无法可循的局面。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文化市场”的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局的设置及“文化经济”的提出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又一个重要事件,我国由此开始了以文化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和要素配置的新时期。
其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为了区别于唯心主义,文化一直隶属于意识范畴,科学从属于文化,因此不可能突破意识范畴。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破了这一局限,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意识范畴的概念上升到生产力的层面,由以前的“意识一意识”思维模式开始转向“意识一物质”的思维模式。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他认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它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生产工具,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并不断以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劳动者。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这一系列创新,促使了文化生产力快速发展,文化呈现出极大的繁荣。但是由于改革的重点放在文化体制改革上,过于重视文化的市场性,忽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教育,导致人们的理想信念失落、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官僚主义和工作作风问题比较突出。邓小平后来总结到:“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却了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可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不可动摇的。
第三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六大,实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