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三)学校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因需施教
  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社会认同的不同步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区域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区域经济,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特色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课程,以“实用”为基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并突出“职业”的特色,根据专业特点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即用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和服务方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按照理论“瘦身”,实践“进补”的原则,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同时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职业需求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从而自觉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适应社会需求。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注重市场调研,具有超前意识,敏锐地捕捉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并以此来指导日常教学和实验,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滞后性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除了强调高职人才的一技之长之外,高职院校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从经济社会的发展看,社会需要的不仅是“职业”的人,而更需要的是“社会”的人。据有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中的大学生素质中的前5个指标依次为:(1)专业知识和技艺;(2)敬业精神;(3)学习意识强、可塑性高;(4)沟通协调能力;(5)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而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因素的前5个指标是:(1)敬业精神;(2)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3)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4)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5)沟通协调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放到与培养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是高职人才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毕业生要增强自信心,合理定位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知道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人才的不同层次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捕捉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信息,认识到高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信心。把高职教育作为自己谋取职业、立足社会的有效途径,自觉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高职毕业生要给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合理定位,不能好高务远、心态浮躁,更不能盲目悲观、消极退避。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积极的姿态应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以自己的实用与实干的优势赢得社会的认同和重视,树立起高职人才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杜晓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
   [2]乔美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求矛盾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3]杨孝春. 从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状况谈发展高职教育的紧迫性[J]. 镇江高专学报,2006,(2).
   [4]道良德,马海邻. 经济增长直面劳动力瓶颈 高素质劳动力短缺[N]. 解放日报,2004-11-2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