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略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论文关键词]粤东;家;农耕习俗;土客融合
[论文内容提要]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传统以来,粤东客家山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但在宋朝以前,此处还是一个“蛮烟瘴雨”之地。正是依靠从闽西、赣南迁来的客家人,广开田园山林,才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至清朝中期以后,“今皆开辟,瘴雾全消,岭以北人,视为乐土。”无论是盆地还是山林,都获得了较为深入的开发。对于这个开发过程,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近来研究成果不少。但对于在开发山区和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习俗及其特点,则关注较少。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传统客家乡村社会。
宋明以来,粤东客家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自然地理条件下,祖祖辈辈从事农业生产,形成和积淀了不少深具地方铬印的传统农耕习俗。
一、地方性的农耕生产习俗
粤东客家乡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薯、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农民在长期耕作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农事活动和耕作习俗。
当地水稻最有特色的栽种方式是“插垫子”习俗。梅州山区冬寒来得早,而传统稻种生长周期长、成熟晚,易遭北风寒露侵害。农民为赶在寒露风之前使晚稻成熟,便发明了“插垫子”的方法,将早、晚稻耕作时间交叉安排。即在早稻插莳1个多月,禾苗长至即将“封行”时,在行距间加插晚稻秧苗,这种晚稻秧苗俗称“垫子”。农历六月早稻收割后,即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施追肥料,使“垫子”迅速发育成长,到九月即可收割,避过寒露风。而且还可以缓和山区田多人少,农忙时劳力紧张的矛盾。不足之处是“垫子”产量较低,仅相当于早稻的五六成。
客家地区的田地尤其是山田,比较贫瘠,改良土壤的主要办法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施肥,故农民十分重视施肥,谚云:“耕田无师傅,只要肥来戽。”除使用人畜粪便等农家肥外,乡村有“粪”、“脱草皮”、“暗窑子”之俗。所谓“粪”,即将稻草、蔗渣等植物置于粪坑,使之腐烂,变成腐殖质后,再杂以草木灰、石灰施于田中。这种混合肥料,肥效突出。至于石灰,除有杀虫功效外,因客家地区地处山区,多冷水田,故还能起提高土温、中和酸性的作用,因而客家人多用石灰撒田,以提高粮食产量。所谓“脱草皮”,即将连根铲起数寸的草皮,放入粪坑沤烂,用以肥田。梅县等地农民,有在秧田上堆积山草烧灰作肥的习惯,俗称“暗窑子”。
二、多彩的农事信仰习俗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对一年的丰歉难以预料,于是把抵御自然灾害,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神明护佑,因此在传统农耕过程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农事信仰习俗。这是客家人在长期发展生产过程中,融合当地土著农事习俗形成的,形式多样、富有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多神信仰
客家人聚居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谋生不易,因此信奉神明的习俗较为突出,正如俗语所言:“举头三尺,必有神明。”在传统农耕生产活动中,客家农民信奉的神明众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土地伯公。在传统社会,人们由于对土地的崇拜,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得封土立社。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崇拜转化为对保护神的崇拜,称土地神为“公王”、“社官”、“土地伯公”等。“土地伯公”神位在客家乡村随处可见,伯公庙内只有一块石碑或木牌,或一张红纸,有些连庙也没有,干脆就是几块石头。在客家人的住宅内也设有伯公神位,主人早晚上香贡茶。人们在从事生产或其他活动之前,总要先敬土地神。
五谷大帝,又叫神农大帝,相传是远古时代发明农业和医药的人。客家乡村建有很多“五谷帝庙”,祀奉五谷大帝。除了在岁时节日祭祀外,在“尝新节”还要备新米饭、三牲等去酬谢五谷大帝的恩惠。农作物收获后,人们以自然村落为单位,备办牲醴,作“禾黄福”酬谢“五谷大帝”。
2、农事节日多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为感谢神明的赐与,同时也为了丰富枯燥的农村生活,形成了许多带有娱乐性的农耕节日。客家农耕节日主要有三种类型:岁时节令,如立春日举行迎春牛活动;祈愿禳灾,如祈雨活动;感恩酬谢,如耕牛节。具体而言,较典型的主要有:
开耕节。日期各地不一,有的是在春分或稍后,又称“春社”;更多的是在二月初二,名“谷神诞”,又名“土地诞”。那天,家家杀鸡买肉,舂糍粑,磨豆腐,拜祭田头伯公,边拜边念:“田头伯公田尾伯婆,保佑风调雨顺,一斗(田)割三箩”。并在门前、巷口等处贴上书有“五谷丰登、六畜繁昌”祝词的巷头符,表示对丰收的期望。
田园节。在冬麦收割完毕、早稻秧也插完后,春耕大忙暂告结束,很多乡村便在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过田园节,家家户户碾麦做面线、?品,以炒面线为主,聚餐庆祝。
秋节,即“立秋”节,俗称“做秋”,“过月半”。客家地区种植双季稻,农历六月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早稻收割后要立即插莳晚稻。到了七月立秋节,晚稻也插完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重体力劳动,其劳累程度以及完成最为重大的农事劳动后的欣慰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同时在夏收夏种大忙基本结束后,进入相对农闲的季节,人们辛苦了这么久,正是该休整的时候。“秋”,客家话就是“完”的意思。既然做完了,当然就要进行庆祝。此日人们不干田园活,叫做“嬲秋”。过节时还常举行游神活动,其中影响较大者是松源等地的“扛公王”活动。从立秋之日起,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底,各村轮流“扛公王”,成为村民娱神娱己的主要休闲活动。
耕牛节。在农耕社会,农民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客家地区许多地方有耕牛节。每年举行耕牛节,表达对牛为人代力的衷心敬意,唤起全家和全社会对耕牛的重视和爱护。“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是五华山区传统的耕牛生日节,家家户户舂粉踏?,为耕牛祝贺生日。这天一早,牛主人拿糯米粉做的“水煮圆”5个,象征五谷丰登,分别用青菜包着给牛吃,并在牛的额头、腰背上各贴一块米?(有的还在牛头上披挂红布条)。农谚云:“十月朝,牛牯满段跑”,意即秋收后,耕牛可任意放牧。
上一篇:浅论风筝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