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中,如果一味的追求语言的等值,机械寻求两种语言的等值转换,往往忽略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其实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的转换。看似忠实的翻译其实很可能导致种种矛盾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界定译者的地位:在翻译中,译者首先是精通两种文化的文化交流使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一种文化的含义在另一种新的文化语境和接收空间中获得再生,在文化交流的层面达到意义的对等。
全世界目前仍然在用的语言约有6800种,其中三分之一拥有独立的书写系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多元的文化共生共融有不断的衍生了新的文化形态,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总体进步。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三、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是由于思维能够对进入大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加工。而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语言。可以说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差异就更大。以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式为例。中国人写地址的顺序是从大大小,先标明国家,然后依次是省份,城市,行政区,街道,住宅区,门牌号。而美国人正好相反,顺序是从小到大,依次是门牌号,住宅区,街道,行政区,城市,州名,国家。在时间表达上,中国人的顺序是年→月→日→时;而美国人则是时→日→月→年。这里就包含了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差别: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即思想上倾向于把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而美国人偏好分析思维,即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成分,或者是将他的各种属性,方面等区别开来。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
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对周围信息的编码结构,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编码方式,即不同的语言文化的遣词造句,断落安排,篇章结构都是有区别的。在跨文交流中,人们容易受到先入为主意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于自己相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对方的文化行为。一席讲话或一篇文章,在甲种文化里的人看来是思路清晰,符合逻辑的,在乙种文化中的人看来却思路混乱,比较费解。由一种思维方式编码出来的语言信息发出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接受者使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解码或重新组织,就可能产生歧义,出现误解,甚至导致文化冲突。所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中间桥梁,翻译工作者必须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特点,明白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灵活转换思维方式,消除跨文交流的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转换。下面以中英文的遣词造句,行文安排等方面的对比为例说明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意符,音符和记号的三维文字,这是典型的综合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产物。而英语是典型的表音文字,不考虑英,形,意的结合,这也体现了英国人倾向逻辑思维的习惯。在说话和行文的遣词方面,中国人倾向于用形象的思维方式,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形象的比喻等修辞使文章鲜明生动,有声有色。在报刊,电视,电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华丽,抒情的文章或报道,并且拥有忠实的读者或听众。然而对于国外的读者或听众来说,文章里华丽的词藻,煽情的描写不但不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反而会减少交流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认为是空话连篇,夸大宣传。例如我国某城市举办的桂花节上印刷精美的宣传单上,其中一段文字如下:
… 各种桂花竞相开放,争艳媲美。有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花开得四季桂等。进入桂园,阵阵芳香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