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视角回应(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妇女的环保运动、人民反对新殖民主义的运动,全球及对恐怖主义的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体现了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4、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相当程度的继承与发展。
5、重视基层运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印度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在著述中便十分重视文章的通俗易懂,十分注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经常参与、组织、发动有着广泛群众参与的基层运动。这显然是没有群众基础和实践沃土的第一世界生态主义者所缺乏的。
因此,有中国学者主张,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经验,比如印度的国情与中国更为接近,其经济教训也就更有参照意义。6(P60-65)
对生态女性主义,并非没有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与伤害、破坏自然的“男性气质”相对应,生态女性主义赞美弘扬关爱、养育、保护的“女性气质”。但问题是,这样的女性气质恰恰是在父权体制下产生的,是被父权文化塑造成形,用来确定女性在父权文化中屈居于男性之下的“第二性”地位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不加批判地接受,同时又批判父权文化,这在逻辑上造成悖论。但支持生态女性主义的人士解释说:“虽然在论证的逻辑上出现了悖论,但是从其动机和结果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和其他女性主义流派一样都是追求解除父权制的不公控制,并实现了对其批判和解构的作用。” 2(P56-57)
2,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天生与自然更亲近,具有很强的本质主义倾向,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核心便在于建构主义。这,造成了矛盾,而且过于浪漫主义。
3,生态女性主义对发展提出质疑,却并没有提供一条足以令人信服和接受的人类生存途径。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告诉人们:工业与自然为敌,农业则与自然和睦相处。但是,人类是否应当和能够回到工业化之前?正如李银河质疑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否能够拯救世界?主张适度发展和反对无节制发展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它还面临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何谓适度。……第二,确定了适度的标准之后,如何做到使人能满足于这个标准。第三,公平问题。例如,在一些人得到私家汽车之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让另一些人满足于自行车是否有欠公平?为了公平,是应当让已有汽车的人放弃汽车,还是应当让只有自行车的人拥有汽车?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态女性主义只能是空谈。” 4(P87)
二,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应该做出的回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气质比男性气质更接近自然,是真正的“自然之友”。“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 4(P84) 虽然这番论述有混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嫌,但若以“女性气质”代替文中的“女性”,以“父权文化下的支配型男性气质”替换文中的“男性”,则堪称精彩论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发现,科学和技术是符合支配型男性气质的,它的发展过程便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过程,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掠夺和压迫过程。科学技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性别偏见,科技领域长期被男性把持,女性被认为天生没有能力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科技成果主要是为男性的利益服务,有时甚至是以牺牲女性为代价的。
“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越发使妇女意识到科学技术的性别偏见,意识到科学的整体范式具有父权制的、反自然的、殖民的特征,目的是像剥夺自然的生产能力一样剥夺妇女的生育能力。” 6(P6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到男性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的联系。男性的环境观是等级的,如化学品,核战,等等。7
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及传统男性气质的审视,使得男性不能不对之做出回应。正是在女性主义的激发下,男性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定义,男性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生态女性主义不断发出声音的时候,男性学同样应该对之做出回应。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观点上的响应,不如说是对建设新型两性关系及和谐社会的一种双向努力。
在男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对接中,我以为有必要明确定义“男性觉悟”与“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两个概念。所谓男性觉悟,是男性自觉地认识到父权文化的存在伤害着女性和男性。我在此提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一概念,即强调成熟的男性觉悟应该包括两个属性:
1,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伤害,进而帮助女性获得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
2,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男性的伤害,进而行动起来反抗这些伤害。
在男性觉悟的过程中,缺少二者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只强调觉悟到父权文化对女人的伤害,便无法从男性的视角提供反对父权的动力;只觉悟到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父权文化的本质,意识到女性是更深的受害者,从而难以建立两性和谐。
以“男性觉悟二重性”为基点,针对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男性气质反自然”的定义,我个人主张,男性学应该明确两点态度:
1, 认同并支持生态女性主义者关于传统的男性气质对自然具有破坏性的主张;
2, 明确强调必须对父权文化与男性进行区分,传统男性气质是父权文化强加给男性的,是这种男性气质在与自然为敌,男性同样是受害者。
此两点态度的提出,同样意在说明,男性学学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女性主义者在反父权文化和体制方面,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再进一步,男性学应该从男性的视角,检讨父权文化对女性和男性的双重伤害。
对于第一点态度,应该不存在普遍的争议。但是,对于第二点态度,争论可能会很激烈。
最有代表性的反驳之一可能便是:你主张将父权文化和男性分离,那么,数千年来不正是男性在维护着父权文化吗?不正是男性在按着男性气质的要求,去破坏自然吗?
我在多篇论文中强调,简单地说男性在维持父权文化是错误的,男性是一个内部有太多差异的群体,并非所有男人均从父权的不平等关系中受益。不同年龄,阶级,收入,种族的男性是完全不同的。8所以,父权文化是由信奉这种文化的男性和女性来维持的,他们实际被这文化所骗,所害,所误,却不自察。性别研究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觉悟,而不是单纯去指责他们。
父权文化给男性的许多利益,以父权眼光看是利益,所以它能够长期维持,但以男性学的眼光看,就是伤害,只不过以前男人同样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男性学的理念可以帮助男性意识到,自己在得到的利益同时也受着伤害,所以要放弃父权文化给的权利以及利益,从而和女性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得男性和女性均受益。
正因为如此,泛泛地说男性统治自然或男性反生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父权文化如何通过定义男性气质来束缚男性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而指使男性成为自然的破坏者的。破坏环境的不是男性,而是支配他们的男性气质。男性被父权文化强加了这样的男性气质,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根源要打倒传统男性气质及后面的父权文化,而不是把男性当靶子。
即使男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自然的破坏,那也是父权文化的结果。男性当然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过并改正,并为此承担一切道义及法律责任。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改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只有认清深藏在后面的父权文化的本质,才能够从性别研究的视角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一个终极方案。
这样的思维方式,便是男性学应该做出的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男性学针对生态女
4、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相当程度的继承与发展。
5、重视基层运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印度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在著述中便十分重视文章的通俗易懂,十分注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经常参与、组织、发动有着广泛群众参与的基层运动。这显然是没有群众基础和实践沃土的第一世界生态主义者所缺乏的。
因此,有中国学者主张,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的经验,比如印度的国情与中国更为接近,其经济教训也就更有参照意义。6(P60-65)
对生态女性主义,并非没有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与伤害、破坏自然的“男性气质”相对应,生态女性主义赞美弘扬关爱、养育、保护的“女性气质”。但问题是,这样的女性气质恰恰是在父权体制下产生的,是被父权文化塑造成形,用来确定女性在父权文化中屈居于男性之下的“第二性”地位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气质不加批判地接受,同时又批判父权文化,这在逻辑上造成悖论。但支持生态女性主义的人士解释说:“虽然在论证的逻辑上出现了悖论,但是从其动机和结果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和其他女性主义流派一样都是追求解除父权制的不公控制,并实现了对其批判和解构的作用。” 2(P56-57)
2,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天生与自然更亲近,具有很强的本质主义倾向,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核心便在于建构主义。这,造成了矛盾,而且过于浪漫主义。
3,生态女性主义对发展提出质疑,却并没有提供一条足以令人信服和接受的人类生存途径。生态女性主义试图告诉人们:工业与自然为敌,农业则与自然和睦相处。但是,人类是否应当和能够回到工业化之前?正如李银河质疑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否能够拯救世界?主张适度发展和反对无节制发展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它还面临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何谓适度。……第二,确定了适度的标准之后,如何做到使人能满足于这个标准。第三,公平问题。例如,在一些人得到私家汽车之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让另一些人满足于自行车是否有欠公平?为了公平,是应当让已有汽车的人放弃汽车,还是应当让只有自行车的人拥有汽车?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态女性主义只能是空谈。” 4(P87)
二,男性学对生态女性主义应该做出的回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气质比男性气质更接近自然,是真正的“自然之友”。“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 4(P84) 虽然这番论述有混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嫌,但若以“女性气质”代替文中的“女性”,以“父权文化下的支配型男性气质”替换文中的“男性”,则堪称精彩论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发现,科学和技术是符合支配型男性气质的,它的发展过程便是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过程,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掠夺和压迫过程。科学技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性别偏见,科技领域长期被男性把持,女性被认为天生没有能力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科技成果主要是为男性的利益服务,有时甚至是以牺牲女性为代价的。
“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殖技术方面的新发展,越发使妇女意识到科学技术的性别偏见,意识到科学的整体范式具有父权制的、反自然的、殖民的特征,目的是像剥夺自然的生产能力一样剥夺妇女的生育能力。” 6(P6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到男性统治自然与统治女性之间的联系。男性的环境观是等级的,如化学品,核战,等等。7
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及传统男性气质的审视,使得男性不能不对之做出回应。正是在女性主义的激发下,男性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定义,男性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生态女性主义不断发出声音的时候,男性学同样应该对之做出回应。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观点上的响应,不如说是对建设新型两性关系及和谐社会的一种双向努力。
在男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对接中,我以为有必要明确定义“男性觉悟”与“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两个概念。所谓男性觉悟,是男性自觉地认识到父权文化的存在伤害着女性和男性。我在此提出“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一概念,即强调成熟的男性觉悟应该包括两个属性:
1,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伤害,进而帮助女性获得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
2, 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男性的伤害,进而行动起来反抗这些伤害。
在男性觉悟的过程中,缺少二者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只强调觉悟到父权文化对女人的伤害,便无法从男性的视角提供反对父权的动力;只觉悟到父权文化对男性的伤害,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父权文化的本质,意识到女性是更深的受害者,从而难以建立两性和谐。
以“男性觉悟二重性”为基点,针对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男性气质反自然”的定义,我个人主张,男性学应该明确两点态度:
1, 认同并支持生态女性主义者关于传统的男性气质对自然具有破坏性的主张;
2, 明确强调必须对父权文化与男性进行区分,传统男性气质是父权文化强加给男性的,是这种男性气质在与自然为敌,男性同样是受害者。
此两点态度的提出,同样意在说明,男性学学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女性主义者在反父权文化和体制方面,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再进一步,男性学应该从男性的视角,检讨父权文化对女性和男性的双重伤害。
对于第一点态度,应该不存在普遍的争议。但是,对于第二点态度,争论可能会很激烈。
最有代表性的反驳之一可能便是:你主张将父权文化和男性分离,那么,数千年来不正是男性在维护着父权文化吗?不正是男性在按着男性气质的要求,去破坏自然吗?
我在多篇论文中强调,简单地说男性在维持父权文化是错误的,男性是一个内部有太多差异的群体,并非所有男人均从父权的不平等关系中受益。不同年龄,阶级,收入,种族的男性是完全不同的。8所以,父权文化是由信奉这种文化的男性和女性来维持的,他们实际被这文化所骗,所害,所误,却不自察。性别研究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觉悟,而不是单纯去指责他们。
父权文化给男性的许多利益,以父权眼光看是利益,所以它能够长期维持,但以男性学的眼光看,就是伤害,只不过以前男人同样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男性学的理念可以帮助男性意识到,自己在得到的利益同时也受着伤害,所以要放弃父权文化给的权利以及利益,从而和女性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得男性和女性均受益。
正因为如此,泛泛地说男性统治自然或男性反生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父权文化如何通过定义男性气质来束缚男性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而指使男性成为自然的破坏者的。破坏环境的不是男性,而是支配他们的男性气质。男性被父权文化强加了这样的男性气质,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根源要打倒传统男性气质及后面的父权文化,而不是把男性当靶子。
即使男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自然的破坏,那也是父权文化的结果。男性当然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过并改正,并为此承担一切道义及法律责任。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改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只有认清深藏在后面的父权文化的本质,才能够从性别研究的视角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一个终极方案。
这样的思维方式,便是男性学应该做出的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男性学针对生态女
上一篇:浅谈服饰中的龙凤文化
下一篇: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