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业转换对西北历史生态的影响(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程开始发生,武威旧县、连城、文一古城、骆驼城、新墩子城、许三湾城、草沟井城、明海子城、锁阳城等先后被迫废弃。
    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封建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水土资源利用方式,代替了奴隶制的以游牧为主的水土资源利用方式。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了迁徙畜牧业时期西北地区较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面貌。大面积的绿洲原野被开发开垦为农田,农业栽培作物大量地取代了原始的原生植被,天然水资源被大量地应用于人工引水灌溉。为此,西北地区原有的以自然力起主导作用的绿洲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被以人工为主的以灌溉农业为中心的,与草原畜牧业相结合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所取代。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活着的人们,已经从消极地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阶段,过度到了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有效地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的新阶段。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一次,极其强烈地受到了人类的干预和严重影响。
    然而,随着西北地区大规模开发发展的不断深入,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和人畜用水量大量增加。西北地区内部各绿洲系统所依赖的各流域各河流,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的矛盾开始愈来愈突现出来。远离水源上游的绿洲边缘地带和各流域各河流下游地区,愈来愈多地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影响和威胁。以致绿洲边缘地带开始被沙漠吞没,被迫放弃长期经营的绿洲农业区域。可见,我国西北地区古代开发发展的高潮时期,因水源不足和枯竭,以及人为破坏固沙植物引起的风沙侵害绿洲边缘区域的现象已经时有发生。
    唐末,吐蕃占据西北大部地区,畜牧经济再度发展,寺院经济繁荣。公元848年,张议潮起义迅速收复河西陇右等地区,西北河西走廊等地区历史进入归义军时期。张氏政权和随后五代时期的曹氏政权,为巩固统治,在河西走廊等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他们“兴屯田,疏水利”,鼓励农耕,有效地抵御了吐蕃和西夏的进攻。公元1036年,元昊亲自领兵西征,最终占据了几乎整个西北地区。当时西北地区水草丰美,极其有利于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西夏王朝的发展,而且依托西北各地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富有的灌溉之利,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壁画画面中有许多反映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形象资料,也可见当时西夏统治时期手工业、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状况。壁画中的《打铁图》、《酿酒图》、《耕种图》、《舂米图》、《犁耕画》等都有形象生动直观的对生产生活的反映。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西夏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了北宋中原地区的耕作方法,“耕稼之事,略与汉同”了。
    清朝前期就开始大规模地经营西北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并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清后期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力和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当时,社会动荡、山河残破,土地荒芜,森林毁坏,自然灾害频繁。虽有林则徐、左宗棠、孙中山、冯玉祥等人治理西北,改善西北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状况的思想和微不足道的行动。但终究不能有效逆转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甚至连原来左宗棠沿陕甘大道栽种的“左公柳”也几乎被砍伐殆尽。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进入了最严重危机的时期,这一时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严重恶化与危机,并对以后这一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在唐后期至民国时期,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结构,进行了多次的频繁转化。唐末前期是以农为主以牧为辅,随后吐蕃时期转化为以牧为主以农为辅,到归义军时期又转化为以农为主以牧为辅,而西夏统治时期再转化为以牧为主以农为辅,明清及以后再又进行了同样的几次主辅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转化。这种连续的、几乎不间断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与转化,必然造成西北大地这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严重的、不可逆转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荒漠化的历史和规律证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田大面积弃耕以后,原来的耕地以疏松的地表土形式直接裸露;在失去天然的和人工的植被保护的情况下,风力活动迅速加强,地表粗化,就地起沙与流沙侵入相结合;进而很快形成灌丛沙堆和流动沙丘,绿洲区域逐渐沙漠化和荒漠化。这种过程一但完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如若人们重新垦殖、重新引水灌溉,在水资源环境与条件保证的情况下,绿洲区域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可以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实现其自然生态环境的逆转。而下游地区,就西北地区历史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的实践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逆转的可能性很小,难度极大。
    我国古代唐后期以来,西北地区一定时期、一定绿洲区域中心的发展繁荣,掩盖着的或隐藏着的是西北地区绿洲区域边缘地带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的严重恶化。或者说,在一定时期、一定意义上,正是由于西北地区绿洲区域中心的发展繁荣,造成了西北地区绿洲区域边缘地带严重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三、西北地区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变发展,有其自身的原因和规律性,与频繁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经济生产方式转换是相关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是自然的历史生态与历史环境演变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的各种活动、各种行为不断影响其历史生态与历史环境的必然结果。西北地区史前时期以前形成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大规模影响、干预以前,在我国汉代以前,并没有较大的剧烈的变迁与逆转。当时,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水草丰美,河湖遍布,气候温暖湿润,孕育着广阔西北大地上的各种动物、各种植物和人类初期活动的无限生机,充满着生物、动物、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活力。
    自汉代开始,人类的活动开始较大规模地、不间断地影响和干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对西北地区不间断的军事活动、不间断的移民垦殖、不间断的水土资源开发,几乎也是不间断的毁林、毁草、过度放牧。结果是不间断地毁坏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西北地区动物、植物、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的共生与发展。特别是我国从唐代后期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不断的战祸离乱加上不断的天灾人祸;再加上不断的、反复的生产结构调整,特别是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即因为频繁调整的统治者的民族生活、生产习惯的不同,造成的从以农为主以牧为辅到以牧为主以农为辅,再到以农为主以牧为辅,又到以牧为主以农为辅的多次的、循环的农牧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转换。致使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国西北地区历史生态与历史环境,是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既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独立的发展变化过程,又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既是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是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进入人类实践,且相互关系日益发展变化与密切的过程。分析和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演变发展的具体表现、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探索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在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和历史自然生态与历史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在促进人类对历史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现实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推动西北地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西北开发的历史,其历史生态与历史环境恶化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选择开垦对象不当;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资源利用不当;战乱的影响等。但农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频繁转换,是有直接影响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