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意识的演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史学界倾向于认为康、梁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是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论著直接肯定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形成并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①这是值得讨论的。笔者认为康、梁维新派是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处于从封建科举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的状态之中。公车上书之前,中国确已出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例如容闳。70年代由清政府派出国的留学生,在国外接受现代科技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思想观念与广大接受科举教育的士子也有相当差异,例如严复。但他们都是清政府指定派出的,与科举没有关系,不代表科举知识分子的自发分化。公车上书所开始集结起来的当然是一批知识分子,但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是一批从士子中蜕变出来的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他们之所以这时候蜕变出来,有两个基本原因:(一)科举制度的危机;(二)民族矛盾的催化。
清代科举是一项人才选拔制度,又兼具教育制度的功能。到戊戌时期,这个制度业已全面腐败,其深刻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科举出路与知识分子功名意识的矛盾。功名意识是科举下知识分子以至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康有为说“窃计中国人多,最重科第,退以荣于乡,进仕于朝,其额至窄,其得至难也。诸生有视科第得失为性命者。”②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取士制,“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关,……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徧播谣言,几被欧击。”③维新派变革科举的企图遭到了广大士子的激烈反对。尽管人人热衷于读书做官,科举出路却很窄。有人统计清代总督、巡抚一级高层官吏2748人中,有1031人出身进士,781名侍郎中,58.51%出身进士。④清代功名名额有限,尤以进士为难。从顺治3年到光绪30年258年中计开科考118科,取进士26692名,平均每科不足240名。⑤另一方面清末教育却有较大发展。除了各省州府县学而外,“大小书院则达千数百处之多。”⑥科举的拥挤令人吃惊,南方文化较为发达的省份如两广、两湖、江浙一带尤甚。徐勤埋怨说:“泰西抡才,皆无额也,而科举则不问通否,惟额是副,吾粤南海、顺德、新会、童试至五六千人,而学额仅四十;诸生试者万二千余人,而诸生不得录科者尚十之五六,监生不得录科者以千数。会试则吾粤举子五百余,而进士仅十六人……其他江楚四川亦或类是。”⑦
第二,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的矛盾。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主要形式是八股。考生必须严格按八股的形式以四书五经的内容答卷,只能代圣人立言而不许有任何发挥。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工业革命为动力的,中国近代以科技落后屡战屡败。康有为说:“况今者四海棣通,列强互竞,欧美之新政新法新学新器,日出曹奏,欧人乃挟其汽船铁路,以贯通大地,囊括宇合,触之者靡,逆之者碎,采而用之,则与化同,乃能保全。”⑧然而科举教育却不许这样做,“自童生至壮年,困之以八股,禁其用后世书,不读史书、掌故及当今之务。”⑨“问以新世五洲之舆地国土政教俗艺,皆茫然无所睹。”⑩徐勤直接揭露说:“有以外部之要,而言澳门在星加坡之外者;若亲藩极贵,问安南在何处?与广西近否?则固然矣。是以割混同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六千里之地与俄……而中朝若不知之。”11如此激烈的言论公然宣之报纸、书诸奏章,证明科举已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严重障碍。
科举危机决定了必然会有一批不满现状的知识分子分化出来,甲午中日战争恰好成为催化剂。内外变乱的历史风雨使清政权封建专制主义的声威久已衰弱,于是危亡的时代把一批普通知识分子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会东事起,水陆诸军,溃败不可收拾,警报日夕数至。朝野上下,震掉失图。于是乡曲之儒,谈虎生变,亦稍稍生热力,萌动机矣。”12甚至清政府的中下层官吏,也直接受到战争的影响,形势吃紧之际“各省京官纷纷出京,几于十室九空,流散情形,不堪目睹。”13战后中日和约的内容传出,“举国廷诤,都人惶骇。”14汇集于北京的会试举子尤为激昂,最后终于酿成了公车上书这样空前的政治请愿。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请愿本身。民族的灾难呼唤着广大知识分子挣脱科举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把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民族命运密切联系起来,“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15公车上书代表着“士”这个阶层的骚动与分化。康、梁维新派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近代历史悲壮的一页,而且引导广大青少年日益脱离科举知识分子群体,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





康、梁维新派既然是一批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是刚刚从封建知识分子群体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群体,那么,他们的群体意识有些什么特征呢?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为既纠葛于封建主义,又倾向于资本主义的两面性。
如果就维新派知识分子个人而言,他们思想内容各有特色,把它们的闪光点聚合起来,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但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水平,只能找出他们身上最本质、最共性的东西进行分析。维新派的思想意识最具共性的有以下三点。
(一)功名意识基本脱离。戊戌变法时期,最为普遍一致的主张莫过于改革科举。公车上书指责科举“功令禁用后世书,则空疏可以成俗,选举皆限之名额,则高才多老名场,”它使国家“任道之儒既少,才智之士无多,乃至嗜利无耻,荡成风俗,而国家缓急无以为用。”16徐勤斥责科举是“腹心膏盲之害”,造成了空前的人才枯竭,使“朝无才相,阃无才吏,野无才农,市无才商,肆无才工”,不去科举而求变法自强“犹却行而求及前。”17与此相联系的要求就是采用西方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引进科技知识。“泰西之所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汪康年提出了一揽子改革办法,“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育人才,则必新学术,新学术,则必改科举、设学堂、立学会、建藏书楼。”18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徐勤、杨深秀、谭嗣同、徐致靖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上奏条陈,造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19变科举兴学校的主张“风靡海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20在维新派的外围,这一主张也得到了相当的支持。启蒙思想家严复、洋务派官僚张之洞、总理衙门等,无不有所呼应。严复指出科举与民智的关系不破不立,“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21京师大学堂开办时“京外官投名愿附学者,逾七百人,学堂不足以容。”22《戊戌变法》第二册所收录的康、梁维新派,清政府开明官吏及总理衙门有关变法的奏议共82件(不包括康有为七次上书),其中直接讨论科举和学校人才问题的共27件,反映了革除科举弊制的现实趋势。
(二)知识观念上的两面性:既要引进近代西学,又保存着浓厚的经学意识。维新派对科举的批判是空前的,其重大历史价值不容否定。严复曾把科举的废除称为“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井田、开阡陌。”23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维新派的知识观念中仍然包含着接受西学与坚持儒家思想道统的矛盾。康有为接触西学比较早,他在1879-1883年间就读到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及部分《万国公报》,并且“薄游香港”。他自称“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俛读仰思,日新大进,”24着力鼓吹引进西方新学。奇怪的是,他一方面盛赞西方国家“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25另一方面又大力歌颂“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26“孔子之圣,光并日月,孔子之经,流恒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