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会通河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一代南漕北运,以海运为主。末年,会通河废而不用。明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而东,会通河尽淤。至永乐九年(1411),复开会通河而制作与元代不尽相同:在汶上东北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尽趋南旺水脊,南北分流济运,六分北下至临清入卫,四分南下至鲁桥入泗。自此以后,汶水通过南旺以北山东运河成为海河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时达四百数十年之久,只有几次黄河北决,穿运而东,汶水被挟由大清河入海时例外。明清两代黄河多次北决夺大清河,每次皆不久被塞。但最后到了清咸丰五年(1855)兰阳铜瓦厢那次决口,清政府正忙于对付太平天国,无暇顾及塞决,从此汶水既不能穿越黄河,也就脱离了海河水系。
咸丰五年以后,黄河以北临清以南这段运河,只得“借黄济运”,即引黄河水注入运河。黄水多沙,每年旋浚旋淤,劳费不堪。其时海运已兴,每年漕粮仅极少数仍由河运。勉强维持了四十多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粮全数改折,漕运罢而运河不复挑浚。三五年后,黄河以北百余里几成平陆②。
总结历史的经验,可知海河水系的南侧只能以清、淇及部分丹水为源。以扩展航运为目的的引沁入卫和引黄入卫,都是害多利少,引汶入卫则只有在黄河夺泗、淮在苏北入海时才能做到。
————————
① 济州河南段自济州南注泗水,以来自兖州西注济州城下的泗水为源。汶水另一部分由堽城滚水坝循旧道注大清河入海。
② 此节据《元史》、《明史》、《清史稿》的《河渠志》、《食货志》,参《明会典》、《行水金鉴》、《淮系年表》。
现在的白河汉代叫沽水,现在的潮河汉代叫鲍丘水,二水的下游历史上时有变迁。《汉书·地理志》只在渔阳郡渔阳县下见沽水,“出塞外,东南至泉州入海”,失载鲍丘水。《水经》于二水皆有较详记载:
沽河从塞外来,南过渔阳狐奴县北,西南与*[儽字亻改氵]馀水合为潞河,又东南至雍奴县西为笥沟,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
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又南过潞县西,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沽河条只及与*[儽字亻改氵]馀水(今温榆河)、清河合,而不说与鲍丘水合,鲍丘水条也不说与沽河合,可见汉世沽与鲍丘本各自入海;方建安十一年曹操凿通平虏渠,海河水系最初形成时,水系的东北界只包括沽水,不包括鲍丘水。但就在这一年,由于曹操继平虏渠之后又开凿了泉州渠和新河,海河水系便东向扩展了两大步。
《魏志·武帝纪》载建安十一年,“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据《水经淇水注》、《鲍丘水注》,泉州渠南起泉州县境清、沽(潞)合口下游不远处,北流至雍奴县东泃河口以东泉州口入鲍丘水。这说明与平虏渠同年开凿的泉州渠,南起今天津市区以东的海河,北抵今宝坻县境大致相当古鲍丘水下游的今蓟运河,从而使海河水系东展到了蓟运河流域。
《魏志·武帝纪》失载新河。《水经濡水注》说新河是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上承雍奴县东鲍丘水于盐关口,东北绝庚、巨梁等水,东至海阳县东南,“东会于濡”。濡水即今滦河,在汉辽西郡境内,正是曹操用兵三郡乌丸的前线,所以郦道元说新河“与泃口俱导”是可信的。导泃口即指凿泉州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三渠皆为征蹋顿而凿,时间都在建安十一年,施工应稍有先后,基本上可以说是同时“俱导”。盐关口不见《鲍丘水注》,惟《鲍丘水注》说鲍丘水“东合泉州渠口,又东庚水注之”,而《濡水注》说新河“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又东北绝庚水”,泉州口盐关口都在庚水(今蓟县沽河)之西,二者宜相去不远。疑盐关口应在泉州口稍东,这样才能使新河承受来自鲍丘水汇合泉州渠以后更为丰富的水源。这说明了由于新河的开通,使海河水系更东展一步到达了滦河流域。
海河水系向西南的扩展是逐步接受更多更远的水源,由淇而清,而丹,而沁。向东北的扩展则相反,是逐步将海河水通过人工开凿的河渠导向东北,由潞(沽)而鲍丘水,而濡水;这当然是地势所决定的。
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为同一目的开凿于同一年,其后果却大不一样。平虏渠从此成为清河、永济渠、御河、卫河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不变。泉州渠在《鲍丘水注》中被称为“故渎”,又说“今无水”;新河在《濡水注》中亦作“故渎”;可见在郦道元前,此二渠已仅存遗迹。此后即不见于记载,估计郦后不久已归湮灭。
郦道元时代海河水系不仅已与鲍丘水、濡水隔绝,据《沽河注》《鲍丘水注》,雍奴、泉州间沽河的下游笥沟“今无水”,而鲍丘水的上游自渔阳“西南历狐奴城(今顺义东北)东,又西南注于沽河”,合流至雍奴县北,鲍丘水“旧分笥沟水东出,今笥沟水断,众川东注,混同一渎”归海。这就是说,连沽河都东合鲍丘水由今蓟运河入海了,也退出了海河水系。
《汉志》的治水,于《水经》为*[儽字亻改氵]水。《汉志》治水“东至泉州入海”,《水经》*[儽字亻改氵]水改为在雍奴县西入笥沟。故东汉末年清河北合沽河,*[儽字亻改氵]水即作为沽河的一条支流加入了海河水系。至郦道元时笥沟水断,退出海河水系的就不仅是沽河干流,也包括了支流*[儽字亻改氵]水即今永定河及其上游桑乾河。所以在郦道元时代,海河水系的东北界较之《水经》时代大大缩进,仅以圣水为限。圣水上游是今房山县境的琉璃河,下游即《汉志》桃水,经今固安、永清县北,安次县南,注入《汉志》的滱河,《水经》的巨马河。
隋炀帝开永济渠,《隋书》只说是“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北通涿郡”的南段是开渠引沁水入白沟,循白沟、清河北上,释见上文。清河只能北抵今天津市区,自此以北达于涿郡该怎么走法,文献并无明白记载。按,《通鉴》大业八年,炀帝在大军云集涿郡之后,出发东征之前,在涿郡举行了三种祭礼,其中“宜社”礼是在城南桑乾水上举行的。又,《寰宇记》幽州蓟县:桑乾水流经城西城南,引隋《图经》云,“*[儽字亻改氵]水即桑乾水也。……至雍奴入笥沟,俗谓之合口”。据此可推定:永济渠在雍奴“合口”以南至今天津应为当时的笥沟,即今北运河;从合口西至涿郡城南应为当时的桑乾水,故道在今永定河北,大致自今石景山出山后东流经涿郡故城南,又东自今南苑以下约当于今之凤河,东南流至武清旧县城东,东注北运河①。由此又可知,在隋炀帝以前,或就是由于炀帝的开凿永济渠,沽河已恢复了《汉志》《水经》时代自雍奴南出泉州的故道,不复东合鲍丘水。其时鲍丘水上游和桑乾水都是沽河的支流,沽河一经恢复南注清河的故道,海河水系的北界也就包括了潮河流域和桑乾河流域。
隋以后沽河下游不复东合鲍丘水,鲍丘水的下游遂为唐宋记载所不及。但其部分故道犹或称鲍丘河,或称潮河,见于明、清、近代图籍中,起三河、密云界上,南径三河县夏垫镇,东南径宝坻林亭口至八门城入蓟运河。在一般情况下,鲍丘河和下游蓟运河与海河水系不相涉。惟每遇白河或北运河决溢,往往由此分泄入海。为了维持北运河的航运,每决必塞。直到民国二年(1913),白河决于顺义县东南李遂镇,夺箭杆河南下香河,东趋宝坻由蓟运河入海。时漕运已废,无需再塞,从此潮、白河便退出海河水系,北运河仅以温榆河即《汉志》《水经》中的*[儽字亻改氵]馀水为源。
本文阐论海河水系的发展,只限于与水系扩展、减缩有关的变化,略如上述。至于在水系内部诸水流路的改变,包括永定河、滹沱河、漳河等的频繁改道,因其改变并不影响水系范围的展缩,一概置而不论。
————————
① 《寰宇记》幽州永清县:“桑乾水在县北十里,东南流”;安次县:“县东枕永济渠”;这种情况只能开始出现于唐代。在隋代,自应以隋《图经》为准,桑乾水东至雍奴合笥沟,自涿郡城南至雍奴的桑乾水和雍奴以南的笥沟,就是当时的永济渠北段;隋永济渠不会流经宋永清县北十里处,也不会经安次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