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与卖淫──近代中国市民社会一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關於中國近代城市社會,許多研究者借用西方的「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或「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概念,以權力運作為視角,在國家─社會的互動或所謂「第三領域」中去審視研究,或認為中國近代不存在「市民社會」及「公共領域」,或認為近代以出現了「市民社會」的雛形等等1。這些研究給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角度和收穫,但以具西方社會歷史情境意義的「市民社會」或「公共領域」概念為原形在中國尋找對應或對比,固然可以發現原本忽略的歷史事實或對其做出新的解釋,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對中國社會解釋的有效性是有限的,且容易導致對與「範型」相關現象的強調以至「過度闡釋」,而忽略中國近代城市社會的本土性特徵及中西複合的一些方面,如「外啟後發」的中國近代城市化與城市早期現代化密不可分,但與西方不同,二者非自然而生,也非呈並進之勢,相反,城市現代化因外力切入而啟動,且以鄉村的落後為代價,城鄉之間呈二元對立。所以,離開了中外互動、城鄉互動來談論中國城市現代化往往難見森林,拋棄農村談論近代的市民社會也難免不足。在中國近代城市中,不僅是似乎與西方「現代性」組織、制度等「理想型」相關的「積極、進步」的一面可以反映國家/社會的權力運作,在本文所論述的「消極、落後」的中西合力而成的城市社會問題──吸毒和賣淫,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研究可以脫離單單尋找西方社會影子的思維定式和國家/社會的二元論,於日常生活中發現權力的滲透及社會問題的結構化進程,使其在反映中國近代城市社會時更切實際。
一 吸毒與賣淫
  鴉片戰爭以降,外力入侵,中國先後有約開、自開商埠一百有餘,它們在歐風美雨侵襲之下迅速發展,早期現代化得以啟動,城市結構變遷、功能轉化,城市面貌也大為改觀。但同時城市社會問題也日益嚴重,且和前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吸毒和賣淫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兩個問題。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鴉片成為合法商品在各通商口岸長驅直入,各城市的吸食者也迅速增加。1872年,「上海城廂煙館共計1700餘家」,「幾同茶、酒、飲食之店焉」2。到二十世紀30年代,城市中吸毒盛況空前,上海煙館林立,僅低級煙館「燕子窩」即多達2萬餘家,三次煙民登記,達6.5萬餘人;漢口在1933-1938年間,除有數十家較大煙館外,售吸棚戶多達700餘家;而重慶成年男女抽煙者佔7/10,女子佔3/10,每天鴉片銷量達3噸左右,耗銀約10萬兩3。19世紀80年代,全國吸食鴉片者約2,000萬,佔全國總人口42,000萬的5%左右;1929-1934年間,全國吸毒人口達到空前地步,總計全國吸食毒品的人數達8,000萬,約占總人口的16.8%4。
  娼妓在近代城市中也大量存在,從通商大埠到偏遠小鎮,幾乎沒有例外,如上海1842年後,「其娼妓事業與工商業有駢進之勢」,其「青樓之盛甲於天下,十里洋場,釵光鬢影,幾如過江之鯽」 5。二十世紀10、20年代,樂靈生牧師(rev. frank rawlinson)曾通過中華博醫會的會員在中國四十一個人口從1,200人到150萬人不等的城市調查,發現妓女人數與人口比率是1:50至1:5000,平均比率是1:325,在南京、桂林、煙台、北京、濟南、上海六個擁有6萬-150萬人口的城市中,妓女人口比率是1:153至1:593,平均比率是1:3006。又以北京為例,十幾年間的公娼人數變化如下:
        時 間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9 
        妓院數  353   366   357  388  391  406   377  332  
        妓女數  2996 3184  3330  3490 3500 3887 3130  2752  
    資料來源: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編輯:《社會學界》第五卷(1931年6月),頁115。
  大致說來,娼妓數量與城市規模成正比,縣級城鎮幾十上百,通商大埠則逾千上萬。且統計數字多是公娼人數,因私娼暗地營業,無從統計,且人數一般多於公娼,由此推算娼妓數目更是驚人,如有人估計30年代上海娼妓人數當不下十萬7。娼妓等級也很齊全,如北京公娼可分為小班、茶室、下處、老媽堂等,上海分為長三、麼二、花煙間、釘棚等。妓女數量多、層次全,是賣淫走向社會化的表現,也正是為了適應近代城市不同階層嫖客的不同需要。
  這兩個近代城市中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僅僅是一種現象,而且是一個過程,是近代中國城市化與城市早期現代化的一部分,並在這一進程中獲得了其存在和蔓延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基礎。  

二 城市化、城市早期現代化與城市問題
    (一)城市化
  近代中國城市化與外力楔入密切相關,開埠城市多因商而興,通過國際貿易,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形成國際市場控制中國通商都市,中國都市聚斂鄉村腹地的市場格局,所以出現了中國農村經濟商品化程度提高,而商品價格主要由國際市場決定的情況8,中國農產品往往被迫以低於自身價值的價格出售,從而加劇了農村貧困。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農村自種鴉片的地區在不斷擴大,1880年,全國罌粟種植面積已達1,300多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6%9。鴉片種植之初,其價格一般高於普遍農作物,似乎一時能夠繁榮種植區的農業經濟。但鴉片種植極易導致糧荒,四川種植鴉片最多的涪陵,稍有水旱之災,即有「大饑,栽煙者,一家吞煙自盡。巴中種煙餓死者,埋萬人坑」10,更有許多家庭典賣妻女,籌逃亡之資。於是,大量破產農民湧入城市,而近代城市經濟的發展狀況無法容納大批勞動力,造成城市中大量無業流民的存在,為各種城市問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
  大部分城市娼妓的來源是也是農村,農村作為多方面的被榨取者,加上災荒嚴重,所以「一方面農村經濟的崩潰,農戶日在困苦艱迫中,一方面則大都市的興起,又足以增強人肉市場的發達。於是,娼妓亦成為農民販賣子女的地域」11。近代的兵災匪禍、苛捐雜稅使農民「將收穫盡數賣出,而所得盡數,還不夠抵作稅捐,他們最初出售田地,再則變賣雜物,繼續又典質房屋,房屋雜物又無人肯買,貧農只得棄地不耕,賣光兒女以作逃亡之用」12。
  總之,農業破產與天災人禍在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拉力」不足的情況下,把大批農民「推入」城市。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導致部分城市人口畸形膨脹,如上海1932年5月人口為2,720,386人,11月增至3,078,345萬人,僅6個月就增加了35萬多人13。 城市化的畸形又對城市早期現代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城市早期現代化
  城市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全面的進程,而中國近代部分城市超常發展,整體經濟結構不合理,為城市問題的滋生提供了契機。城市超常發展乃因商而興,工業發展比較遲緩,農村經濟的衰退與城市工業發展不足並存,城市化的畸形與城市早期現代化的畸形並存。農民進城固然有推動城市化的方面,但工業部門卻難以吸收,即使在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產業工人也僅260萬人,何況「黃金時代」過後民族工業一蹶不振。工業化的滯後與不足,使近代城市發展主要靠商業推動。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後,無法被工業企業吸收,主要進入苦力、車夫、小販、娼妓第三產業部門或處於失業狀態。特別是30年代前期,中國農民進城與城市工商業凋敝同時發生。城市不但不能消化新增入的勞動力,連舊有的勞動力水平也難以維持。如1933年全國至少有600萬人失業,1935年有590萬人失業,從而產生反推力,有的地方出現城市工人失業倒流回鄉現象。其中也有不少人滯留在城中,淪為地痞、流氓、乞丐、妓女等。據《晨報》1935年3月6日載:「因為世界經濟恐慌的影響,各地工廠紛紛倒閉,大批失業女工,很多改操淫業,例如廣東順德,因為絲廠倒閉,3萬餘個女工,只得徘徊在旅店,幹那皮肉生涯」。
    1 問題合法化
  城市政治結構,作為控制機制對城市協調發展起著重大的整合作用,後發現代化國家尤其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