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风俗文化的交流(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功德。①
3、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
(1)仿椎髻。椎髻本是当时吐蕃人的一种发型,其特点是将头发盘结于头顶或脑后椎形。因这种椎形发型比较高耸美观,一时成为唐代妇女争相模仿的时髦发型。
(2)仿赭面。赭面本是吐蕃人的一种习俗,据《旧唐书》记载,吐蕃人“以赭涂面为好”。赭面的主要是吐蕃女子,她们将赭色(赤褐色)合成膏剂涂面,起防风润肤作用并用它来美容。这一习俗传到唐朝,曾被许多妇女模仿。以上仿椎髻与赭面之风,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公元820年)最为盛行,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元和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专门记载了这一情况:“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年,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3)戴吐蕃式帽子。吐蕃人戴的帽子式样别致,戴吐蕃帽子也成了唐人的一种时尚。唐朝人刘言史在他写的《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一诗中写道:“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 衫双袖小。”陕西西安唐韦顼墓中的侍女石刻画更形象地说明了唐人喜戴吐蕃帽子的情况,其石刻画中有两位完全胡妆的汉族女子,她们所戴的帽子与敦煌壁画中吐蕃妇女所戴的帽子极为相似。
(4)穿毡裘。毡裘是用薄毡做的衣服。因其挡风遮雨防寒耐用,也为唐朝汉人所穿用。唐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5)穿长袖服装。吐蕃人服装一般长袖。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图》中吐蕃人的服装都是长袖的。唐朝汉族人的服装本不是长袖的,如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一诗中写道:“小头革奚 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据此可知,直到唐玄宗天宝末年还流行窄衣裳,即衣襟衣袖都比较窄短的衣裳。后来受吐蕃服装影响,当时汉族人民也穿起了长袖服装。晚唐敦煌壁画营伎图中的汉族男女营伎都是穿长袖服装的。这是唐人仿效吐蕃人穿长袖服装的有力证明。
(6)用莲华纹图案作衣饰。莲花本为佛教图画中喜欢用的一种图案。吐蕃人接受佛教后其衣饰多用莲花图案。后来这一图案传到唐朝,莲花图案也成了唐朝人喜欢使用的一种图案。
(7)戴念珠璎珞。吐蕃人因崇信佛教,在脖子上喜戴念珠。后来这一服饰传到唐朝,许多唐朝妇女也喜欢挂念珠璎珞于颈部,如同戴项链一样。
(8)穿藏靴。唐人喜欢穿所谓“胡靴”,其中包括藏靴。
(9)穿袒胸露乳妆。传统的汉族妇女装束在儒家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是紧裹全身的。但到了唐朝,在包括吐蕃女妇服饰在内的所谓“胡妆”影响下,出现了袒胸露乳比较开放的女子装束。唐朝诗人周喷写的《逢邻女》写道:“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②




③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④ 见《敦煌研究文集》附图。又,巴黎1977年版《西藏艺术论文集》,第73、75页附图。
① 次仁白觉《藏传佛教僧服概述》,载《西藏民俗》1995年4期。
② 本目参见陶柯《谈藏族服饰对汉族的影响》,载《安多研究》1998年1—2期合刊。

四、婚  俗
《日土婚礼歌集》有两个称谓,即《僧格卡巴》及《岗嘉拉江》。现在使用的经文其意为《婚礼歌及日土迥宗噶波的四条河》,从其名称来看,显然婚礼歌很久以前就产生于古格地区的迥垅努卡宗,并从那里传开。这部经文的起源无人知晓。据一些口头传说的说法,婚姻习俗在西藏形成于公元7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时,这一婚姻习俗逐渐传到日土②。
1、看八字:藏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载,结亲过程大概是这样:
(1)向求婚的人家(有男方向女方的,也有女方向男方的)送第一次聘酒,取回对方生辰庚子,请喇嘛卜卦,看八字是否相合。
(2)如果八字合了,就送第二次聘酒,送这次聘酒时,要送衣物首饰……表示姻亲已定。①
2、婚礼唱词说:麦、斗(切玛)、哈达来源于汉地
在岗巴藏区,婚礼头一天,入席后,男方请来的道吉祥者说唱艺人手捧哈达道房屋吉祥:哦拉索!请听我道吉祥词:四面墙体永固,是于马年砌筑,端端直立如马……柱子坚牢不倾,是于牛年立就,挺梃直立如牛……
又拿一条哈达系于门楣,手持一条哈达道“切玛”吉祥词:
……切玛置于方桌上,立在座首表吉庆……斗内麦从汉地来,公主出嫁时随身带,象征福如翻麦浪。“切玛”斗上置盐块,亦是公主随带品,象征万事遂心愿。
此下婚礼正式开始。道吉祥者把婚礼场面描绘后,手持哈达,叙说哈达的来历:哈达来源于汉地,七位汉女将它织。这条哈达名阿西,哈达之中为上品……然后对新郎道祝词:
愿得吉祥与安乐,五行积成须弥山……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泽亮丽又柔软。纵是日月亦失色,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竞折腰。挥向上空耀天界,众神欢喜人畜旺;挥向下界耀龙宫,龙王惬心雨水足;挥向人间耀王宫,四柱八梁显风采。将此哈达献给你,祈愿吉祥又美满。……
将哈达献新郎后,对新娘道吉祥词,中曰:
为使婚礼喜又欢,愿献汉地白哈达,此由公主福运织,光亮洁白花又美。洁白否?皑皑雪山竟低首。要说花纹美不美?八幅瑞相亦失色。
以下给父母叔道吉祥献哈达,婚礼管家道酒坛祝词,婚礼管家道酒壶祝词,手持系白哈达的竹条左右挥动:
此棍共有三竹节,竹竿长在南谷中,一把利斧将它砍,汉地花绳把它缚。长毛公牛把它驮,棍头饰有五色绸。……
以下为与酒女祝酒与对歌:
(酒女答)其一:要说四方四古瓢,东头挂有古铜瓢,象征汉地浓香茶……其四:要说三种好盐巴,一是藏北水晶盐,二是汉地红色盐,三是披碱小白盐……①
3、墨脱门巴节俗与工布箭歌:中原钱庄与丝线
假如你在藏历十月进入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门巴组村寨,就能亲身体验到墨脱地区“仁珠”节的热烈场面和奇特风情。
专门请来的红教喇嘛,坐在很高的垫子上……他的几个助手,身披白色的棉绸,手里拿着五色绸子缠绕的话彩箭大声喊:“恰古秀,央古秀!”(吉祥来啊!福德来啊!)“愿中华皇帝带来吉祥!……”
“洛渝山上的竹林,请借我一把金竹。……藏北旷原的野牛,请借我一条牛筋。中原汉地的钱庄,请借我一束丝线……缠好中原丝线,嵌上库加箭镞,制成漂亮的金箭。”②




①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第106页。
② 洛桑、沙吉《西藏阿里日土地区的婚姻习俗》《西藏民俗》1995年一期)
① 班丹《岗巴婚俗拾零》《西藏民俗》1995年4期。
② 廖东凡《雪域西藏风情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349页、第345—346页。

五、丧葬习俗 
1、吐蕃的“七七之祭”源于汉地 
根据藏文史上《拔协》及《贤者喜晏》的记载,吐蕃的“殡葬仪轨”(俗称七七之祭)的习俗是在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后,由她建议将唐地的丧葬习俗引入吐蕃的。《拔协》中记载:     
吐蕃过去对死去的大臣们,没有祭奠的习惯。金城公主说道:‘我们汉地佛法宏扬,对死者有七日祭的习惯。吐蕃佛法不昌盛,人死后享受不到祭奠,实在可悲可怜!’以后,便倡兴七日祭。从此,人死后,立即向成千的人天施焰食,摆设供养,以为祭奠和悼念。这就是所传的‘吐蕃七日祭’的由来③。 
据民族学者廖东凡的调查,西藏至今仍保留和发展了这一丧葬习俗。他说: 
“拉萨的丧事活动也是七天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结事。相传这是唐代金城公主立下的规矩。第七天,亲友来向中达献哈达、茶酒,取下供死者饮食的陶罐,到拉萨河边,一边撒糌粑,一边撒陶罐里的灰,撒完,将陶罐扔掉。河边插一经幡,上写有死者属相,藏语叫‘龙达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