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民风,即民间之习俗。山西民风,是在山西这一特定区域形成的风俗,具有独特风格。本节就明中叶以降山西民风的变化作一探讨。

    山西东处太行,西接黄河,北则大漠,素称用武之地,距京师仅数百里,实其右臂。《诗·唐风》传:山西“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杜佑《通典》:“山西土瘠,其人勤俭。而河东魏晋以降,文学盛兴,闾井之间,习於程法。并州近狄俗,尚武艺。”《隋志》:“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其於三圣遗风尚未尽澌灭。”至明代前期,依然是民风淳朴,勤俭不华,力田务实,因北临边塞,民尚习武。明代山西共领5府3直隶州,16府属州78县,明初五府三直隶州的民风基本状况是:

    太原府:“其风勤俭,不好词讼。”①

    平阳府:“君子忧深思,远小人,俭啬耳,甘辛苦,薄滋味,勤於耕织,服劳商贾,绛人……尚多勇敢,蒲解邻秦,其人乃有秦风,隰吉居山,其人多质朴、信实,霍人与平阳颇类。”②

    汾州府:“其民重厚、知义、尚信、好文”③。

    潞安府:“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④

    大同府:“俗尚武艺,风声气息,自昔而然。”⑤

    泽州:“性质气豪,力勤耕种,悖而好义,俭而用礼”。⑥

    辽州:“其民信实纯厚,其俗则悍朴直”。⑦

    沁州:“专力农耕,少事商贾”。⑧

    至于五府三直隶州所辖州县之民风,可以归纳为以下16种类型。⑨

    民风刚劲直鲁州县:祁县、静乐、文水、榆次、永宁州、中阳、太平、翼城、大宁、绛州、河津、大同县、怀仁,计13州县。

    民风淳朴州县:阳曲、太原、清源、太谷、寿阳、河曲、岢岚、岚县、兴县、平定州、乐平、忻州、代州、崞县、五台、太平、翼城、岳阳、汾西、襄陵、蒲县、霍州、永和、乡宁、绛县、垣曲、解州、安邑、夏县、平陆、蒲州、临晋、万泉、怀仁、应州、浑源、灵丘、汾阳、介休、临汾、石楼、沁源、和顺、长治、壶关、长子、黎城、平顺、高平、陵川、阳城、沁水,计52州县。

    民风尽力耕织州县:清源、祁、文水、太谷、徐沟、榆次、寿阳、盂、河曲、保德州、岢岚州、岚、兴、永宁、中阳、平定、乐平、定襄、代州、繁峙、五台、临汾、曲沃、翼城、浮山、浑源州、洪洞、汾西、蒲、灵石、隰州、永和、大宁、吉州、绛州、秸山、绛县、垣曲、解州、安邑、夏、芮城、蒲州、临晋、猗氏、荣河、万泉、河津、怀仁、朔州、马邑、应州、山阴、蔚州、广灵、灵丘、广昌、汾阳、介休、临、武乡、沁源、和顺、长治、壶关、长子、屯留、浮山、黎城、平顺、高平、陵川、阳城、沁水,计74州县。

    民风勤俭州县:阳曲、太原、祁、文水、太谷、徐沟、榆次、寿阳、盂、河曲、保德州、岢岚州、岚、兴、中阳、平定、乐平、忻州、定襄、代州、崞、繁峙、五台、临汾、太平、翼城、浮山、岳阳、洪洞、赵城、汾西、霍州、灵石、隰州、永和、大宁、吉州、秸山、绛县、安邑、芮城、平陆、蒲州、临晋、猗氏、荣河、万泉、朔州、马邑、应州、山阴、蔚州、浑源州、广灵、广昌、汾阳、孝义、介休、平遥、临、石楼、武乡、沁源、和顺、长治、壶关、屯留、浮山、黎城、平顺、阳城、沁水,计72州县。

    崇尚文学州县:文水、榆次、永宁、平定州、代州、五台、洪洞、赵城、霍州、秸山、安邑、猗氏、河津、蔚州、平遥、武乡、浮山、黎城、高平、陵川,计20州县。

    知礼讲义州县:阳曲、太原、徐沟、保德、兴、太平、霍州、吉州、芮城、平陆、蒲州、朔州、祁县、汾阳、孝义、高平,计16州县。

    少文学州县:清源、徐沟、寿阳、岢岚、岚县、中阳、忻州、永和、大宁、山阴、介休、临县、平顺,计13州县。

    不通商贾和少商州县:盂县、繁峙、岳阳、蒲县、隰州、解州、万泉,应州、石楼、平顺、荣河、沁水,计12州县。

    不好词讼州县:河曲、平定、乐平、五台、霍州、浑源、武乡,计7州县。

    好词讼州县:大同、怀仁、孝义、沁水,计4州县。

    好狩猎县:忻州,1个。

    通商贾或趋盐利县:交城、曲沃、安邑、蒲州,计4州县。

    好蓄积州县:绛州、夏县、蒲州、临晋、猗氏,计5州县。

    少织衽州县:盂县、兴县、乐平,计3州县。   

    好祀鬼神州县:万泉、寿阳,计2州县。   

    尚豪侈州县:永宁,计1县。   

    由上可见,在94个府属州县中,13.8%的县有民风直鲁习俗,55.3%的县有民风淳朴的习俗,78.7%的县有鼎力耕织之风,76.6%的县有节俭的习俗,21.2%的县有崇尚儒教文学的习俗,17%的县有讲礼义的习俗,13.8%的县有不喜文学的习俗,12.7%的县有不通商贾或少商之风,仅有4%的县通商贾,其中交城县尚

是农末相资,安邑县系有天赐自然结晶的盐池之利。显然,明前期的山西,是一个男耕女织、节俭淳朴的自然经济结构比较典型的社会区域。

    但是,明中叶以后,山西的民风在一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这些府治及州县民风变化前后状况是: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

 

  以上发生民风变化的24个府州县,已占全省府州县的24%,而且这些府州县多分布在汾河、涑水流域及府州重镇。

    总之,山西民风,正如明人顾炎武所说,“国初,民无他嗜,崇尚简质,中产之家,犹躬薪水之役。……后则靡然向奢,以俭为鄙。……而奢靡之风,乃比于东南”⑩。

    对于明中叶以来,山西一些地方民风的变化,明朝统治者十分担忧,纷纷哀叹民风之变。如崇祯《山西通志》称:“山西厥土硗瘠,故民多贫厥,俗尚勤俭,故用仅足,今地理所出不逮曩者,而侈靡更炽,将何以为继耶?”明人周永春说:“窃闻沃土之民淫淫则忘善,瘠土之民劳劳则思善,今民不知劳劳而淫淫心舍力奢溢潜差,俗弊矣”⑾。万历年间汾阳知府赵乔年,在《风俗利弊说》一文中称:“志称民性淳厚,俗尚勤俭,好义敦信,岂非陶唐氏之遗风犹未泯欤,惟是宗室繁衍,渐流怙移,民间效尤,竟务奢靡,建淫祠,崇鬼事,蝶亵不经之费动千百计,财匮而俗亦蔽矣”⑿。统治者认为“侈心一开,渐就披靡,俗使然也,返薄还淳,标俭朴,是有望於维风者”⒀。万历《汾州府志》称:“挽奢归俭,在司世教者,身先之而已”。万历时任阳曲县知县的周永春曾组织文人编撰《复古指南》,“取仪礼诸书互相参证,……自冠礼以至交际凡十款,明白简易,而又绘之以图,俾便观览也。”周永春认为“风正俗善在此一举矣”⒁。万历时,曾任山西巡抚的吕坤还专门编撰了《实政录》,要求属吏照此办理,以正民风。如《实政录·禁约风俗》称:   

    “一织金装花木,王府仕宦人家,品服以别贵贱。今商贾工农之家一概穿着已为僭分,又有混戴珠冠及金银的髻四围花通袖刻丝捺纱挑绣袖口领绿等服,而倡优装饰金银满头……又有衙棍市游绫缎手帕滥作裙裤杂色宽带与衣齐,甚为可恨。今后庶民之家,富者止许无补绫罗缎绢,下三则人户梭布绢绸,凡在省销金价除汗巾销金不禁外,敢有於衫裙及书简箸签轴帐帘帏销金及男女僭分穿着前衣者,乡约举报到官,男子罚谷五十石送边,仍与匠人裁缝

俱重责枷号,其倡妇穿锦绣金珠者,乐工重责枷号,衣饰赏给孤老。一访得本省妇女戴金不戴银,有一簪金重一两二钱者,……下五则人户不许戴金首饰,上四则人户应戴金簪者不许一钱……一二金线梁便有品级,三镶云履原是朝靴,俱非仕者之服,近日不余缙绅金梁乱戴,而吏承门快镶履乱穿,甚属僭逾,今后但有仍前滥穿妄戴及男性牦高过八寸,女性髻高过五寸……妇衣过膝三寸者,俱违新题事例,除夫男重责升户外,工匠裁缝人等枷号革铺,系外来者送解原籍……一房屋为蔽风雨,雕刻彩花为何,间架有品级,民间岂得乱盖,至於镀银鞍辔殷绢围裙捺织座褥金银器皿俱非士民之家所宜泛用,违者许诸人告出升户三则。……一聘约之费共计富者不过五十两,贫者不下五两,嫁女之费总计富者不过百两,有爱女者分与私财,过后供给,贫者荆钗布裙,各从其便……一切夸眼虚文,过饰僭分者,尽行裁革,违者许乡约举出,升上户,坐重差。”

不难看出,吕坤等明政府官员,为了使山西民风退回到明初的状态,可谓费尽心机。然而,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山西一些地方民风之变已经势不可挡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