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在文化研究的既有研究里,有关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研究,大都飘在空中,没有进入具体的在地历史,放到具体在地历史社会的政经条件中来讨论,就算有也都是在前景或是背景,而不是处于核心位置。结果是:大部分的研究不具解释力,常常流于浮面,用研究者自身的解读来置换实质的社会消费结构及活动,要不然就是道德化来看待问题。我说道德化的意思是在反对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对消费者造成的洗脑作用,或是将生产与消费切开,说消费大众文化有抵抗的可能性。法兰克幅学派式对文化工业的全盘否定,造就了对其反动的七、八0年代英美文化研究,于是推到极端,诚如Meaghan Morris所说,Banality of Cultural Studies,文化研究变成表态性的姿态,除了满口抵抗外,丧失介入性的可能。而要能介入的前提正在于能够提出在地历史性的解释,否则去历史化的搞法常常落于批判性文化研究的乡愁,最终还是简单地指向推翻资本主义的命题。如果将问题翻转,我们可以开始点出发问的前提:当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以往有何不同?出现的历史条件又是什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难道都是一样的?为了企图解释在地性的大众文化,其中有一个关键居中策应的概念就是消费社会的形成,我以为这种历史唯物的诠释可以为当代大众文化与所谓文化工业的分析找到基本的立足点。但是所谓消费社会又经常被简单的理解成所谓后现代的一种特色,也就是以理论概念来抹平消费社会形成与在各地的历史性质。具有浅力的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又流于普遍主义及社会学化(sociologize)的操作方式,无法细致的挖掘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及消费关系及消费方式在不同社会中的特定性,再加上反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往往就流于抽象概念性的推演;同时,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地区的消费社会形成较早,研究往往将消费社会在理论层次上推演,似乎西欧北美的经验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或是成为欧美以外地区的主要参考坐标,所以在东亚没有产生出区域内部文化间的经验研究。

  以此为背景,本研究开始透过台湾与南韩的初步经验比较研究来碰问题,希望在所谓比较中发觉新问题,我们初步发现:放在东亚的社会,消费社会是一种结构性的历史条件,是逐渐形成的社会构造,它的生成、扩大、与表现直接受制于各地资本主义体质下的经济生产,没有总体经济的成长不能解释消费力的出现,更遑论消费社会的形成。如果我们将资本流动视为三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推动全球化运动过程中的核心参考坐标,那么消费社会的形成,在特定的在地空间里,几乎全然奠基于资本的积累。而在像台湾与南韩这样的新进开发国家(NICs),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本向外的流动与外资输入关系密不可分,只是在六0至八0年代因为冷战的原因,全球化话语难以出现来理解资本的流动;推到理论极端,我们可以说,没有资本的快速全球化,就没有消费社会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另一个层次上,我们也发现,消费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形构的结构性切面 ,或是说一种结构性的状态,它的形成是逐步的,也是不断变动的;由于它的生成密切的接合到政经结构的变化,所以虽然逐渐形成其内在逻辑,成为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空间,但是同时它直接与不同的历史社会场域相交错,它不仅借用『民间』社会的资源与动力,乃至于文化形式与内容,同时反过来影响民间的既有文化生活形态。特别关键的是,消费社会的生成也渗入主导性政治空间(如国家),转化政治操作的模式,它甚至直接影响到反对性社会运动的自我表现形式。也就是消费社会在点、线、面的地毯式的形成变动过程里,它终于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构造,直接冲击既有的(文化)生产。换句话说,作为某种变形的马克斯主义者,坚持分析方法在社会总体(social totality)的重要性,我不觉得所谓的消费研究有绝对的自主性,而必须把它视为社会总体构造的一部份,与其它的社会场域相互拉扯;所以在分析的资源上就得要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乃至于人类学的方法,加以变造来面对真实状况。更准确的来讲,消费社会必须被摆回不断变动社会型构的总体内部来分析,其结构性的转化是多重社会总体力量相互牵引拉扯的结果。我们所关切的核心问题是:消费社会的历史效应何在?内在逻辑是什么?造成哪些具体的政治及文化效果?代表社会力的社会运动如何被迫与其协商? 

  在此理论与方法发的体认上,我认为消费社会的研究浅力相当大,该被继续深化还讨论,只有在深化中才可能解释总体社会形构的运作与变化,少了对于这一块地形的解剖,许多的浮现的新社会现象没有办法被解释。消费社会深化的过程有迹可寻,但是在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会是不同的,所以我企图以东北亚首要城市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透过「文化间」研究的方法来掌握消费社会在东亚的一般性质及各地的特定表现形式。所谓文化「间」与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不同,不是在相同样变相中比对异同,而是使得分析对象在其各有相对自主的在地历史结构条件中仍然可以成为相互的对照参考点,要点在对照中认识分析对象的特定性质,也就是,举例来说,承认消费社会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动力在不同城市会有自身的逻辑。

  在此前提下,主要的研究问题是:这些城市中消费社会形成的历史动力何在?彼此之间的表现形式有何异同?所造成的文化政治效应为何?如何解释?根据我初步的观察所提出的假说是:以东亚的首要城市为基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时序上的光谱,东京的消费社会在一九三0年代已具雏形,在一九六0年代逐渐成形;根据可以掌握的统计资料,如家庭支出(household expenditure)、现代化设备指针等,南韩与台湾的走向上出现高度的相似性,简单的说,在汉城、台北,消费社会形成的雏形起自一九七0年代后半期,其巩固表现在一九八0年代末期,而其深化则发生在九0年代中期起;而根据没有数据的观察,北京九0年代后开始出现消费社会的踪迹,比较上尚未形成结构性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表示北京在此时期不存在与以上三个城市极为类似的消费现象,如北京称为固连网,台北称为网际网络。但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及城市中,因为历史性的文化与政治因素,其细致的表现形式会有差异;例如,八0年代末至九0年代初,在台湾及南韩,是小汽车成长最为快速的时期,台湾社会的表现在进口汽车,而南韩则是相对而言表现在购买本国汽车工业生产的汽车。以下,我更为具像的以台北为例,画出一个简单的历史图形来作为初步假设性的比较研究分析架构及主要参考点。

  台北市作为一个殖民城市(与汉城相似,虽然汉城的规模远大于台北;而东京,特别是北京的相对位置是帝国城市),其历史变迁反映了台湾这个地理区位在二十世纪中受到几种历史/结构性力量的多元决定:以世界资本主义史的扩张为动力,以殖民帝国主义史为表现,以及二次战后冷战构造的形成,这几种交错的力量不仅决定了台北都市的总体形式,多元决定了活在其中主体的情感结构,也规约了市民实质的生活内容与形式。在历史殖民主义与冷战构造的两大结构性前提下,战后以国家机器所主导的政经走向可以化约成几个性质:国家主义(statism),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与反共(anti-communism);这几个国家性质的表现,南韩与台湾几乎完全一致,下一部得追的是这些语汇中操作中的差异性 。文化上,台湾文化主体性的构成,除了南岛原住民外,积累混杂了前现代汉文化,殖民地时期的日本近代化及其欧化想象(可以以日据的总督府与战后的总统府为例),战后国民党政权所带来的右翼西化民族主义成份,以及长期以美国为参考想向坐标。这些政经文化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