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海省的河湟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這兒是黃河上游河段及其支流湟水流過的地方:山高谷深,氣候嚴寒。華北黃土高原的黃土,一直向西分佈到這裡。但是,這兒的黃土堆積薄,且呈不連續的塊狀分佈。這些沿著河川的黃土台地,也就是早期河湟居民活動的舞臺。植物生長季節短,降水量不穩定。在這環境中,人類活動的主要限制是高度。高度使得原始農業活動只能限於谷地。谷地之上,糧食作物無法在那麼高寒的地方生長。廣大的高山自然資源,孕含在無限的草科、棘科與蘚苔類植物之中,但這是原始農人無法利用的。
河湟地區的早期農民
新石器時代晚期,陝西、甘肅地區仰韶文化的人群在黃土地上墾地種植,並製作精美的彩陶。略晚,西方河湟地區的人們也開始製作彩陶,並在黃土台地上開墾。他們的活動遺跡,就是考古學家所發現的馬家窯、半山、馬廠、齊家等文化遺存(見圖一)。
圖一 青海河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至銅石並用時期重要考古遺址
西元前3000年左右,生活在河湟地區的是馬家窯文化的人群。這些人,毫無疑問是以農業為主要生業的。他們住在小型村落裡,房子為半地穴式,屋基與居住面凹入地平面下:以木柱做支架,以草桿和著泥做成屋牆。晚期的房子則完全建在地面上。有些地區屋柱的基礎’曾經多道手續加強、防朽腐,以期能長久使用(2)。在他們居住的地方以及墓地,考古學家還找到一些碳化的麻、粟種子,以及他們使用過的農業工具如石製的鐮、杵、臼、斧、鋤等等。這些都証明當時人過的是相當定居的農業生活。遺址中也發現一些動物遺骨:這些動物有馴養的豬、狗、牛、羊、雞,以及野生的鹿、羚羊、野豬等等(3)。因此,狩獵與畜養在他們的生計中也很重要。
西元前2700-2000年,在考古文化上,馬家窯文化被半山與馬廠文化取代。但是河湟地區的人群,在經濟生態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們仍以農業生活為主,以畜養與狩獵來添補糧食。在青海民和縣一個半山時期墓葬遺址中,出土大量的隨葬陶器。在這些墓葬中,個別墓主隨葬陶器數量多寡相當懸殊:少的只有一個,最多的有五十餘個,一般都隨葬十至二十件陶器(4)。由於這些陶器的器形都相當大,數量又多,顯示擁有這種陶器的人群,必然是相當定居的人群。另一方面,隨葬陶器懸殊,也顯示在此社會中已有資源不均,貧富分化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青海民和陽洼坡遺址試掘簡報>,《考古》l(1984):15-16。
(3)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寧夏回族自;台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4(1984) :154-59。
(4) 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青海民和縣陽山墓地發掘簡報>,《考古》5(1984):388—95。
在較晚的馬廠時期,人們過著更倚重農業的生活。他們的農業工具製作得更精緻,種類也變多了。顯然,為了更有效的運用人力以增加生產,當時的人製作各種石製工具,以應不同的農業生產過程所需。在許多陶罐中都發現他們儲存的糧食種子,這也說明他們是主要以務農為生的人(5)。
在畜養動物方面,最普遍被畜養的可能是豬。當時人普遍有在墓葬中隨葬豬骨的習俗。豬是不適於經常遷移的動物,因此,這也顯示當時此地居民不是經常移動的。有些馬廠文化墓葬中,不但發現有大量的陶器、豬、狗骨,還發現殉葬的人頭骨與骨架(6)。以人為殉,表示某些人或家族有特別的威權,能對他人制度化的行使暴力:這是明顯的社會階層化跡象。
到了約當西元前2200-1700年的齊家文化時期,河湟地區農業定居生活發展到了顛峰,也由此發生一些轉折‘而且,地域性的人類生態差異逐漸明顯。甘肅地區齊家文化的農人,住在半地穴式地面鋪草泥白灰的建築中,有些人則住在較小的平地起建的屋子裡。他們在田裡種粟,用石製的工具翻土、鏟除雜樹以及收割。考古學家在此發現許多以農業用途為主的石器,以及散落在屋中、窖坑、墓葬中的穀物種子(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申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52。
(6) 張學正、張朋川、郭德勇,<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的分期和相互關係>,《考古論文集》1(1980):62。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工作隊,<甘肅永靖大何庄遺址發掘簡報>,《考古學報》2(1974):29-62。
在宗教生活上,齊家文化東部的人們流行用羊骨占卜。在一個墓葬遺址中間,考古學者發現一些石頭排成的圓圈。在石圓圈附近,出土一些卜骨與牛羊的骨骸:顯然在這兒曾進行一些與喪禮有關的宗教儀式。屋子的形式、石製農具、骨卜的習俗,這一切都與他們的東鄰陝西地區龍山文化的人群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他們所養的牲畜,顯然較東邊龍山文化人群所養的多。許多齊家文化墓葬中都出土大量的動物遺骸。根據大何庄遺址動物遺駭的分析,這些動物絕大部分是豬與羊;豬約佔所有動物的73% ,羊佔21%(8)。在附近的秦魏家遺址中,也發現大量的隨葬動物下顎骨:豬下顎骨有430個,羊下顎骨50個,牛,38個(9)。這都顯示,豬在他們的生計中有絕對的重要性,其次是羊與丰。這些隨葬動物下顎骨的墓葬,在形制大小,以及隨葬動物及其它物品的多寡上,都相當的懸殊‘秦魏家的齊家文化墓葬群中,隨葬豬下顎骨少者一塊,多者達68塊。顯示農業定居所帶來的資源分配不平均,在這時已相當嚴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同前,38-56。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工作隊,<甘肅永靖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考古學報》2(1975):57—88。
圖二 細石葉刀與雙孔石刀
在青海河湟地區,雖然這兒齊家文化人群與甘肅齊家文化人群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陶器,但是在經濟生態上,卻與後者有相當的差別。當時住在互助總寨的人們,使用兩種用途截然不同的石刀(見圖二)。一種是長方形帶孔石刀:這與從前馬家窯、半山、馬廠文化的人所使用的,以及東部齊家文化人群所使用的並無不同。另一種是,以堅硬的石材打造的小型長條片狀石刀。前者的用途,主要是割斷穀類植物的莖纖維:後者,較適於切割動物的皮肉。而且,在總寨遺址沒有發現豬骨,相反的,十個墓葬中的四個都隨葬羊角。在甘肅齊家文化中,人們的隨葬陶器即大且多:在河湟總寨,人們流行以小件的銅飾物隨葬,陶器即小又少(10)。另一個河湟地區齊家文化遺址,青海貴德朵馬台,當時的人所使用的石器,也是以細石器為主,幾乎沒有可稱為農具的大型石器。隨葬品以小件的銅飾物為主(11)。
究竟,在齊家文化時期青海河湟地區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使得當地的人減少農業活動;不願養豬,而養更多的羊:不願擁有太多、太大的陶器,而偏好小件的隨身飾物?在人類生態上,這些考古現象的轉變有何意義?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養豬與養羊在人類生態上的差別說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青海省文物考古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總寨馬廠、齊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4(1986):309-17。
(11) 青海省文物管理局考古隊,<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見《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162。
以養羊取代養豬
養丰與養豬,在人類生態上有截然不同的意義。原始農民所養的豬都是放牧的。在自然環境中,豬所搜尋的食物是野果、草莓、根莖類植物、菇菌類、野生穀粒等(12):這些,幾乎也都是人可以直接消費的。因此在食物缺乏的時候,豬與人在覓食上是處於競爭的地位。這時養豬並不能增加人類的糧食。相反的,羊所吃的都是人不能直接利用的植物。尤其在河湟地區,由於牧羊這兒的人們可以突破環境的高度限制,以利用河谷上方的高地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