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编辑审美的接近性特征(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不同时代,文化传播中的雅与俗是有所侧重的。有时以雅为主流,有时以俗为主流。信息闭塞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控制着文化主体,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有意把官方文化和知识分子文化混为一谈,使知识分子以“学而优则仕”为人生追求,为统治者服务,从而把文化沦落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那时,信息传播十分有限,且侧重于“雅”,忽视了民间俗文化的交流。二十世纪以来,各种文化思潮兴起,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对普通个体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对传统的“雅”文化产生怀疑。人们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价值实现方式,开始触摸现实生活中近距离的美。这时,大众文化(俗文化)成为时尚,“俗”成了时代的美学特征。编辑的产品开始体现大众文化的特点。电视、广播揭开神秘的面纱,各种与受众互动的娱乐节目纷纷涌现,黄金时段也开始记录、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书籍、杂志走下说教的神坛,注重对普通人的关怀,贴近受众的生活,走进受众的心灵。报业的发展,由雅而俗的变化更为明显。单从功能上说,原来报业是以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为主要功能,如今却以传播信息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为主要功能。内容愈来愈俗,但离受众越来越近了。这种以“俗”为美的变化,其实质是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体现。

    编辑的审美只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受众,才能避免在“雅”的追求中,限人曲高和寡的境地,避免在俗的变化中,落人庸俗、粗俗的泥潭。许多媒体为了开发市场,常有迎合某些低级趣味的需求之举,这与许多靠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性描写泛滥的三流作品、胡编乱造的“戏说”、“水煮”,炒作式的人体彩绘、摄影一样,都是“丑”的译释,与“俗”无关,更与美无关。

      c.硬与软

    在新闻报道中,有“硬新闻”与“软新闻”之说,前者指政治性强、宣传色彩浓厚的新闻,新闻价值表现为重要性,多涉及理论、政策、思想等较“虚”的问题,文章以说理为主;后者指侧重于事实、实践报道的新呵,有意把政策宣传、作者观点隐含在新闻事实的描述、介绍之中,富有趣味性、人情味,可读性强,因此常有“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软”比“硬”更能让受众接受,从而达到宣传效果。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宣传报道,要软些,软些,再软些。”过去,我们的传播以“硬”为主,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仍然要通过“硬”的作品,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深刻严密地阐述理论,全面详细地宣传政策。但这些“硬”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软”的内容来表现,做到“软”中有“硬”,“硬”中有“软,以“软”化“硬”,以“硬”带“软”,从而“软”“硬”兼施。总的来说,当今的信息传播中,“软”的比重大一些,编辑产品也以“软”为美。这是因为:一、以“软”为主的作品,或由事及理,以理服人,或借景抒情,以情感人,更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二、以“软”为主的作品,更注重细节处的人文关怀,因此更能触及受众心灵深处,易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三、以“软”为主的作品,传递的信息更真实,因而更有力量;四、以“软”为主的作品,更具有接近性,易使受众产生亲切感。

    编辑在选择、编发稿件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软些,软些,再软些”的美学内涵。

    三、个性美学特征是编辑审美接近性的风格标签

    即使接受相同的传统文化熏陶,生活于同一时代,不同的编辑,其产品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产品个性之美,取决于编辑的审美个性和编辑部的策划水平及目的。

    1、编辑的审美个性

    人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已知解读未知的过程。人脑在认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认识能力,甚至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都会影响人的审美层次、角度和侧重点,从而在审美共性之中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审美特征。

    编辑的审美个性,影响着产品的风格。不同的编辑,其作品或朴实通俗,带着泥土、青草的芳香;或精巧雅致,如细瓷、韶乐般曼妙;或热辣新潮,如红椒人舌,夏日满怀;或清新高远,如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或博大厚重,如海纳百川;或灵秀隽永,如风行水上。正是因为有了编辑的审美个性,我们的信息传播才会春色满园,百花齐放。

    2、策划应追求个性之美

    编辑产品的个性美,除了编辑审美个性的主观影响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在对传播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之后,在充分考虑受众的地域、职业、性别、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策划和定位的结果。在以市场作依托的编辑传播过程中,脱离受众的审美需求是盲目的,这样的个性美是致命的狭隘。只有钊汉寸某一特定群体的审美需求,有意识地打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充满个性美的产品,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风格迥异的编辑产品,为什么在受众中总能引起共鸣呢?首先,这是编辑有针对性地策划的结果。其次,编辑产品虽然表现出个性之美,但其本质中仍然包含着传统的、时代的审美共性。再次,时代的审美观由趋同转向求异。曾经,我们的审美观趋向同一: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唱同样的歌,看同样的电影,翻同样的书。美被不断复制,变得枯燥无味。编辑的审美必须与政治需要保持一致的时候,虽然产品和受众重复接触,但离美却越来越远。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趋向“求异”。人们反感“全面”的假大空和肤浅,喜欢在局限性的深刻中寻求美的真谛,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寻找适合自己的美。在这种背景下,编辑的审美个性得到支持,造成了编辑产品万紫千红的局面。风格多样化的编辑产品,为各种类型的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选择空间;审美个性化的受众群体,为不同风格的编辑产品提供了市场,两个集合之间形成了对应关系。

    编辑产品在追求个性美的同时,有必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如果闭门造车,标新立异,有可能得不到受众的认同。但若是为了迎合一小部分受众的审美需求,使自己的产品陷人审美的“死胡同”,也必将影响产品的广泛传播。编辑产品的个性,必定是共性中的个性,这种个性之美,一定是唯真、唯新、唯用的。

    总而言之,在编辑的审美过程中,传统的审美特征、时代的审美特征和个性的审美特征,都是为了使作品更接近于社会,更接近于时代,更接近于受众,一句话,即作品更具有审美接近性,从而在传播过程中,因为美的力量,而使作品更快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