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民文化权益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民文化权益

  [论文摘要] 文化权益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益。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必要和主要途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发展第三部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制度。

    文化权益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益,它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实现公民文化权益、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必要和主要途径。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民文化权利

    我国在1997年10月27日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该公约。从此,公民的文化权利日益被政府所重视,为学界所关注。一般说来,公民的文化权利主要包含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和文化创造成果得到保护等四个基本层面的内容。

    文化权利作为公民的一种基本人权,它具有寻求满足与实现的天然本性,而它的满足与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关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1600美元和3000美元时,人们的文化需求水平将大幅度上升,文化消费支出大约分别占个人消费支出的18%,20%和23%。 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正快速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社会对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与20年前相比,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娱乐活动、出版物的阅读、广播影视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实现自身文化权利的愿望也更为迫切。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由于文化需求本身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它得以实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就文化权利而言,它的公权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满足公民的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种类齐全、服务质量稳定、能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图书馆、博物馆的馆藏及其服务。二是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包括公共政策决策机构及机制。三是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包括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主要由公共财政提供经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也包括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四是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妥善使用文化资源是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维持和提高,需要公共财政拿出相当于总支出1%左右比例的经费用于文化投人,在特别重视文化发展或文化基础薄弱的地区,更应提高投入比例。五是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直接或间接地动用政府的公共文化资源,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公民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保障公民拥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公民享受文化成果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是公共文化事业的发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充足和服务的完善。而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向公众提供数量多、水平高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全体人民真正享受到文化成果带来的种种好处。

    二是保障公民拥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人民群众不仅要享受文化成果带来的福利,而且还需要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以获得精神文化的更多满足并促进自身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希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精神需求,同时调动公民进人公共领域的积极性,借此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管理的权利。

    三是保障公民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人是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和发展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办文化、管文化的状况,在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的积极作用,为广大公民进行文化创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自由空间。

    四是使公民文化创造成果受到应有保护。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上对公民的文化创造成果给予有效保护,其中就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传承和保护,以此来不断丰富我国的公共文化资源。

    二、党的+六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与不足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间题,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对农村文化投人达到134.2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05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到“十五”期末,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基本实现。预计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762个,文化馆3226个(含群艺馆),文化站38362个,初步形成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地制定了很多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投人也不断加大。如山西省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农村文化设施进行支持,计划“十一五”期间,建设覆盖“两区”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新建县图书馆40个、县文化馆39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628个、村文化活动室14986个。

    二是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一些重大的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些项目成为推动文化工作的有力抓手,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密切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分别超过20万个,辐射人群上亿。送书下乡工程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00个、近3000个乡镇,为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