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督城》的宗教思想(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从加尔文的极端预定论出发,可以导出“道德废弃论”,16世纪的阿米尼以及阿米尼派对这一点十分关注,并引以为戒。阿米尼派认为,按照加尔文的观点,人的命运早已为上帝所预定,人在世上行善行或恶行(即接受救赎与否)与个人无关,为上帝所决定,人几乎成为上帝的机器,照此逻辑,人的伦理道德也与人不大相关了,而对于接受救恩的信徒来说,“他们亦无需要求自己过圣洁的生活,因为反正永恒的救赎早已被预定,他们因为被拣选已注定永不会沉沦”。L tt 1(P'aa)绝对预定论存在的这个问题似乎也为安德里亚注意到,至少我们可以从《基督城》一书中看出,他主张信徒无论是否感知到上帝的呼召,是否接受救恩,都应当过着圣洁的生活。从《基督城》的献辞中我们得知,本书是献给当时德国一位著名的神学家约翰·安梯(lohann  Arndt)的,可见此人对安德里亚影响很深。约翰·安梯是虔敬主义路德宗的先驱者,其著作《真正的基督徒》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本书中他主张基督徒过圣洁的生活,因为“借着真正的悔改和圣洁的生活,可以把教导和教义的纯正维持得比较良好”UzlWSt6}。安德里亚也接受这一观点,在他的笔下,基督城的人们思想道德修养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几乎人人过着圣洁的生活,没有特权阶层,人人平等,崇敬杰出的人,蔑视金钱,互爱互助,注重年轻人的道德伦理教育,经常自省和忏悔等等,除了少数顽固分子,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圣洁之中。从这一点看,他与阿米尼派是相似的,不是极端的预定论者。

    二、教会与圣礼

    安德里亚的《基督城》一书中关于教会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安德里亚的教会观。首先,安德里亚在《基督城》中提到的教会是指路德新教教会,“在伟大的路德的指引下”,教会“经常地在绝望中起伏沉浮”,新教“憎恶罗马教义,同样也嫌弃她的伦理道德”Lul(em-tool。其次,安德里亚对教会的认识要比路德更为深刻一些。在宗教改革之初,路德没想到他的改革,“竟然会演变为教会分裂}} f takv}。所以,路德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教会神学思想,他坚持以“因信称义’,为教会存亡的关键,教会的标志在于宣扬福音,此外就再没有其他教会神学理论了。安德里亚在《基督城》中提到,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4要感谢上帝多么广大无边的善意,教会是在怎样用上帝的圣约保护起来的,怎样用律法使其秩序化,以及怎样以圣经来加强它的  力量”f ts7Wto}。虽然书中对教会的论述并不多,但是我们可以从  安德里亚以上的话语中看出,他是赞同用教会的律法来管理  教会和信徒的,而这一点正好与加尔文相一致,这可能与安德  里亚曾在日内瓦游历有关。在加尔文看来,“需要有一套完整  的教会行政制度。"L161}而路德却认为,“道德律法首先是写  在信徒心上的”,“他不像加尔文那样重视用教会法规来强制  推行道德法’>L17](Pi:'D}。再次,在安德里亚看来,教会不只是现实  的、可见的教会,还有不可见的,在信徒心中存在的教会。在  《基督城》中,“居民并不是那么经常去想广义的教会”,“还经  常想到他们自己的,存在于他们内心里的一个小小的教会’,,  他们记录内心的活动,“时常意识到神的显灵”,“相信和认识  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和宠儿”LI87(PIO}。从这些描述来看,安德里  亚的观点与加尔文的思想很相似,加尔文也认为教会可分为  “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他说“不可见的教会”是,“全部  是上帝所挑选的,它的成员只有上帝才知道”,而且“只有世界  终结的时候才会完全建立”L19](PN})。加尔文所说的“不可见的教会”是一个由上帝选民所组成的,互不知道的,并不实际存在的,只会在末日时才会完全成形的组织。而且选民的组成,只有上帝才能确定其名目,从这个定义上来看,安德里亚与加尔文是一致的。安德里亚认为在上帝的选民的内心中存在着“不可见的教会”,这个教会不会与公众相联系,交流,而是每个人在内心中与上帝交流,通过上帝下达召命来形成的一个‘4不可见的教会”。

    我们再来看看安德里亚的圣礼观。罗马天主教规定了七种圣礼:浸礼、坚信礼、圣餐、苦行赎罪、婚礼、圣职按立与临终涂油礼。这七个圣礼后来一直沿用。在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认为只有圣经规定的圣礼才是合法的。他提出只保留两个圣礼,即浸礼与圣餐礼,废除其他的宗教札仪。在安德里亚的基督城里,教会所进行的圣礼也只包括浸礼和圣餐礼。这与路德的观点是一致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