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征与现代转换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和谐创新、组合创新、宽容性为范式的自主创新体系,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创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文化体系。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特征;现代性

  如何正确处理反映时代精神与保持民族特色的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如何对民族特色理解和把握,把传统文化创新的内涵与当代先进的创新文化相链接、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文化相契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征

  我们知道,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延续,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精神动力。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特征。

  (一)和谐创新
  和谐创新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谐创新是天地万物、人文自然的基本规律。《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不断地创新是最高的道德,不断地创新才能发展变化。创新意味着盛德,同时,盛德意味着创新。
  只有健康、健美、健壮有力的人和物才能行于天下,才能在大自然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要强健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和发展。“载物”即是以德育物、生物、养物、造物、用物。物的创新一方面离不开遵循自然之道,另一方面还要合乎道德和谐之法。把德行创新化,把创新德行化,这是对德的最深刻的体悟,也是对创新最深刻的体悟,这两个体悟归结为一个体悟就是道德和谐与创新的统一,即和谐创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创新规律更为清晰的表达。“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即是和谐创造、创新;“道”即是规律。中国文化强调“和为贵”,是一个贵和的哲学,现在则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现实性。这对于中国的民族价值观念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谐文化”的提出,可以说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的同时,努力创新文化机制、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样的文化创新性也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发展具有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整合创新
  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互相吸引、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不仅有排他性,也有融合性,特别是当不同文化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必然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可以说和谐文化的形成在文化的整合性上表现得很明显。文化的整合实际上是不同文化重新组合。“和谐文化”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认识到“和”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所谓“和”就是“以他平他”,不同的因素、成分相互作用,以一定的关系构成和谐之整体,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西周太史史伯分析西周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时说“去和而取同”。“取同”就是模仿、雷同、因循守旧,就是没有创新,而没有创新的原因就是丢弃了“和”,即是说,“和”才能有所不同,有所创新。正如史伯认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在史伯看来,物、美、音乐、情感、道德以及思想智慧的生成,都是和的创造。和与同的区别就是“生物”与“不继”的区别,即创新、创造、发展与守旧、模仿、僵化、停滞、死亡的区别。史伯的“和实生物”就是对不同的要素进行和谐组合所实现的创新,而物的关系的和谐化与道德、美、思想等社会关系的和谐化又是同一个过程。从自然界的阴晴寒暑、风雪云雨,到国家政治的礼乐刑赏、宽猛两手,再到人体的阴阳寒热,心情的喜怒哀乐,都只有和谐平衡,才能正常整合创新发展,若有过分,破坏了和谐,即成灾病。《周易·乾卦·象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中庸》也说:“中也者,天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也谈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都肯定了和谐组合所实现的创新的重要性。它既是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深邃认识,同时也给人们指出了一个追求的理想目标。即只有保持互相吸引、融化、调合完满的和谐创新,万事万物才能各得其所。呈现出理想的发展景象。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