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征与现代转换(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WTO规则在经济自由的名义下对参与国的政府权力提出了挑战,政府不能在政治的名义之下采取与游戏规则相悖的行动,一些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这些问题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优势正在消退,西方文化中的消解性成分越来越扩大影响,使得中国文化在向西方文化模式靠拢。随着文化和审美观念被征服,西方的政治标准和政治理念也就逐渐侵入人心。当文化观念和政治观念的侵入取得成效时,西方政治势力就会扶植中国国内的“亲西方派”,着眼于“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层”、“社会精英”,将注意力放在年轻一代身上。由此可见,全球化时期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绝不是神经过敏。如果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有效地应对的话,那么,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渗透,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国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将逐渐失去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一个国家一旦失去了这种共同的、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就会分裂为许多不同的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如果这个国家本身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那就会出现消解因素的内外重合。这时,社会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党的价值基础遭到怀疑,组织内的规则失去应有的约束力,个体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基础动摇,于是诸多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将被引发。而这些问题在特定的时期,将会对国家、民族的生存造成大的冲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理论,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考。按亨廷顿所说,各个民族国家的文明在表层上可能出现认同,但在内核上(价值观念与宗教)则难以兼容,这样,“由于现代化的激励,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线重构。文化相似的民族和国家走到一起,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则分道扬镳。”他认为“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文化认同在国家、民族内部成为凝聚力的胶合剂,而在外部则成为独立存在的标识。
  这样,要不要和有没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及其形式,成为现代国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这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事实上,我们看到,在海内外只要出现了中国的文化形式,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服装、艺术、民俗,都可以引起华人的认同感。包括两岸问题,无论是一个中国的认同,还是未来的统一,都需要建立文化认同。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历史因缘,是认同“一个中国”最根本的基础。只要中国人不忘“本”,了解“根”,自然“根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海峡两岸就会重启和解的愿景,造福华夏所有子孙,再造中华复兴的新契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广收博采、熔铸万物的同时,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活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使我国文化沿着健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

  (三)强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的今天,更应该焕发出感召力和吸引力。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价值认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吸引力是国家软实力的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讲究“和而不同”,肯定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承认各方的差异,认同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儒家主张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地位平等。墨家提出“大国不攻小国,大家不篡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傲贫,壮不夺老”的八大正义标准。注重“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够体现出以合作、说服、渗透为主要特征的国家软实力竞争的优势,更容易被别国认同和接受。在国际矛盾日趋复杂、尖锐的今天,中国这种“和谐”、“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一定要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和包容的作用。它不但为解决新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们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相对于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统世界的“和平”文化霸权,中国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更容易被别国认同和接受。“如果一个政府的外交政策对它的人民的知识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念有吸引力,而其对手却没有成功地选定具有这种吸引力的目标,或者没能成功地使其选择的目标显现出这种吸引力,那么,这个政府便会取得一种无法估量的优势。”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和谐文化资源,倡导和谐社会理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胡锦涛代表我国在第60届联大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谐世界”,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表述,是中华文化为形成国际秩序主流观念作出的新贡献。它对于化解国际社会危机,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缔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第二,只有中西文化很好地融合包容,才能创造新的文化成果。众所周知,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批判和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化的诞生。但是,当时也的确因主要矛盾的存在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积极性。毛泽东曾经说:“内战时不讲他不能怪我们,因为那时我们被打倒在地上,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他的意思很明白:“五四”时期不提出打倒孔家店便不能深刻反省民族文化的落后方面,但是这并不能说民族文化(包括孔子思想)就没有积极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又要予以强调。今天,中国文化已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而西化的危害性又日益明显了,强调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只会使我们的民族思维更加成熟,现代化模式更加健康。事实上,既强调传统文化,又大胆吸收西方文化成果,才能产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文化成果。例如,文艺创作中,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都大量地采用了西方文化要素,而其内核却是民族利益、民族意识,可以说这就是创造性的中国话语形式,这就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的中国文化激发了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崇高人格。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面临着多种文化形态如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理想文化和现实文化、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选择。和谐文化的包容性不是各种文化机械的包容,而是互相吸收、融合而产生的新的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而提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体系越是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么,其文化体系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文化的融合与包容既可以使文化不断更新、发展,也可以使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有利于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形成更为理想的文化体系。总之,既要顺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又要保持清醒的民族意识,致力于有自己立场的开放性文化建设的实践,是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